2001-4-30
也许是由于出身北方,所以对南方小巧玲珑的景色一向有些不屑。想象中,似苏杭这类所谓人间天堂,总是对那些落第学子,或失意官僚而言的。也许等到老了,我才会试着去慢慢欣赏。
前几日到苏州开会,本打算结束后马上离开的,可是由于会议日程的临时变动,有了一下午的自由支配时间,当地的朋友再三怂恿我去看看苏州园林,盛情难却,于是决定就去苏州园林的代表,拙政园走走。我提出的唯一的条件是,不要人陪,我自己去走走。会务是个非常善解人意的苏州女孩子,没有过多跟我争执就答应了我的条件。
出得酒店的门,方才发现下雨了。真是天随人愿,来的火车上还在想有机会在小雨中走走,雨似乎一下让我对这个城市亲近了许多。
实在是出忽我自己的意料,我竟然一下就喜欢上了拙政园。以至于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老了?也许是因为下雨的缘故,在这个旅游旺季,园子的里人竟然不多。一个人随心所欲的欣赏这座有差不多500年历史的园林,我发现以前去看过的颐和园、承德,都是大气有余而精巧不足,所谓园林,在我看来,也许就该这般小巧,这般清秀。拙政园就像一盆制作精美的盆景,这里的花草树木,庭台轩榭,以及那些美不胜收的名字,无不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令我这个在文学、建筑上不学无术的人汗颜。
园林建筑就像音乐,也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只要用心去体会,就会被她的美所感动。听听这些诗意的名字:兰雪堂(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留听阁(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梧竹幽居(萧条梧竹月,秋物映园庐);看看那些独具匠心的设计,每一处都另人流连往返。
有位男游客竟然拿着把红油伞,于是借过来拍照,那位先生说,正好你替我拿着比较适宜,这把伞是我太太让我买的。隧执着这把红伞,踯躅在景色之间,竟然觉得自己是那画中人了。
撑一把红纸伞,在轩榭间看北塔倒影;捧一杯清茶,在听雨轩品春雨入竹;执一卷诗书,在水廊边读古人来者。
我真有点羞愧于自己从前的偏见。
时间过得太快,3个小时,真的太短。可是,我该走了。
适逢朋友发短信,问我此时在做什么。于是告之雨中游之感慨。
答曰:烟雨吴门,西施卷帘。
十分贴切当时之心情,遂以此句为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