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绝响
——京剧南派《龙凤呈祥》赏析
邢力龄
按照惯例cctv-11每到元旦晚上19:20播出的空中剧院栏目是要安排京剧《龙凤呈祥》的,这也是很多京剧剧团在新的一年里的开箱大戏。然而在今年的元旦空中剧院没有安排京剧《龙凤呈祥》,当时我着实有些不解。春节过后我明白了,原来在春节后的1月29日(正月初七)空中剧院安排了一场的南派(又叫海派)京剧《龙凤呈祥》。
京剧形成之初就有两大表演流派,一个是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派(又叫京派)表演风格,一个是以上海为代表的南派表演风格。
我们平时在舞台上看到的京剧《龙凤呈祥》,一般都是北派的表演版本,即便是现在的上海京剧院演出的京剧《龙凤呈祥》也是北派的表演路子。即便是上海京剧院的很多中青年京剧演员都没有见过南派《龙凤呈祥》的演出,还有很多演员对南派京剧的五音连弹这一经典表演板式听都没听过。说实话,关于五音连弹我也只是在电视播放资料片时看过一个小段,这次的整理排演使观众欣赏到了整段的五音连弹。
京剧五音连弹又叫五音联弹,指若干角色轮流演唱一句或几句,句句衔接紧密,节奏明快,给人一种热闹火爆的感觉。五音连弹在演唱中没有过门,唱段中多用垛句和大甩腔,戏剧性强,这种演唱方式为演出增色不少,让人听着很过瘾,所以深受观众喜欢。在京剧《龙凤呈祥》“甘露寺”一折中五音连弹长达68句,这也是上海京剧院挖掘整理海派京剧艺术精华的又一成果。此前,这门技艺在京剧舞台绝响数十年,让很多京剧戏迷,特别是南派戏迷扼腕不已。
说道《龙凤呈祥》这出戏就不能不说那段脍炙人口的唱段“劝千岁”,这也是很多京剧戏迷票友耳熟能详并会唱的唱段。平时听到的多是马(连良)派的唱法,很多戏迷票友演唱时也是尊马派的路子。但也能偶尔听到其他流派的演唱,我就听过言(菊朋)派、奚(啸伯)派、等流派的演唱,至于麒(麟童、周信芳)派的演唱我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在电视中听过一次,但唱词和板式同上述流派的差不多。这次麒派掌门人陈少云在演出的这段“劝千岁”唱段,和以前所听到的截然不同,在板式和辙口上均有改动,原本[西皮原板]转[流水]的唱腔改成了以[跺头]接[二六]转[流水]的板式,唱词也由[由求]改为了[言前]辙:劝千岁休要出此言,老臣有本奏君前。刘备本是那中山靖王后,汉室宗亲一脉传。他有个忠义二弟关美髯,青龙偃月刀神鬼皆寒……陈少云在处理这段唱腔时不拘泥于形式,力求达到麒派潇洒飘逸的神韵,令戏迷反复咂摸,回味无穷。
南派京剧《龙凤呈祥》的复排不仅挖掘整理了京剧艺术的精髓,也为丰富京剧舞台,拓展演员的演出戏路做了积极的尝试。
注:本文仅限读者在互联网上免费阅读,网络转载必需保留此条信息和作者的署名;报刊杂志等纸媒以及盈利性网站刊载和转载请付稿酬,否则谢绝刊载。同时欢迎读者举报私自刊载本人作品的纸媒和盈利性网站。
作者邮箱:xll951@sina.com
QQ:596743346
手机:13121025609
联系方式如有变更会在我博客的《博主公告》公示,不再一一更正博文后的信息。
网络首发于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xll951
用穿越的眼光欣赏戏曲——京剧《画龙点睛》解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