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铡美案》到《秦香莲》——戏曲也在与时俱进

(2010-01-17 00:03:28)
标签:

京剧

秦香莲

铡美案

王蓉蓉

孟广禄

分类: 娱乐评论

从《铡美案》到《秦香莲》——戏曲也在与时俱进

                                            邢力龄

    今晚CCTV-11播放了近日在上海天蟾逸夫剧院录制的京剧《秦香莲》,这场演出的主要演员有:王蓉蓉(张派)、孟广禄(裘派)、倪茂才(高派)、张克(杨派)等,可说阵容强大,代表了当代京剧表演的最高水平。以往的演出王延龄一般由马派饰演,陈世美一般由谭派或余派饰演,(我看过一次奚派张建国的演出)这次演出中王延龄由杨派的张克饰演,陈世美由高派的倪茂才饰演,杨派的王延龄和高派的陈世美在平时的演出中广大戏迷是不多见的,因此这就成了这场戏的一大看点。特别是到了公堂一场包拯和陈世美的对唱,高派的唱腔高亢激昂,与裘派花脸的合作更是给观众耳目一新的美感。

    这次的演出的剧情主要有两处大的改动:一、删去了三个小过场,开头陈世美进京赶考出发时与秦香莲告别一场;秦香莲被陈世美轰出宫后路遇王延龄告状的小过场;王朝去驸马府诓陈世美来开封府的小过场。二、大堂一场删去了刀对鞘的情节,原来的演出是当陈世美要包拯拿出他指使家将杀人的证据时,包拯拿出韩琪的腰刀唱:“现有你府地杀人刀。”陈世美唱:“为何有刀无有鞘。”秦香莲道白“刀鞘现在韩琪腰。”随即包拯命人取来刀鞘唱:“大堂之上刀对鞘来,鞘对刀。”这次的演出将这一剧情简单化了,当陈世美要包拯拿出他指使家将杀人的证据时,包拯直接拿出韩琪带刀鞘的腰刀唱:“现有你府地杀人刀。”

    这两处的删改不仅缩短了整场剧的时间,而且剧情也更加紧凑了。更适应了当代观众生活节奏加快后的欣赏习惯。不过我认为那三个小过场删的还是很可惜的,对新戏迷和小戏迷来说可能会影响到对整个剧情完整性的了解。其中秦香莲路遇王延龄告状一小过场的对白还是很精彩的:演出时的对白大致如下:王延龄:“州有州官,府有府衙,老夫不理民词。”秦香莲:“我的冤枉大,州官府衙俱管不得。”王延龄:“莫非你告天?”秦香莲:“我告天字出头。”王延龄:“天字出头?莫非你要告你的丈夫不成?”秦香莲:“正是。”王延龄:“哦!你丈夫姓字名谁?”秦香莲:“我丈夫名唤陈世美。”王延龄:“陈——世——美……家院,将这一女子带回府中,我要问话。”

    其实,《秦香莲》一剧已产生了200多年了,原名叫《铡美案》200年来京剧艺人们一直在对他进行着加工整理,不断完善。特别是解放后,由裘盛戎、马连良、张君秋对此剧做了较大的整理工作,演出时更名为《秦香莲》,增加了“杀庙”一折,删除了最后“铡美”的小过场。

    关于“铡美”的小过场,那是一场挂彩的表演,早些年的演出都有这一场,由于我的岁数小,没看过。但我听老人给我描述过“铡美”的演出现场。那场的演出是这样的,将陈世美抬上台后把陈世美的脖子放到铡刀下,然后饰演刽子手的演员一刀铡下去,观众可以清晰地听见“咔嚓”的一声,紧接着血喷出来。当时演戏大都在晚上,据说有些胆小的观众看完“铡美”一场后吓的都不敢回家。这场戏挂彩演出效果的制造在于,陈世美在这场已换了一个小个子演员或儿童演员,台上陈世美的头和脖子都是假的,并在脖子里面放一个猪膀胱,猪膀胱内装上红色的水和碎砖头,当铡刀铡的时候就出现了逼真的效果。那时为了吸引观众好多戏都有挂彩的表演。现在不用了,那种表演更不适合现在和谐社会的人们欣赏习惯。

    今天我只说了这一出戏,其实整个戏曲界一直没有停下改革的脚步,在各种娱乐方式冲击的大环境下戏曲人一直在与时俱进,不论戏曲的天地的或大或小,或兴旺或低谷总有一群戏曲人在守望着,耕耘着戏曲的天地。

    如果您还不是一位戏曲爱好者,我建议您欣赏一下我国的国粹艺术,看几场近年新编的历史剧目,如尚长荣演的京剧《曹操与杨修》、孟广禄演的京剧《赤壁》。 您会发现戏曲人对历史事件的全新解读,戏曲人通过历史人物对今人思想和心灵的客观诠释。同时您会感叹:“这比易中天品三国还好看。”

    要知道,国粹一称号不是浪得虚名,而是实实在在的名副其实。


从《铡美案》到《秦香莲》——戏曲也在与时俱进

从《铡美案》到《秦香莲》——戏曲也在与时俱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