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告诉人们的哲理
邢力龄
十万八千里的取经路,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就能到,猪八戒和沙僧也用不了多大功夫,可唐僧却要走14年,结果就走了14年才到达的西天。通过《西游记》吴承恩仿佛要告诉人们一个哲理:一个集体的效率决定于这个集体领导的能力。
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能让我们想到一个成语——天下无敌,西天取经路上的孙悟空也能让我们想到一句成语——天外有天。大闹天宫时,天兵天将一点也奈何不了孙悟空,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却处处受阻,不得不多次请外援帮忙。最后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从总体上看,天兵天将的本事不如妖怪们的本事大。通过《西游记》吴承恩仿佛要告诉人们一个哲理:人才在民间。
神仙一旦列入仙班只要不违反天规就可以永远做神仙,就可以长生不老。妖怪就不同了,只要成不了仙,早晚有死的那一天。因此,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去修行,甚至不惜生命的危险去获取唐僧肉。也就是在这一次次的磨练中妖怪的本领不断提高,就连孙悟空也奈何不了他们。通过《西游记》吴承恩仿佛要告诉人们一个哲理:生存的危机才是成长的动力。
西天取经路上的许多妖怪本是仙家成员,其中有菩萨的坐骑,老君的童儿,佛家的老鼠等。这些仙家成员在仙家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却偏偏愿意下界为妖,而且做了妖怪后大都身怀绝技,成了唐僧取经路上的拦路虎。通过《西游记》吴承恩仿佛要告诉人们一个哲理:实现人生价值是人生在世最大的乐趣。
《西游记》中有后台的妖怪,像菩萨的坐骑,老君的童儿这些都被救走内部批评教育去了,没后台但有点用的妖怪,被仙家弄去做廉价的劳动力去了。到头来被打死的全是些没后台有没什么用场的妖怪。通过《西游记》吴承恩仿佛要告诉人们一个哲理:要想折腾点事,要么你有后台,要么你在别人眼里有点用,否则是死路一条。
······
通过《西游记》吴承恩还告诉了人们许多哲理,就请读者自己去体会和感悟吧!
(注:本文仅限读者在互联网上免费阅读,网络转载必需保留此条信息和作者的署名;未经本人许可,报刊杂志等纸媒不得擅自刊载。同时欢迎读者举报私自刊载本人作品的纸媒。作者邮箱:xll951@sina.com
网络首发于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xll95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