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为主 惠普戴尔不给台北电脑展捧场
(2009-06-10 10:55:33)
标签:
惠普戴尔台北电脑展computexit |
合理选择,节省成本,如何捞足真金白银,这是电脑巨头们优先考虑的。展会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场秀。
戴尔惠普的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使他们的着眼点,并没有刻意的为COMPUTEX展会做一些展品,而更倾向于打造一个以自我为主的产品链。
当COMPUTEX越来越成为一场商业秀的时候,惠普和戴尔却选择了集体缺席,他们成了这次盛会的旁观者,这多少有些遗憾。
惠普和戴尔近年来在笔记本市场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较晚切入上网本市场成了他们最受诟病的原因。虽然他们占据了电脑市场第一第二的位置,但Acer的借助上网本的异军突起,正在努力缩小他们之间的差距。
创新不足,对上网本反应迟钝,使这两家巨头公司已经开始受到公开的质疑。而2009年的COMPUTEX,电脑展会的亮点还是在于便携的上网本。戴尔惠普并没有让人惊艳的新品推出。所以缺席也无可厚非。
与电脑品牌厂商相比,元器件的提供商似乎更受欢迎。例如Acer上网本的亮点,已经转移到了新的操作系统上来。而传统的芯片商和操作系统提供商,依旧争奇斗艳。
与其说这是一次全球的盛会,不如说这是一次亚洲的盛会。中国台湾聚焦了全球90%的代工厂商,这里的热门词汇,开始从传统的巨头惠普戴尔转移到本地的电脑巨头身上。
没有新品推出,又身处经济危机漩涡的最中心,缺席电脑展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既然如此,还不如省点钱。英特尔可以取消在台北的高峰论坛,惠普当然也可以取消一次原本自己就不是主角的展会。
当然是不是主角,并不重要。因为惠普和戴尔的影响力就摆在那儿。缺席了这次展会,这两家公司,仍旧笑傲电脑行业市场。
缺少惠普戴尔的台北电脑展,并没有使展会减少看点。台北电脑展实际上只是沿用了电脑展的名称,其展会早已包罗万象,成为电脑及其周围衍生产品的代名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已经没有哪一家厂商,是自己能够完成品牌电脑生产的。
所以,惠普戴尔的缺席,对于台北电脑展来说,对主办方多少有点遗憾。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中国大陆攻城略地抢夺市场。
文/刘瑞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