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射箭比赛心理负荷对运动员心率变化的影响

(2007-10-16 10:26:41)
标签:

体育/竞技

体育

射箭运动员

心理

心率

生物反馈

分类: 运动心理研究

射箭比赛心理负荷对运动员心率变化的影响

前 

    一般说来,射箭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总是稍逊于自己的训练成绩,只要不是大幅度下降,按说都是正常的现象。这是因为射箭运动员在比赛中要承受的心理负荷比平时训练高得多,他们必须动员身体各器官紧张工作,挖掘全身心的最大潜力,并维持适当的激活水平投入比赛。这种激活水平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激活水平过低,运动员难以承受比赛的压力; 过高,也会产生焦虑和过度紧张,使比赛技术动作僵硬变形,影响撒放及箭中靶的准确性。因此,把激活水平保持在一个适宜的水平,是射箭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自己训练最高水平的前提。
    人体的内环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在大脑中枢和效应器官之间,通过不同形式的信号进行双向信息传递,不断进行刺激、反馈、纠正、再调控,这种信息交流就是生物反馈。运动员的大脑中枢受到射箭比赛心理负荷的剌激,他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皮肤温度、皮肤电阻、脑电、肌电等生理指标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现在有很多专门的测试仪器可以反映和记录这些难以体察到的微小变化。
    本文试图以心率这个指标,分析射箭比赛心理负荷对运动员心率变化的影响,探讨运动员比赛心率曲线同激活水平的关系,从而为运动员建立和保持适宜的比赛激活水平提供客观量化的依据。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一九九二年四月份在四川德阳全国射箭达标赛期间,对河南省射箭队参加比赛的五名男运动员和二名女运动员进行了心率测试。
二  测试仪器:
    芬兰产PE—3000运动心率测试手表:戴一个专用胸带,上面的传感器发射心率信号,运动员手腕上的接收表可显示和储存心率数据。
    心率测试表的作用:
    1.运动员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直接了解自己的即刻心率,随时采取针对性调控措施;
    2.心率数据可以储存下来, 以便事后记录分析。
三  测试内容:
    1.静卧10分钟以后的安静时心率;
    2.赛前技术训练时的心率;
    3.以比赛中某个距离的一组箭为单位的比赛心率。
四  测试方法:
    用PE--3000运动心率测试表三块,轮流测试了七位运动员的安静心率和训练心率,记录下每隔15秒的即刻心率,以心率为坐标纵轴,以时间为坐标横轴,描画出心率曲线。
    比赛心率的测试方法,要点是三块测试表和一块计时秒表于开赛前10分钟同时开表,比赛期间记下每组箭开始比赛的时间,事后整理时这一时间可作为该组心率曲线时间坐标的0'标记。同时在男子团体淘汰赛时,尽可能记下了三位主力队员撒放箭的时间。用这块秒表记下的时间标记,为同步截取每组箭的心率曲线和分析讨论比赛心理负荷对心率的影响,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搜集有男子五人 168组箭的心率曲线和女子二人48组箭的心率曲线可供分析讨论。

分析和讨论

一  安静心率、训练心率和比赛心率的比较分析:

     河南省射箭队运动员安静心率训练心率比赛心率对比表
━━━━━━━━━━━━━━━━━━━━━━━━━━━━━
  姓名    性别   安静心率    训练心率    比赛心率  
━━━━━━━━━━━━━━━━━━━━━━━━━━━━━

 毛××   男     48—53       70— 90      80—120   
 张××   男     53—58       90—110     100—150  
 赵××   男     55—60       90—110      90—130 
 刘××   男     50—55       70— 90      80—120   
 王  ×   男     55—60       80—100      90—130   
 魏××   女     60—65       90—110     100—120  
 黄  ×   女     65—70      100—120     110—150 
━━━━━━━━━━━━━━━━━━━━━━━━━━━━━
注: 1.心率单位: 次/分
    2.所列数值幅度指整条心率曲线的大致走向,不包括个别情况的升高或降低。

    射箭运动是力量型准确性项目,运动员训练比赛时的心率不可能象能力性项目那么高,也有别于射击项目,心率不会那么低。从上表可见,训练心率高于安静心率,比赛心率高于训练心率。训练心率高于安静心率,主要是因为运动员在训练中为了做好用力拉弓并持续静力瞄准的技术动作,必须动员体内供能系统为肌肉活动提供能量; 而比赛心率高于训练心率,主要是因为比赛心理负荷强度的加大,会引起参赛者在生理和心理上较强的应激反应。因此,运动员在比赛中做同样的技术动作,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和精力。
二  比赛心理负荷对心率的影响:

 射箭比赛心理负荷对运动员心率变化的影响 

    注: 选自男子个人预赛毛××第一轮90M 比赛射第三组箭的心率曲线

    (一)提高心率的正效应激活因素:
    在这次比赛期间测试的216 组箭的心率曲线中,通过对比观察可以发现,所有这些心率曲线的基本走向大致相似,基本形式同上图。
    从上图可见,射一组箭的比赛心率曲线呈一大波形,可分为三段:

    1.波形上升段:运动员通过做准备活动或在每组箭的比赛间隙,已经处于一种良好的热身状态。但是一到每组箭开始比赛前的一分钟,特别是红灯信号亮,呜哨二声,运动员进入发射区,在起射线上站好位置,到绿灯信号亮,呜哨一声,开始比赛,这二十秒到一分钟时间里,心率曲线开始急剧上升,一直延续到第一支箭开始做动作。这段波形的急剧上升趋势,表明运动员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已经处于临赛的良好准备状态。
    2.波尖波面段:从第一支箭开始做动作,到该组最后一支箭撒放结束这一段时间里,运动员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搭箭拉弓,持续静力瞄准,然后撒放,肌肉的紧张和心理的紧张随之松弛。这是射箭技术动作的一个完整周期,这时可见心率曲线同步呈现一个尖波。接着再做下一支箭的动作,直到该组规定的最后一支箭撒放结束。如果测试每5"显示一个数据,心率曲线与撒放每支箭同步的一个个尖波会非常明显易辨。心率曲线这段波形的长短与运动员撒放规定箭支的持续时间同步。见上图,射箭比赛男子90M每组6支箭在四分钟内射完,三条心率曲线这段波形的长度也都在四分钟以内。
    3.波形下降段:最后的一支箭撒放之后,心率也随之大幅度地降至赛前水平。这段波形的大幅度下降趋势,表明运动员的身心紧张状况得到了缓解,可以抓紧比赛间歇时间充分休息,以利再战。
    (二)升高心率的负效应扰动因素:
    这次达标赛的团体淘汰赛竞争非常激烈,根据国际射联新的比赛规则,两队各三名运动员必须在三分三十秒时间内向70M 箭靶各射三支箭,比赛三组共二十七支箭,累计环数少的即被淘汰。河南射箭队参加男子团体淘汰赛,经四轮激烈角逐获第四名。我们在比赛中共记录了二人共24组率曲线,并同步记录了三人放箭的时间和环数,见图。从图中可以找到一些心率曲线不正常升高的心理原因。

射箭比赛心理负荷对运动员心率变化的影响
    1.某组箭的比赛心率曲线波形如果异乎寻常的高,表明运动员在比赛中有心理杂念,使心率不正常升高。例如自己技术失误或队友的得失等等,都会引起心中焦虑。见图中对广东比赛第三组箭,队友赵×× 在黄灯(最后30"的信号)亮后最后一箭迟迟未发,使张××的心率高达150次/分。
    2.记分取箭是运动员比赛间歇稍事放松的时候,如果对自己或对手的成绩不能正确对待,心率不能如常下降,会得不到休息,造成心理疲劳。第一轮对四川,第二轮对辽宁都是以1 环微弱优势险胜,三组箭环数咬得很紧,心理压力很大。这两轮比赛三组箭的间隙两队员的心率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尤其是张××对辽宁比赛第一组箭后心率太高,致使在第二组箭的比赛中打出 7环 6环的远靶。
    3.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有时拉弓瞄准了一会儿,因各种原因没有把握而把弓放下,虽未撒放,但同样消耗了体力和精力,心率曲线上仍见有波尖。见图中对辽宁第二组箭,比赛一开始毛××应先打,搭箭拉弓瞄准,因没有把握把弓放下,这时的心率曲线照样有尖波。这样的例子图中多次出现。
    4. 黄灯是一组箭比赛时间还剩30"的提示信号。黄灯亮也是一个负效应的刺激源,届时如果还有最后一支箭未撒放出去,也会使运动员的心率骤然升高,这也是大部分运动员黄灯亮后最后一箭不容易打好的原因。例如对四川第三组比赛,毛××最后一支箭是在黄灯状态下射出的,同步心率高达130次/分。见图。

结 

    射箭比赛不同于训练或考核,因为比赛心理负荷强度大。只有那些天才的心理能力特强的优秀运动员,才能承受得住比赛心理负荷的强大压力,在比赛中有超水平发挥。
    在研究比赛心理负荷对射箭运动员心率影响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1.在射箭比赛中每个运动员激活水平的高低不尽相同,因人而异。"心率"可以作为射箭运动员激活水平的一个量度指标。
    2.射箭运动员比赛心率曲线是有规律的。以每一组箭比赛的时间为单位,运动员的比赛心率曲线都呈一大波形。
    3.射箭比赛的心理负荷对运动员有正负两种效应,都有升高心率的作用。积极的激活因素能使运动员及时调动全身心的潜力投入比赛; 而消极的扰动因素却把心率提高到不正常的水平,造成焦虑和过度紧张,对正常发挥技术水平不利。
    只有用跟踪测试和分析对比的方法,才能找出可用心率曲线量度的每个射箭运动员适宜的比赛激活水平,通过专门的生物反馈心理训练,逐步缩小比赛心率与训练心率的差距,提高承受比赛心理负荷的能力,从而达到在大赛中如常发挥平时训练水平的效果。

                                    王文耀  金耀康  毛玉成  撰于1993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