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歙县金川乡山区山核桃生产与发展
(2018-09-02 13:19:47)
标签:
德艺双馨 |
分类: 文化艺术 |
谈谈歙县金川乡山区山核桃生产与发展
一一推广果树矮化技术在山核桃生产中的效应
歙县老科协
摘要: 本文对山核桃在本地区的历史,生产和发展作了简单介绍, 总结了山核桃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建议通过山核桃专业合作社, 加强山核桃生产加工销售管理一条龙服务, 推广山核桃树矮化、病虫防治、引进新品种等新科学新技术的应用,达到提高山核桃产量和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 :山核桃,薄壳山核桃,
一.
1.1资源与产地
1.2. 山核桃生产现状
1.2.1. 品种老化
1.2.2.田间管理粗放
实生山核桃苗栽种后幼苗期长达8一10年, 进入生产期需15一20年时间,本应树体控制在6一10米高,便于管理和采收, 而现实这些进入盛产期的果木, 高度超过10米以上,达20一30米高, 不便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更不便于鲜蒲采收, 在采收时果农往往要爬上十余米的高树用竹竿打收鲜蒲, 一不小心, 人从树上掉下形成人身伤亡事故。从单产统计单株平均产量约为10斤左右亩产量, 远远落后浙江各产区的产量和质量,平均产量仅是美国山核桃产量的十分之一。
二、建议和对策
2.1果树矮化技术
我们都知道矮化栽培对果树有好处,但是什么是矮化栽培却很少有人了解。矮化密植栽培矮化果树木的树冠较小﹐适宜密植栽培。栽植方式一般为长方形﹐行距4米左右﹔栽植密度依树枝的矮化程度而定。果树的高密型大致为每亩 100~125株﹐中密型55~65株﹐低密型35株左右。而山核桃宜采用中密型55~65株﹐低密型35株左右两种密度为宜。树形通常采用中干小冠形﹐或中干分层形﹐也有采用直接从中干上培养结果枝组的纺锤形的。修剪原则是使主枝(结果枝组)开张﹐选留中弱枝条﹐疏除直立强枝﹐并辅之以生长季节修剪等。矮化密植栽培是一种高度集约化的栽培方式。需有良好的土壤条件。矮化密植园的建立首先要深耕改土﹐建设有效的排灌设施﹐并及时补给有机肥﹐注意氮﹑磷﹑钾的配合和用量﹐防止树木早衰。是利用各种措施促进果树等作物矮化,进行密植的栽培法。它有利于提早结果,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减少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常用采用砧木嫁接培育矮生品种、改变栽植方式和树形、控制根系、控制树冠、生长调已成为现代果园集约栽培的重要方法节剂控制等措施。矮化栽培在苹果栽培上应用最多,梨、桃、柑橘、香蕉、椰子、番木瓜等果树的栽培也有采用, 但在木本油料的核桃和山核桃方面才刚刚起步, 所见资料稀少。
2.1.1果树矮化原理与途径
果树矮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可单独或综合应用﹕主要是利用矮化砧木技术。在果树生产上应用最广的是英国东茂林系(M系)﹑茂林-茂登系(MM系)的苹果矮化砧。中国山西铭贤学院于1933年从美国康乃尔大学引入矮化砧(有砧木,中间砧和接穗)嫁接苹果苗,开起苹果矮化砧木的研究的先河, 经数十年的努力,中国的楸子和河南海棠中的一些类型也可用作半矮化砧砧木。洋梨﹑甜樱桃﹑柑橘等果树生产中也有矮化砧的应用。但矮化砧因根系浅﹐固地性差﹐抗寒力弱﹐常作为中间砧利用。选用矮生品种,一些矮生短枝型品系,植物矮化的亲本﹐大都由芽变产生。由于自然突变而产生的短枝型也很多﹐但大多趋于劣变﹐且不稳定﹐应用时必需善于选择和鉴定。而山核桃在嫁接技术方面有重大突破, 采用山核桃实生苗为砧木, 嫁接优良品种如薄壳山核桃和美国山核桃为接穗, 取得较好成果, 而真正优良山核桃矮化砧木尚未肯定, 再有中间砧的材料尚在试验中,此项培育工作刚刚起步, 道远路长,需要研究人员, 通过长期工作经过大量试验研究才能完成这一科技含量高, 有利山核桃收获减少工伤事故,功德无量有益果农的善事。
2.1.2果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在山核桃生产的应用
果树矮化密植栽培, 矮化果树的树冠较小﹐适宜密植栽培。栽植方式一般为长方形﹐行距4米左右﹔栽植密度依树枝的矮化程度而定。果树的高密型大致为每亩 100~125株﹐中密型55~65株﹐低密型35株左右。山核桃种植密度,则宜采用中密型和低密型为主,应地制宜通过试验方可大面积推广。山核桃树形通常采用中干小冠形﹐或中干分层形﹐也有采用直接从中干上培养结果枝组的纺锤形的。修剪原则树体总高宜控制在5一6米最高不超10米, 即当山核桃幼树高达3一4米时, 截去主干顶梢, 留主干高度为2一3米,以抑制其向高生长, 促发侧枝, 扩大树冠是使主枝(结果枝组)开张﹐选留中弱枝条﹐疏除直立强枝﹐并辅之以生长季节修剪等。可增加结实面积, 提高单产和品质。成年树型高度控制在10米以下为宜,不宜太矮, 太高影响产量和质量。山核桃矮化密植栽培是一种高度集约化的栽培方式。需有良好的土壤条件。矮化密植园的建立首先要深耕改土﹐建设有效的排灌设施﹐并及时补给有机肥﹐注意氮﹑磷﹑钾的配合和用量﹐防止树木早衰。
2.1.3在果树盆景控制树木矮化方面有丰富经验
在观赏园艺盆景制作方面, 歙县卖花鱼村, 在制盆景时,多采用盘扎或编扎枝条的方法限制树体生长, 使苗木矮化。而在上丰雪梨甘桔等果树生产中则多采用早期促花措施, 如环剥﹑倒贴皮, 高位嫁接等﹐使果树提前结果, 保果丰产﹐延缓长势﹐达到矮化目的。还可使用生长调节剂,可抑制或延缓树体生长和促进开花早结果﹐也可使树体矮化。常用的生长调节剂有乙烯利和矮壮素等。
2.2引进新品种——薄壳山核桃
薄壳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的一种落叶乔木,是世界著名的干果油料树种之一。该品种是美国得克萨斯州圣萨巴县于1924年实生选育出优良品种,其果仁色美味香、无涩味、营养丰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各种脂肪酸、氨基酸,还富含维生素B1、B2,是优良的绿色保健食品,备受人们的喜爱。其树体高大、树形优美,可广泛应用于平原绿化和农田林网绿化、河堤绿化和城市、乡镇道路建设。其干材广泛用于别墅装饰和高档家具。1979年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在薄壳山核桃资源引进与搜集保存、规模化扩繁、品种配置与丰产栽培等多个方面积累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与科研基础。目前我国为薄壳山核桃及近缘种建立了3处主要薄壳山核桃育种基地和育种资源保存基地,保存近300份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材料。主持筛选出20多个薄壳山核桃良种,其中有9个通过浙江省新品种审(认)定,这些良种已在我国主要薄壳山核桃适生区大面积应用。通过努力使得薄壳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由以前的不足20%提高到目前的80%以上,为我国薄壳山核桃良种无性化奠定了基础,目前该技术已推广应用到全国整个薄壳山核桃产区。在浙江省内,良种和培育技术在浙江省杭州、湖州、绍兴、金华、衢州、丽水、台州等地市,并在产区品种区域化、配置技术等取得相关成果。我省和本乡村己从浙江引种试种成功, 便于总结推广。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我县的山核桃病虫害种类增多, 危害加重。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椐歙县森防站的调查, 目前我县山核桃产区主要病虫害有十几种, 在歙县森防站做好各种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 由合作社组织专业队开展集中及时防治, 取得较好成积。近期发现山核桃根腐病, 以引起相关部门注意,实际上,山核桃根腐病去年(2017)就显现出了发病征兆,但是并未引起果农们的注意,如今根腐病造成连片的发病,正值山核桃的挂果期,而作为歙县山核桃核心产区的金川、三阳、杞梓里等地,却不同程度出现山核桃树整株死亡和连片死亡的现象,村民损失惨重。从在金川乡天桥山核桃基地看到,放眼望去漫山的山核桃树迎风招展,部分已经开始挂果,但长势却不理想,许多树叶呈卷曲、萎缩状,尽显病态。去年抽叶就比别的树迟,当时也没太在意。前几天我上山才发现这一片树都已经死了。果农方恢平的山核桃树今年就出现了大量死亡现象,这些山核桃树树龄多在二十多年,进入盛果期,每棵树平均能产山核桃蒲头50多斤,这次根腐病的爆发方恢平可谓损失惨重。“粗略估计有近200多颗树受到传染而死亡,按照每株产50斤山核桃蒲头,每斤蒲头5元计算,大概损失有5万多元。。据悉,山区防治根腐病一般非常困难,需要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发现较晚的话,树木的根系全部烂掉会导致整株死亡,还会传染其他健康植株, 蔓延危害整片果园。据有关专家介绍,其病因“主要是土壤微生物的菌群发生了变化,有害细菌侵占了树根的维管束,到了5月份土壤湿度大的时候就是根腐病的爆发期。”学者告诉笔者,土壤由于山核桃根腐病的发病机理存在多种因素。歙县林业局也将加快对山核桃根腐病的试验研究,尽快制定出具体的防治方案。同时,密切关注跟踪根腐病发生情况,组织人员开展防治工作。湿度大,农药化肥除草剂施用不当、土壤通气不良以及地下害虫等都是诱发病害的重要条件, 改良生态条件除去病株烧毁,用生石灰等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控制蔓延是有效防治方法, 但选育更换抗病品种工作更需加紧进行。从根本上有效控制山核桃根腐病的爆发和蔓延。
四、小结
4.1分类改造加强田间管理
按金川现有山核桃18000面积,分类:(1) 其中天然林约1800亩占10%,人工林16200亩占90%(2) 从林分树龄看10年以下幼龄树9720亩占54%,10一60年中龄产果盛期林面积7380亩, 占41%,60年以上老龄林面积900亩,占5%。对其中的天然林 , 树龄超60年以上的老树,应集中改造, 逐步改种稼接良种山核桃苗。 而对树龄在10年以下的幼林树可采用截去主干顶梢, 留主干高度为2一3米,以抑制其向高生长, 促发侧枝, 扩大树冠是使主枝(结果枝组)开张﹐配以喷施矮壮素农药,培育成较矮化的盛产林, 。对现有进入盛产期的树木, 可采用高接良种接穗改良品质, 控制树高, 还可喷施矮壮素农药等, 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改良土壤, 加强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 减轻大小年产量不平衡的现象。
4.2. 推广嫁接良种山核桃苗木
据资料分析, 野生和实生山核桃苗栽种后需要10年方能开花结实, 而嫁接苗只需4一5年即可开花结果, 前者需要1 0年以上方能进入盛果期, 而后者只需8一10年即可进入盛果期, 而产量用薄壳山核桃良种和美国山核桃良种,进入盛产期亩产干果山核桃600一800公斤, 是本地山核桃产量的1一10倍左右, 由于其壳薄肉质香美, 为消费者喜爱, 品质优良含油量高等, 适宜深加工, 提高其付加值, 是具有广扩的市场需求, 可增加果农收益, , 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值得大力推广。
4.3 推广山核桃矮化技术
山核桃矮化技术, 是果树矮化技术的延生, 由于过去对山核桃栽培粗放, 在这方面研究不多, 存在资料不足, 专业人员不足等, 歙县过去由于山核桃面积不大, 无专业机构和无专业从事这方面研究, 近年引进薄壳山核桃良种和美国山核桃良种的科学栽培管理技术, 从而体会山核桃矮化技术对生产的巨大作用, 矮化技术首先要培育矮化山核桃良种苗木, 培育矮化山核桃良种苗木, 要选用适宜本地生态条件的砧木, 特别是选用抗根腐病的砧木, 是有效防治山核桃抗根腐病的有效方法。 其砧木和中间砧的原材料的选育很为广范, 可以扩大到用不同属科的树种, 而接穗可引入优良树种和选育本地山核桃优良芽变的良种,而中间砧是矮化苗木的关键技术, 目前尚属试验初期, 需经过多年试种观察总结方能出成果, 果树是多年生木本作物, 生育期长达数十年, 因此培育一套山核桃矮化优良品种, 决非一朝一日能完成的项目, 可能需要几代人, 经过几十年努力才能完成, 现在我们只能做些基础工作, 为后人打下良好基础, 可尽早尽快出成果。
4.4 山核桃果仁加工与开发
以山核桃为原料的加工主要产品有各色山核桃商品, 山核桃仁, 山核桃油, 山核桃营养粉, 山核桃休闲小食品, 及用山核桃仁, 山核桃油加工的各式糕点食品, 但在药品和保健营养品等开发尚需进一步研究。而针对本乡果农主要是以鲜蒲出售, 本区缺乏加工能力, 从而减少其附加值, 减少果农收入。建议:引进和建立山核桃加工企业, 采用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的一条龙生产加工和销售, 增加果农生产效益, 有利于山核桃生产的发展, 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 将山核桃生产进入绿色环保无公害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