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网路坏了,所以迟迟没有更新,肯定有人该说了,刚夸过骨头勤奋,就停步不前了,呵呵,身不由己。
刚从老家回来,受朋友之邀,前去观看他们或导或演的话剧,别说还真不少,一部是我同届的导演系大学好友刘露导演的研究生作业,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在中戏的黑匣子演出,一直演到5号,是免费的。不过中戏黑匣子的演出一向是很受欢迎的,要是喜欢话剧的朋友要早点到门口排队才行,不然肯定是没有座位。另一部呢也是我同届的导演系大学好友王婷婷导演的小柯的音乐剧,“想把我唱给你听之《凭什么我爱你》”,还有几个很好的朋友在里面演。不过这部戏第一轮在人艺小剧场的演出已经演完了,第二轮马上就在朝阳文化馆的九个剧场上演。还有一部也是音乐剧,不过是大剧场的,叫《奉旨越狱》,应该是在天桥剧场,里面有几位朋友饰演重要角色。这一部还没来得及去看。打算这两天去捧场。今天晚上呢,去看人艺大剧场由濮存昕老师主演的《大将军寇流兰》,学习学习。
《秃头歌女》,好友导,好友演,加之又是一部喜剧,把我笑得是一塌糊涂。很少看戏笑的这么开心了。因为是研究生的作业,里面有的演员并不是导表演专业的研究生,所以看到他们质朴但是可爱的演出,为这部喜剧平添了一份别样的效果,效果绝对是正面的,是好的:)《秃头歌女》是一部荒诞派的戏剧,编剧是法国人尤奈斯库,他被称为荒诞派戏剧之父,他的作品被弗洛伊德称之为"焦虑不安的古怪"戏剧。看过一些荒诞派的本子和作品,《等待戈多》,《椅子》。演过一些荒诞派的片断,《情人》、《动物园的故事》总体的感觉:不易懂,哲理性强。但是这部戏通过导演和演员的共同二度创作,将里面的很多桥段变成生活中的故事、语言、事物,使之生动有趣,在看似无逻辑的对话和表演中向观众展现一个故事。用导演的话来说,我们就是想把这个对话毫无逻辑的剧本变成一个观众能看懂的故事。“尤奈斯库的戏剧从一开始就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种漂泊的生命:失去了内心的和宇宙间的依附和坐标,找寻着无法找到的避难所。悬而未决的人类的寓意处在"人的戏剧"的瓦砾中。他的作品抛弃了传统戏剧中的绝大部分合乎逻辑的结构。在剧中几乎没有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情节;不论角色们怎样狂乱地表演,他们的忙碌只不过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改变他们的生存状况的任何事情都未曾发生。”这是我从百度上查来一段话,我最怕看这种很理论性的语言,但是在看过他们的诠释后我能明白一丝其中的含义了。
《凭什么我爱你》,是一部好听的音乐剧,里面的两首歌让我印象深刻。创作团队的热情在剧中时刻都能感受到,值得一提的是男主人公——不起眼的幕后音乐人李顺,不是专业的演员,但在剧中的表演真实,质朴,唱功了得。女主人公的表演功底扎实,声音感人,迷人,醉人。能看出来编剧小柯老师想通过这部戏向我们表达很多的信息,想向我们诉说很多现代社会中的现象,做一首好听的音乐已经远远不能承载这么多的信息量,所以他才作出了这部音乐剧,这些我们都是能够感受到的。不过他在说明书中说的话我不是太能赞同,“音乐剧首先是音乐,要好听”,我则不这么认为,音乐与戏剧情节、戏剧矛盾、戏剧动作,在音乐剧里不可以分先后,如果把一部音乐剧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我认为,音乐是肉,戏剧情节、戏剧矛盾、戏剧动作则是灵,这就是我的一点拙见。
昨天参加了大学同学为女儿摆的满月酒,是个十分可爱的小公主,眼睛大大的,特别的像他爸爸,女儿像爸爸,一贯如此。我们班最大的这位“老”大哥,第一个结婚,第一个有孩子,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昨天在酒席上,他做了一个简短的“报告”,其中一句话让我很感动,大意是,“当真的自己做了父母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父母在我们身上付出的苦心,现在,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祝愿天下所有的爸爸和妈妈都身体健康!!
《秃头歌女》
《凭什么我爱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