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抄袭怎如同“探囊取物”?
(2011-09-22 09:41:44)
标签:
李小光中国宋体抄袭《吕氏春秋》赵韵之校园 |
分类: 关注 |
学术抄袭怎如同“探囊取物”?
今年8月初,四川大学接到举报称,该校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小光所著的《中国先秦之信仰与宇宙论——以为中心的考察》一书,涉嫌严重抄袭台湾师范大学硕士生郑倩琳的论文《战国时期道家之宇宙生成论》。9月21日,四川大学发布公告,经调查核实,李小光的学术抄袭行为属实,并对李小光做出开除公职和党籍等严肃处分,以正学术之风。
事由:副教授照搬硕士论文133页
8月初,四川大学接到台湾苏建州先生的举报,称李小光副研究员所著的《中国先秦之信仰与宇宙论:以为中心的考察》(巴蜀书社2009年5月1日出版)一书中,第八章内容严重抄袭了台湾师大郑倩琳在2003年6月发表的硕士论文《战国时期道家之宇宙生成论》。
同一时期,已有网友在网络上发帖,曝光这一抄袭行为。网友将李小光的著作与郑倩琳的论文进行对比,发现李的书中有133页内容与郑的论文基本雷同。这133页是从第234页至第367页,为书的第八章,分六个小节,包括:第一节《庄子》之宇宙生成论、第二节《黄老帛书》之宇宙生成论、第三节《鹖冠子》之宇宙生成论、第四节《管子》之宇宙生成论、第五节《吕氏春秋》之宇宙生成论、第六节《小节》。而郑的论文共分九章,从第三章到第九章,也分别论述这些内容。
看过这个新闻,抄袭之深,页数之多,简直到了疯狂的境地,真是悲哀,总是有一个这样的感觉,好像别人的论文成了自己的,就像“探囊取物”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