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规面前谁让谁“下课”更重要?

标签:
海闻中国校规规定经济学原理赵韵之校园 |
分类: 关注 |
http://s12/middle/4ee38e98h980a3a2d717b&690
在校规面前谁让谁“下课”更重要?
在北大未名BBS上,有学生发帖称,当晚10时40分许,副校长海闻在经济学原理课上做结束语时,一名教室管理员来到教室门口,在门口大声催促道“锁门了”。海闻在得知教管员的身份及来意后,对其说:“教学重要还是锁门重要?”随后海闻情绪有些激动,说话有些失态。
另一篇帖子称,海闻随即对该教管员说,“我告诉你,我可以明天就让你走人!”
昨日,自称目睹事发过程的学生称网帖内容属实。
学生说,事发地在理科教学楼117教室,可容纳上百人,当晚经济学原理为本学期最后一节,本应21点30分结束,但由于此前少上了一节课,便拖堂一个多小时。教管员催课时,课程已近结束,不少学生正收拾书包。
这位管理员只是想让副校长下课,却引来了副校长让其下课的言语,两人徘徊在下课与“下课”之间,但是这不是简单的让谁下课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是校规重要还是尊严重要的问题。
本着校规的原则,这位管理员没有错,因为教授正在抒发情怀,就在兴头上,当你去打扰他的时候,校规就失去了作用,因为这个时候,他可能忘记了自己是校长,也忘记了校规,只是发泄着自己对教育的激情,发泄着自己自身的情怀,在这个平面上相出的问题是,校规连副校长都没有遵守,给我们的印象是校规只是一个样子,我们很庆幸,因为身为副校长竟能这样的敬业,这样热爱教育,我们遗憾的是,校规失去了原本的功效,却换来了让遵守者“下课”的言语,我们不知道到底该如何去想。
现在中国仿佛进入了这个境地,很多人在疯狂发展中,而且各种规定也在约束中,当热情与小规小订冲突时,他们忘记了规定,只是追求着自己的激情与满足,殊不知自己就是那个规定的制定者,也就是说,定规者不遵守规定,而也不能让别人拿规定来压自己,因为自己是权威,因为自己是在给学生服务。
不管是不是为谁服务,规定就是规定,不能因为场合和情景的变化,而出现所谓的变异,为什么现在中国有很多法律事件,就是因为所谓的条文变异被某些人利用着,以“合情合理”的手段挑战着,而我们却不能说些什么!如果人人都有一个激情的目的,来抵消法规的作用,那规定就不应该出现了。
让谁下课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让规定落到实处,谁不合规定就让谁下课,这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