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赵韵之
赵韵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798
  • 关注人气:12,6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里之争”到底是文化保护还是利益割据?

(2010-11-30 09:51:35)
标签:

曹雪芹

武阳

宋体

gb2312

楷体

赵韵之

杂谈

分类: 关注

http://s15/middle/4ee38e984963bbe72641e&690

 

“故里之争”到底是文化保护还是利益割据?

 

 

 

 

   核心提示:曹雪芹曹公故里目前被四地争夺,分别是:河北唐山丰润、辽宁辽阳、辽宁铁岭和江西南昌武阳。因各地资源投入和声势都很浩大,堪称中国名人故里争夺“第一战”。

  不过,所谓曹雪芹故里之战,争夺的并非曹雪芹本人的祖籍地,而是曹公五辈先祖宋代人曹世远的祖籍地。限于资料匮乏,更无考古实证,曹公故里的确切地点,目前尚无国家级的学术定论。

  但这并不妨碍四地争夺的热忱和力度。四地大力培育本地的红学研究,以本地红学研究为学术代言人,全力投入“曹雪芹故里”的学术论战,丰润、铁岭和武阳都力挺周汝昌,辽阳力挺冯其庸,无所不用其能。但细究之下,四地红学门派之观点,都实为本地经济发展需求背书。

  就具体规划而言,四地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丰润可概括为“擒贼先擒王”,辽阳为“以逸待劳”,铁岭为“顺手牵羊”,武阳则是“反客为主”。

 

    15亿,建设曹雪芹故里,四地狂争故里享用之权,虽然我也是唐山人,但是看到这样的大手笔和这样大争夺,我不感到自豪,只能看到利益在他们之间夺来夺去,最后结果应该是各地都找到各式各样的依据,然后建设曹雪芹故里,来共同构成对曹雪芹的诠释,这样利益也分了,文化也保护了。

    文化保护,一直是被束之高阁的,先谈的是利益如何分配,太多的名人的出现,带来了一大批精神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大片可开发而且可持续的再生利益,依据这样思想建设出来的故里,可以延续很多年,可以恩及百代,功在当世啊,在各种利益的交织下,文化故里出现了,这也是我们能够感到庆幸的,利益争夺背后,还是留下了不少的“基础设施”的。

    我们现在的文化保护,已经走进了误区,就是名人必须要弄个故里,古代战役就必须要弄个战场还原出来,文化保护必须要转化为现实利益,我们已经不是单纯的保护了,而是有目的的合理开发,为什么一定要建设这些“基础设施”,一可以转化为利益,二是可以为政绩服务,三是可以提升知名度。拿着前人的名声,来换取现在的利益,这是不可取的,是违背了文化保护精神的。

    故里之争,反映出全社会的浮躁心理,淡漠文化本质的现状,随着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太多的真实的中国文化已经失去了传统的美德意义,大多成了与人比利,与人争权的附属工具了。文化保护还是应该回归单纯,淡出公众的视野,应该公益化,而不是利益化,中国人真的差这点钱吗?可以将名人故里建设成为公益部门,可以免费参观,这样一来是不是争夺故里的人会少了呢?这就说明,利益争夺才是故里之争的根源,谁真正拿文化当回事了,只是当成了实现繁华的一记敲门砖。

    曹雪芹的户口是落在了唐山,但是不知道以后的假证还会有多少,还会有多少的名人故里将饱受争夺的摧残。这场无烟的战争不应在文化上开火,而应在真正的致富百姓,实现人们富裕上进行比拼,不要让政府部门过于功利化,这样保护出来的文化,还能让我们塌下心来仔细的回忆古代的场景吗?而多了那些利益血腥在上面,我是不会去看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