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赵韵之
赵韵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798
  • 关注人气:12,6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3名新生弃读名校说明了啥?

(2010-10-20 08:52:53)
标签:

63名新生

弃读名校

中国

宋体

武汉大学

名校

赵韵之

校园

分类: 关注

http://s2/middle/4ee38e9807519d16ae9d1&690

63名新生弃读名校说明了啥?

 

 

 

    核心提示:武汉大学今年录取的2010级本科新生中,有63人未办理入学手续。虽然,全国高校未报到新生每年都会有一批,但均没有超过教育部控制的1%的比例。武汉大学此次弃学人数也并不算多,只占0.76%。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能到武汉大学这样的名校读书,是不少人求之不得的事,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们选择了放弃?放弃,又意味着什么呢?

    或出国或担心就业

    武汉大学与这63名学生分别进行了联系。其中9人因联系方式变更无法联系上。其他联系上的54人中,有14人明确要出国,明确表示专业不对口而复读的学生不到10人,其他人表示放弃入学资格,但并未说明原因。63人中,调剂专业录取的学生只有15人。

 

     看过新闻,内心颇受震撼,考大学其实不容易,放弃这个选择,其实是为了有更加合适的选择,有的时候名校也未必能够满足所有人,人的理想总会那样这样的区别的!

     比例没有超过教育部的控制线,但是作为名校的准大学生,有如此选择还是很让人震撼的,在现在出国风留学风就业难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或在入学前就去了国外大学,或在大学后再去外国深造,还有就是重新复读以选择好专业,还有在大学期间修上双学位,来应对严酷的社会竞争。严酷的不是放弃读书,而是日益增加就业压力,日益风靡的留学热潮。

     就业难,已经有了几年,当还是天之骄子,当刚开始高考的时候,谁都争取这个机会,只要学到了,不管是啥专业,都会在社会大有可为,因为的就是人才的质量高,社会的需求大,还有就是国家对大学生的政策特别好,可以让人安心就业。但是现在呢,随着高考扩招的不断加强,很多只是应试之才的人进入了名校,很多天资不高但是勤奋刻苦的人进入了高校,很多素质不高的人也进入了不太好的学校,这样疯狂的扩招,带来的是大学生慢慢的不自信,感觉到无言的恐惧,能够在人群中前行就需要勇气,何况是在这样庞大的就业队伍里找到饭碗呢?

    恐惧的时候,人们就会寻求新的途径,寻找另一种成功的方式,这个时候留学就成了很多人的梦想,不过留学不是哪个人都行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家境不错,还有就是真的有真才实学,中国的留学风有一个发展热潮,从高考开始前的热衷出国,到高考开始后的少数人出国,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盼着出国,这也在反映中国高校扩招带来的未来恐惧。

    如何让人才留住,如何让大学生真正安心的在大学学习,最根本的还是遏制扩招,提高招生质量,减轻就业压力,不过现在的就业队伍庞大已成定局,需要很长时间才会改变,在这段时间内,如何让更多的大学生得到就业机会,扩大就业人群就是政府需要努力开拓的事情。

    人无非是想有个好的发展和美丽的未来,假如社会有这样的机会,那就会有更多的留学生回国,更多的人不选择出国,还有更多的人安心读书,这都会成为情理之事。

    弃读名校的现象,是弃读现象的爆发,以前只是弃读普通学校,现在上升到名校,不能不让我们深思了,当这种态势继续发展,那就不是这么简单的弃读,那将会是一场弃读热,势必会让以后大学招生工作受到极大影响。适当缩减扩招规模,文凭在贬值,而人生还是非常有限的,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在大学里读书深造拿文凭吧,扩招势必会导致文凭贬值,势必会让人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深造上,现在就很多人读完博,都快30了,而且还远远不止,很多人为深造而白了头,而让自己的身心疲惫,很多人并不是真心想学习,只是为了拿上那张文凭。

     事实严峻,挑战林立,让全社会一起努力,改革教育体制,缩减招生规模,遏制文凭贬值化趋势,让文凭拥有它应有价值,让大学生找到他们应有的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