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middle/4ee38e98h8de64aea3146&690
“牛郎织女”怎陷发源地之争?
核心提示:流传了千百年的“牛郎织女”故事的起源地,一直在河南鲁山、山西和顺、山东沂源和陕西等地争执不休。中国民协先后同时命名山西和顺县和河南鲁山县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
中广网太原8月16日消息(记者李楠)8月16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七夕节,“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山西和顺将举办牛郎织女文化旅游节(中华爱情节),中国邮政集团总公司也将在山西和顺首发以中国四大爱情传说之一为题材的《牛郎织女》特种邮票。
记者采访时发现,同样性质的节日和同样一套的邮票首发式也同时在同样称为“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的山东沂源举行。
山西和顺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和顺是中国牛郎织女爱情传说的发源地。传说中,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发源于美丽的天河梁下、沐浴池畔。在和顺当地乡间,一直传承着许多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的古老地名与景物名称。诸如牛郎洞、金牛洞、喜鹊山、南天门、天河池等与故事主人翁相对应的地名,一段段优美的故事被当地百姓传诵着。
另据新闻报道显示,山东沂源拥有目前国内唯一一处传说与实地实景相对应建于唐代的织女洞和牛郎庙珍稀景观。两处景观隔沂河相望,沂河与银河的谐音,一河两岸的山水格局,与天上“牵牛星-银河-织女星”遥相呼应,惊人的相似,形成了天人合一、天地神奇的独特景观组合。
据了解,流传了千百年的“牛郎织女”故事的起源地,一直在河南鲁山、山西和顺、山东沂源和陕西等地争执不休。中国民协先后同时命名山西和顺县和河南鲁山县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
看到这个新闻,我真是非常的难受,很多古代的名人故址被用作现在旅游之用,但是利益的出现也导致很多地方凭借各自的证据证明自己是利益拥有者,而中国爱情神话“牛郎织女”也没有逃离这种恶梦!
首先,为什么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名人古迹旅游?原因主要是现在人们生活很好,有多余的时间去怀念和瞻仰古代的贤人,而且在这种文化中,自己的孩子也都能得到来自古代时空先贤的遗训。还有就是古代名人众多,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可以既为本地区盈利也可建设文化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和谐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益多,利益丰厚,也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其次,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争发源地和产地的事情?一是古代地名与现代地名差异很大,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记载,这个时候就可以凭借的不同的证据证明自己是正主,还有就是各地历史发展中对古代的名人都有崇拜,难免会出现纪念性建筑,所以这也给后世之争留下了“把柄”。二是旅游发源地归属利益重大,原因是可以长期受益,并且影响力非凡,能不能争夺上关乎地区发展的长期性问题。三是国家相关部门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进行管理,“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这也给文化部门的认定出现了困难。
第三,如此争夺是在亵渎古代的名人?这样的如同市井的争夺,真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每一个争夺都在污染先贤的形象,这也不是这些先贤想看到的,用现在的利益金钱沾染先贤风范,实在是对古人的不敬。“牛郎织女”本是一个传奇神话,有的时候根本不需要为其找寻源地,有的时候故事就应该存在我们的心中,而不必在现实中找到痕迹,这不仅不会增加神秘性,有的时候会破坏故事的神话色彩。
最后,如何更好的解决这样的争夺问题?主要是文化部门提早出具一个标准,减少争夺的可能性,比如现在有很多野史记载,还有正史记载,如何区分和界定,需要文化部门进行深入了解,然后出具一个标准。还有各个地方不要因地区利益而演出闹剧,有的时候开发是可以联合的,可能名人都到过那些地方或者真的是现在的祖籍是别处而户口在现住址,这种问题也是可能的,所以需要地方之间的沟通协商,可以共同对文化进行开发,但是坚持社会效益优先,防止文化遗产被滥用、歪曲,造成文化遗产庸俗化、功利化的前提下,应该重视的是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纯粹性和完整性,而不像历史研究那样非常重视唯一性。民间文化、神话传说的起源地多样性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彼此都有其源流和特点,并不能非常明确地断定谁是谁非。
文化产业有着很大的效益,产生争夺是难以避免的,这个时候需要政府部门保持一颗公益心不要过多的注重利益,毕竟有的时候保护文化遗产比效益更重要。
我们已经看到很多争夺产地的闹剧了,真的希望这种事情少发生,不要让我们对于古人有太多的依赖,保护好文化,这才是最重要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