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被学区选为教材委员会委员,上周接到了聘书,今天出差参与教材选用第一步,参加出版商组织的书展,了解产品,也有机会亲身体会了一下美国有关中小学教材选用的一些事情。上周,我们全体委员第一次开会,会议是由副学监杰夫先生主持的,他首先祝贺感谢之类简短客套了一番之后,没有讲别的,全是有关教材选用的法律法规,非常具体。他还特意提醒说,不要和出版商“亲密”接触,不然在美国属于重罪。下面是我所知道的一些过程。
1.教材出版商需向州教育局提出申请,并将已出版教材送样品提交待审。州教育局组织课程计划专门委员会开会审查,审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评审委员根据评审标准量化打分,厚厚一摞。据说,标准连细节都不放过,比如,作者团队背景,作者利益回避等,甚至还包括辅助材料,比如立体的学习支持:网络,DVD,互动性等等。如通过,该教材上州教育局网站待各学区选择。每门学科至少要有两种以上教材,形成竞争方能有效,使用未经学术审查的教材属违法。上网的公司以法律文件的形式保证在5-7年内不得涨价。顺便插两句,美国教材由于版权和辅助资料多样化,费用极贵,比如一本西班牙语教材,约70多美元,美国教育经费很大部分花在教材购买上,所以严加防范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国内汉语教材多入牛毛,但很难通过评审,投入不够是一大原因,不合符美国教育理念,趣味性也明显不够,也是极为重要的原因。
2.县市教育局接到各学校更换教材或订购新教材的申请后,向州政府网上列出的各家教材出版商索要样品,然后组织教材委员会(一般由专业老师组成)评审。我们今天就是去另一城市参加教材出版商的展示,然后做出评估,写出意见,报学区。学区有权组织不参与投票的该学科资深顾问参与此过程,监督我们。州学区有权评估判决使用原教材,不予更换。
3.学区教育董事会在学监的申请下,组织专门委员会投票决定。整个过程,学监只是组织者,只是负责程序公正问题。我们学监不参与、甚至没有提与专业相关,与教材相关的一个字。
4.教材编写者版权由出版商一次买断,销售风险完全由出版商承担。
5.对于公司样品,学区和老师需妥善保管,如最终未能选用,公司有权收回。
6.法律明文规定,教材选择过程中每个环节涉及到的每一个人,不得接受旅游,吃饭,不得接受25美元以上的礼物,不然属于重罪,不仅有失去工作的危险,而且要负刑事责任。插一句,25美元也是美国商业和政府部门的定罪的门槛。所以,我们今天在书市忙和一天,提交公司问卷调查之后,他们说要送给我们一份小礼物---------一小本记事贴或一支笔(二者还只能选其一)。还有,我们的此行的差旅汽油等补助,不是由书商提供,而是作为公差由学区处理。
不由得想起在国内上班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腐败”了多少次。出版商每年暑假公然大批大批请教材选用各环节涉及到的各方公款旅游,赠送礼品。还有我们每所大学公然使用自己编写的教材,中小学公然使用自己出版的辅导资料,没有任何的回避政策,也见怪不怪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下,也是能够理解的,何况虽是输出精神产品的教育部门,也不是生活在世外桃源。但老美的做法,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我们是得到了一点点蝇头小利,但其危害的严重性也是谁都能看得出来的。有利益牵扯,怎能保证学生用到最好的教材呢,又怎能保障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呢,又怎能鼓励创新追求完美呢,又怎能鼓励优秀者脱颖而出呢,这是美国的逻辑,也是他们想用制度来竭力避免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