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第一批传统古村落----淳安里商乡里商村
(2017-10-10 13:45:50)
一、概述
在中国众多的古村落之中,却有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没有气势恢宏的高墙大院,近代也很少有文人墨客描绘此处,但是它却被认为是中国史上最牛的村庄之一,因为村里出了明朝唯一三元及弟的首辅大学士。
浙江省淳安县里商乡里商村位于浙江省西部山区,距县城21公里,近临国家5A景区千岛湖。全村421户,人口1415人,拥有耕田面积381亩,山林面积22651亩,森林覆盖率达95%。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集古屋、古庙、古桥、古树、古墓于一体,被誉为“深藏于红尘之外的千年人文古村落”。
里商村始建于北宋中叶,时人商瑗,祖籍河南汴梁(今开封)。因留寓西夏,为西夏都知兵马使。宋时朝廷和西夏关系紧张。1061年(嘉祐六年),商瑗以使者身份,潜携妻带子返回中原,借入朝纳款献币之名,向朝廷陈说西夏欲犯中原机密。仁宗皇帝嘉其义,赐田宅以代世禄,并命择地浙江淳安里商村居之,系里商商氏始祖,子孙受荫庇补官者三世。
里商村山清水秀,村前是高耸的特朝山,村后有青龙山、白虎山遥相对峙,山上松柏常青,森林茂密,明朝三元宰相商辂有诗云:"近山松柏如列屏,远山缉宇何峥嵘"。自从明朝出了"三元宰相"商辂后,商氏家族更加兴旺发达,被视为风水宝地,村里有商辂华厅、浙西观音庙、霸王庙、施姑山寺、协义堂、忠恕堂等楼堂和商氏宗祠遗址,挂有"科甲第一家"、"三元宰相"、"父子公卿"等匾额。还保存着《商氏宗谱》、《商辂文集》以及皇帝勒封的诏书、商辂遗像等珍贵文物。整个村的活动,多带有商氏宗族性质,如村规民约,实际上是商氏宗族规约。自出商辂后,重视读书、尊重文化,成为里商民风。整个村以“商氏宗祠”为中心,以“燕子形”形成四个区域,居住区的布局更让人惊奇,整个居民区的道路共2000米,水流结构为“之”字形,形成三水合襟、东水西流的现象,民间有神仙点化的典故。
二、民族特色
里商村至今保持着独特的汉族古代民族风俗,有里商仁灯、跳竹马、唱睦剧、哭丧哭嫁、民间刺绣等古老的习俗。
里商仁灯也叫“商辂花灯”,是于元宵节举办的花灯会和舞龙灯会,延续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传说,商辂事母至孝。其母闻京城里元宵节花灯会十分热闹,火树银花不夜天,要商辂带她去看一看,死也瞑目了。但因其年老体衰,且交通不便,路途又遥远,故不能成行。有一次,商辂陪皇帝观灯,借机请求皇帝赐一堂彩灯,归里娱母。皇帝见商辂一片孝心,就答应了。从那时起,商里村元宵节的花灯会就形成了,延续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花灯会的大仪式,每年元宵节前,各家各户都开始制作花灯(家门挂的)和排灯(6只一排作接龙用)。商氏宗祠内张灯结彩,悬挂商辂夫妻及其父母画像(俗语称太公太娘)。并由值年头有负责制扎龙头、龙尾和祠堂内的彩灯等。元宵节这一天,户户人家都做十二生肖的米稞和面包,摆在堂前拜请祖宗和祭排灯,表示请祖宗来看花灯会。元宵夜,先由虾兵灯(4-8只)先在村中围一圈,表示"打探",再由各家各户将排灯扛到祠堂接龙。龙头龙尾由值年头首们撑,龙身(排灯)按各户主辈分大小,先后排列。龙接好后,敲锣打鼓,燃放花爆,先到村中转一圈,而后回到祠堂,三进三出舞一次,最后散伙。散伙时,村民们哄抢龙头上的龙须和彩纸。据说,龙须和彩纸贴到新婚床上可早生贵子,彩纸贴到猪牛栏上可保六畜兴旺。龙经过各家门前时,有的户主还要烧香,放花炮表示“接福”。里商仁灯在2007年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项目。
三、古村遗产
1、古建筑群。
里商村民居古屋大都为清晚期建筑,村中民居坐北面南,依山而建,鳞次栉比,古老幽深的明清建筑,比比皆是,全村200余栋民居中,有明代建筑2栋,清代建筑8栋,民国建筑17栋。民居多为四合院、三合院,四合院正房三间,两边各配有干栏式厢房两间,龙门呈内八字形状,意为趋恶避邪,财不外露。三合院,正房三间,两边各配有干栏式厢房两间。一些民居堂上有匾,门旁有联。这些联匾皆有来历,大多与主人的身世、家族的荣显及撰写人的祝愿相关,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窗棂间镶嵌精雕细刻的人物、鸟兽、虫鱼、神鹿、凤凰、花卉等图案,可谓独巨匠心,其艺术水平之高。
2、古籍。
里商村目前流传于世的古籍有:《商辂文集》、《商氏宗谱》、《蔗山笔麈》、《商辂年谱》、商辂撰《宋元资治通鉴纲目》等,其中《商辂文集》被列入国家首批珍贵古籍保护名录,《宋元资治通鉴纲目》被列入国家第二批珍贵古籍保护名录。自明朝流传于世,并以商辂连中三元的故事改编的正字戏《商辂三元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商辂的民间传说,在2008年被列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副省级),目前已申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3、古墓。
明宪宗七年(公元1485年)商辂引退居家后,为其曾祖父墓督工刻石重修,并在碑文上题:“元故祖杭州路玄学提举次四(邦昌)府君偕夫人黄氏之墓”,原墓碑无存,现墓碑为今商家后裔所立。墓坐东向西,高2.5米,呈圆形,直径为4米,四周以较大的石块堆砌而成,上面以土覆盖,现顶部长有一棵分叉的樟树。墓前有3米见方的空地,两侧有破损的动物石雕像,面前有供祭奠用的石香炉、此外还有比较少见的一方形的石制官印(其边长30c米,高35c米)。墓地周围群山海拔较高,在500-600米以上,墓位居群山之中,呈黄龙啸天型格局。
商邦昌夫妇墓南面,直线距离约200米的则有商辂祖父商尚的墓,其规模与此墓相差不多。墓的四周现在都开辟为桑园和茶园。现被淳安县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古庙。
西楚霸王项羽庙,位于里商村村北,是供奉西楚霸王项羽的场所,始建于明朝。该庙坐西朝东,临溪而立。庙宇简朴、小巧,为硬山顶,三间二进穿梁结构。内有前后两殿,前殿面积约160平方米,正殿地基略高于前殿,面积约为80平方米,整座庙面宽12米,进深20米,屋顶以阴阳小瓦覆盖,门匾上写有“西楚霸王”四字。相传,有一次商辂经过乌江时遇到大风大浪,船不能前行,这时商辂想到自吻于乌江边的项羽,就许愿假如自己能平安渡过乌江,就把项羽真神请回家乡供奉,结果等商辂安全渡江回到家乡后,他就修建此庙。现存项羽庙为后人在原建筑地基上重建而成。
5、古旨。
第一道圣旨颁于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9年),是明英宗将商辂由明南京都察院照磨所检校提升为仕郎的任命状,圣旨上写道:“南京都察院照磨所检校商汝蒙(商辂字),儒业起家,贤关释揭,首居部幕,宜加恩典,兹特进仕郎,以示褒荣。”这时商辂35岁,已是南京都察院的仕郎。第二道圣旨颁于明成化二十五年三月初六,商辂70岁,从内阁首辅的高位退下来在老家闲住已7年,明宪宗没有忘记他,70大寿时送来了加赠“太傅衔”的贺幛,评价很高,圣旨上写首:“少保兼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商辂,性资刚直,操履端方,三榜魁名,四海仰其文学,两朝内阁庶政,资以经纶。念其往劳可无褒奖,兹特赠太傅衔,进光禄大夫,谥文毅。”意思是商辂官居极品,褒奖已到顶峰,再赠个“太傅衔”吧。这两道圣旨经过500多年的风风雨雨得以保存下来,如今成为不可多得的文物,是里商村的镇村之宝,是商氏后裔的共同财富。圣旨依然完整,仍是珍贵文物。
6、古厅。里商村的花厅,始建年代不明,传为商辂所建。但从现建筑来看,当为清代晚期建筑。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339.22平方米,由前堂、正堂和天井三部分组成。前堂,面阔三间13.52米,进深7.32米。硬山顶。明间梁架,穿斗和抬梁合用,用三柱。山墙梁架穿半式,用四柱。梁柱制作规整,雕刻精细,装饰华美,图案内容主要有戏剧人物、动物等。正堂,面阔三间13.52米,进深10.71米。屋顶及明间梁架与正堂相同,山墙梁架为穿斗式,用五柱。天井,长方形,内以鹅卵石铺地。
7、古匾。明著名书画家董其昌仰慕商辂其梓里题“科甲第一家”匾牌依旧放在里商村阁楼上。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写了“三元宰相”匾额,著名书法家姜东舒题写了“八柱擎天一馗中,三元冠世万人雄”对联。
8、古树。里商村后山银杏二棵,树龄513年,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古树名木。树高26米,胸围3.06米,东西冠幅10米,南北冠幅10米;另一株树高27米,胸围2.7米,东西冠幅9米,南北冠幅10米。长势旺盛。淳安县里商乡里商村青龙山枫香,树龄263年,属于三级保护古树名木。树高21米,胸围3.95米,东西冠幅6米,南北冠幅6米,长势良好。
9、古桥
在古代建筑中,桥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志之一。里商村四面环山,呈南北偏东长条布局,溪水从村正中由北向南呈“之”型蜿蜒流过,溪水清澈,长流不息,是村民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民居沿溪而建,溪两侧民居之间有桥梁连通路面中间已经恢复了铺砌青石板,两侧垒砌卵石。溪上架设了不少桥梁,现存的古石拱桥有“四仙桥”、“状元桥”、“黄坑桥”等七座,其它桥己被改成现代化的水泥桥。
10、古道
里商古道也称遥岭古道,是古代里商村通往邻县和州府省会的必经之路,全长15公里,最高处海拔约720米,古道路面由矩形条石铺砌而成,蜿蜒曲折,顺山势而上,山峦环抱,风景格外秀丽,路面大部分用规整的矩形条石铺砌而成,宽0.8—1.2米。虽然现在已经修起了公路,但是里商村等古道周围的村民依然是走古道往来于各个村庄。商辂少年求学、上京赶考也是经常走这条古道,所以又称“文源古道”,古道上有“得元亭”、“冷水亭”、“下鞍亭”等遗迹六处。2016年被评为浙江省最美森林古道。
四、科甲世家
近千年来,里商村人秉承勤学苦读之风,人才辈出,先后出明代唯一连中三元的内阁首辅商辂,进士、贡生、秀才等80多人。里商村人一直推行勤、俭、忍、让、孝、礼、义、耕、读的处世之道。
商辂(1414年—1486年)明代内阁首辅,字弘载,号素庵,严州淳安人。宣德十年(1435)举乡试第一(解元),正统十年(1445年)会试第一(会元),继而殿试第一(状元)为连中“三元”者。曾任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世人称为“三元宰相”。
里商村以商辂为代表,以书香传家,后代子孙在科举场上也均能不辱先人有所表现,这可说是商辂在家教、门风方面,树立了典范,被称赞为“清朝科甲第,明时宰相家”。
五、古村现状
里商村祖先以耕读传家,传统产业主要以农耕为主,经济作物以茶叶、杉木为主产区。近几年来,村民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创办有榨油厂、制茶厂、小水力发电厂等企业,现代服务业主要有宰相源漂流、茶园观光、登山毅行、民宿民居、农家乐、自驾游、休闲农庄等项目,目前里商村在上级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强对古村落的管理和保护,实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上下共同努力,全面实现小康生活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六、古村八景
诰轴山
坐对崚嶒别样娇,峰峦尖锐矗云霄。
时逢春夏繁华满,节到秋冬积翠饶。
高拱纶音来魏阙,开张庥诏降王朝。
秀灵不比寻常地,事业巍巍映梓乔。
西流水
川泽潺湲自有情,东流西注亦堪惊。
云霞倒影荣光耀,翰墨浮香气味清。
音占琴瑟弦上韵,响分环珮玉锵声。
潆洄缭绕真希有,世代儿孙产俊英。
三台峰
岫列三台孰与伦,巍峨千载逐时新。
光联奎璧巅弥耸,象挺公孤景愈真。
高拱文源多俊彦,宏开仁里产奇珍。
层峦叠上荣光远,世世儿孙凤与麟。
芝山
独挹芝山麓,邑南莫颉颃。
名标天下志,景动高人望。
葱郁开图绘,参差入画堂。
光连朝雾远,色带晚烟芳。
屹嵂钟灵永,岧峣毓秀长。
锡居端自宋,沐宠则惟商。
丙魏勋庸建,伊周道德彰。
四朝多赞理,千载蓍明良。
三元石
三元间世本无多,岳渎呈祥著太和。
秀孕芝山征上品,兆开岩石见纹波。
非天有意标奇特,何地无心受琢磨。
旧迹常留垂万古,还期日后擢高科。
旗山
两山对峙正高搴,竚看龙旗耸日边。
雨滴苍松凝湿羽,风吹弱草似飞旃。
简书下逮啣恩重,物色时呈得象先。
冠盖天然彰美景,从兹科甲度蝉联。
三水合襟
造物钟灵奇又奇,川源重绕壮宏规。
别来三水东趋急,合去一流下润滋。
污彼欣同周雅赋,会归岂待禹功施。
不惟安晏符皇治,变化鱼龙正在兹。
狮象把门
门堂九曲顾重重,叠嶂交牙两秀峰。
守户迴环狮与象,把门缭绕虎和龙。
山穷水复双峦峙,柳暗花开一径通。
天地钟灵原有意,同登翰苑佐时雍。
七、保护措施
2008年,里商村被淳安县列为古村落加以保护,2010年委托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作《淳安县里商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并于2011年3月通过论证,对里商村实施有效的保护和管理。2012年淳安县政府投入300万元对的道路、排水系统等环境进行整治。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传统古村落保护名录,古村落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予以重点保护和利用。
八、结束语
里商村这座近千年的人文古村落,保持着原有的古色古韵风貌,却藏在深闺人未识,随着对古村落文化遗产的关注,她正向人们撩开神秘的面纱。
前一篇:商姓来源,商姓名人与商氏家训
后一篇:“壑雷”琴刻商辂题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