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灾祸临头才求天救助,这不是太晚了吗?形容事前不准备,遇事就来不及了。
※
患至而后图,智者有不能。
——出自(宋)欧阳修《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
意思是:等到灾难发生了,再想办法应付,就是聪明人也是束手无策了。
※
悔从醒生,驷不及舌。
——出自(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二。
意思是:与其觉悟之后感到悔恨,倒不如预先能管住自己的口舌;因为话一出口,就是四匹马拉着的车子,也是追不回来的。
※
悔悟于后,不若省察于前。
——出自(明)胡居仁《居业录 · 学问》。
意思是:与其事后有所悔悟,倒不如事前考虑周到。
※
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出自(明)方孝孺《深虑论》。
意思是:祸患常常发生于疏忽之时,变乱多发生在不值得怀疑的事情上。
※
祸几始作,当杜其萌;疾证方形,当绝其根。
——出自(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
意思是:在祸患刚露出萌芽之时,就杜绝它;当错误刚冒出苗头之时,就消灭它的根源。
※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出自《左传 ·
襄公二十三年》。
意思是:祸福不会主动入门,只是人们自己召来的。
※
祸至后惧,是诚不知。君子之惧,惧乎未始。
——出自(唐)柳宗元《诫惧箴》。
意思是:祸患临头才害怕,这是不明智的;君子在祸患发生前,就知道提高警惕。
※
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熟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
——出自《荀子 ·
不苟》。
意思是:凡要想干的事,必须前后反复考虑有无不利之处,全面衡量,深思熟虑,然后再决定取舍。
※
戒于近者,不侈于远。
——出自(宋)吕本中《官箴》(引孙思邈语)。
意思是:能现在就警惕自己不做坏事,在今后也就不犯大错误了。
※
近情苦自信,君子防未然。
——出自(晋)陆机《君子行》。
意思是:一般人常犯的错误,就是过于自信;而聪明的人总是防患于未然。
※
今不虑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出自《后汉书 ·
窦武列传》。
意思是:现在不考虑过去失败的教训,就会重蹈前车的覆辙。
※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
——出自《国语 ·
晋语》。
意思是:往往在你觉得是轻而易举的时候,困难也就跟来了。说明做事不能麻痹大意。
※
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出自《易经 ·
系辞下》。
意思是:君子一旦觉察到事物的苗头,就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而不能等待这一天结束后再行动。
※
君子慎乎所不察。
——出自《傅子 ·
仁论》。
意思是:高尚的人对不容易察觉的危害,特别提高警惕。
※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出自《礼记 ·
经解》。
意思是:君子做事,一开始就特别谨慎,因为开始时发生一点点偏差,结果就会造成重大的失误。
※
愧君犹遣慎风波。
——出自(唐)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意思是:希望你行事处世要谨慎小心,以预防意外。
※
篱牢犬不入。
——出自《水浒传》第二十四回。
意思是:比喻防范严密,坏人就无法钻空子。
※
利害之端,常伏于思虑之所不到;疑问之萌,每开于堤防之所不及。
——出自(清)黄宗羲《宋元学案》。
意思是:一种利益或弊端的开始,往往隐存在思虑不周到的地方;一个存在问题的萌芽,往往在于防备措施不到位。
※
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
——出自《淮南子 ·
说山训》。
意思是:说明要防病防患于未然。比喻预防犯错误要在出现过失之前。
※
料事者先料人。
——出自(清)魏禧《日录里言》。
意思是:要预料一件事情的成败,就要首先考虑到由什么人去这件事情。
※
临事贵守,当机贵断,兆谋贵密。
——出自(清)申涵煜《省心短语》。
意思是:遇到危难时要坚守操行,在紧要关头要善于决断,预先的谋划要非常周密。
※
临事患不能辨。
——出自《逊志斋集 ·
自省》。
意思是:遇到事就怕不能明察分析。
※
路当坦处亦防倾。
——出自(清)田松岩《题劳山杖诗》。
意思是:当走到道路平坦的地方,也要防止跌倒。
※
虑不及精,思不及睿,焉能无咎。
——出自(隋)王通《文中子 · 立命篇》。
意思是:考虑不精细,思想不深明,怎么能不犯错误?
※
虑事周密,处心泰然。
——出自《琼琚佩语 ·
接物》。
意思是:事前能周密思考,就能泰然处之。
※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出自《韩非子 ·
五蠹》。
意思是:做任何事情,都应当因时制宜,根据已变化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
萌芽不伐,将折斧柯。
——出自(明)李梦阳《空同集》。
意思是:该砍去的树木,在它刚萌芽时不砍掉,待到长成大树后再去砍伐,就很费事,甚至会折断斧柄。说明清除祸患应当趁早。
※
萌芽起微蘖,辨别乖先见;剪除初非难,长养遂成患。
——出自(宋)欧阳修《寄生槐》。
意思是:萌芽起于很小的叶片,辨别是非警觉在先;除了毒草起初并不难,放任滋长就成祸患了。
※
绵绵不绝,必有乱结;纤纤不伐,必成妖孽。
——出自《诸葛亮集 ·
治乱》。
意思是:如果坏事刚出现苗头时不除掉,就会酿成大祸。
※
绵绵不绝,蔓蔓若何?毫末不掇,将成斧柯。
——出自《逸周书 ·
和寤解》。
意思是:草嫩小的时候不除掉,等长成长长的蔓子就不好办了;树木在幼苗时不拔掉它,就会长成斧头柄那么粗大。
※
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视祸于未萌。
——出自(三国 ·
魏)钟会《檄蜀文一首》。
意思是:精明的人在危险没有到来时就能看到;聪慧的人在祸患没有产生时就能发现。
※
明者销祸于未萌。
——出自《资治通鉴 ·
汉纪》。
意思是:聪明的人总是把祸患消灭在没有产生的时候。
※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
——出自(清)申涵煜《省心短语》。
意思是:精明的人在事情未发生之前就能预见,聪明的人在危险尚未形成之时就能避开;祸患多隐藏在隐蔽细微之处,发生在人们疏忽的地方。
※
莫待临崖失马收缰晚,只恐船到江心补漏迟。
——出自(明)无名氏《牧羊记 · 小逼》。
意思是:不要等到了悬崖边上再收住马缰绳,船到了江心再补漏洞就晚了。比喻事情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再采取补救的措施就来不及了。
※
莫笑无危道,虽平更隐人。
——出自(唐)僧修睦《雪中送人北游》。
意思是:不要盲目乐观地自以为没有危险的道路,惟独平坦的地方更容易使人人跌跤。
※
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
——出自(汉)刘向《说苑
· 说丛》。
意思是:谋划好了再去行动,就能繁荣昌盛;行动之后再去谋划,就会灭亡。
※
谋于实,故能权与立,不可敌也。
——出自《管子》。
意思是:只要你的思想符合实际情况,就能权衡一切利弊,立于不败之地。
※
谋者皆从事于除患之道,而先使患无至者。
——出自《战国策 ·
燕策》。
意思是:凡善于谋划的人都注重防范灾祸的方法,先把灾祸除掉,使它不发生。
※
木之折也,必道蠹;墙之坏也,必道隙。
——出自《韩非子 ·
亡征》。
意思是:木头断了,因为里面有蛀虫;墙壁倒塌了,由于里面有缝隙。说明事物的败坏,其自身必有原因。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出自(宋)刘分攵《刘贡文诗话》。
意思是:比喻事前不准备,到事情发生后再想办法,那就迟了。
※
前车覆,后车戒。
——出自《汉书 ·
贾谊传》。
意思是:前面的车翻倒了,后面的车就可以从中吸取教训。
※
前车覆,而后车不诫,是以后车覆也。
——出自《韩诗外传》。
意思是:前边的车翻了,而后面的车不引以为戒,所以后边的车也会翻倒。比喻要从前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
前虑不定,后有大患。
——出自《战国策 ·
魏策》。
意思是:事先不经过周密的考虑,必然有很大的后患。
※
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出自《余冬序录》。
意思是:前面的人摔倒了,走在后面的人就会警惕自己跌倒。
※
青青不伐,将寻斧柯。
——出自(汉)刘向《说苑
· 敬慎》。
意思是:树木幼小的时候不砍掉它,就将使用斧头了。
※
轻言轻动之人,不可以与深计。
——出自(清)申涵煜《省心短语》。
意思是:不能和轻言妄动的人计议大事。
※
请三思,而行可矣。
——出自(宋)辛弃疾《瓢泉之什 · 哨遍》。
意思是:凡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
※
去草绝根,在于未蔓。
——出自《陈书 ·
周迪传》。
意思是:根除杂草,要趁它还没有蔓延的时候。
※
人逢忠义情偏洽,事到颠危策愈全。
——出自《水浒传》第十七回。
意思是:人遇到忠义的人之时,感情一定很投机;事情到了危险的关头,对付的计策就会越想越周全。
※
人能每中即始虑终,则必无悔吝之及。
——出自《钱公良测语 ·
敛情》。
意思是:人能在事情一开始就考虑到它的结局,悔恨的事就不会发生了。
※
人莫踬山,而踬于垤。
——出自《淮南子 ·
人间训》。
意思是:人很少在高山峻岭上摔倒,但却常常在小土丘上跌跤。比喻灾患常常在人们放松警惕之时发生。
※
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出自(元)纪君祥《赵氏孤儿大报仇杂剧》。
意思是:说明人要有警惕心。
※
人无衅焉,妖不自作。
——出自《左传 ·
庄公十四年》。
意思是:人无隙可乘,妖怪就不会作崇了。比喻我们做事没有漏洞,坏人就不会兴风作浪。
※
人无远虑,心有近忧。
——出自《论语 ·
卫灵公》。
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不久来到的忧患。
※
人皆知防患,莫知使患无生。
——出自《老子》。
意思是:人们都知道防止祸患,却不知道如何不使祸患发生。
※
人之于事也,能辨识其何者为主,何者为客,而不失其权度,则亦庶几乎寡悔矣夫!
——出自(明)刘基《郁离子 · 寡悔》。
意思是:人在处理事情时,能分清其主次,能正确地加以权衡,就会免去很多后悔。
※
若欲不忙,浅水深防;若欲无伤,小怪大禳。
——出自(明)徐祯稷《耻言》。
意思是:如果淌入浅水时就预防不测,一旦出现险情就不会慌乱;如果出现事故的小苗头就充分重视细微,就不会妨碍大局。
※
深计远虑,所以不穷。
——出自(宋)张商英《素书》一。
意思是:能考虑、计划得成熟和长远一些,就能免遭困厄和挫折。
※
深念远虑,胜乃可必。
——出自(汉)马融《围棋赋》。
意思是:深谋远虑,胜利便有把握了。
※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出自《素问 ·
四气调神大论》。
意思是:伟大的人能防患于未然,在祸患、疾病尚未发生时就采取措施。
※
圣人慎防其端,禁于未然,不以私恩害公义。
——出自《汉书 ·
匡衡传》。
意思是:伟大的人慎防于事情的开端,禁止于未发生,不拿个人的私利损害公道。
※
圣人畏微,而愚人畏明。
——出自《管子 ·
霸言》。
意思是:圣人畏惧祸患的苗头,愚昧的人畏惧明朗化了的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