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屈原与溆浦——传说及遗迹

(2007-10-14 12:42:37)
标签:

人文/历史

屈原

溆浦

湘西

分类: 溆浦旅游篇
 
屈原与溆浦——传说及遗迹(一)
 
 

 

      犁头嘴 位于江口镇溆水入沅江汇合处,是一座长约一公里、状似“犁头”的半岛。古时为沅水中上游地区的一个重要的驿站和码头,也是进入溆浦的唯一水路通道。


      “早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这是屈原在《九章·涉江》一诗中所记述的沿沅水自常德、辰溪到达溆浦犁头嘴、进入溆水时的所见所闻。相传,屈原自楚郢都不远万里来到溆浦,过长江,跨洞庭,所经过的地方都是大湖大江,所见到的两河汇合处都非常浩渺宽阔,当他走到这里时,见到溆水和沅水的汇合处窄得如同一条小溪时,便产生了疑虑,“这是进入溆浦的通道吗?”因此,他在这里徘徊犹豫,发出了“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的感慨,来表达他初入溆浦时的心情。故后人称此地为“屈原入溆处”。每逢端午节,人们都要到这里祭祀屈原。尤其是江口这一带的端午龙舟竞渡,可以说是最隆重、最激烈、最原始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两千多年来,这里的龙舟竞渡,仍保持着其古老、隆重、激烈的风俗。

屈原与溆浦——传说及遗迹(二)
 
 

     

        屈子峡  因屈原而得名,位于小江乡与思蒙乡境内。《湖南省志·地理志》载:“溆浦自石湾潭以下,两岸山势所束,平地甚少,河道多依山盘旋,蜿蜒曲折……稍入山峡,峡长十一公里,两岸高峰耸峙,坡削岸陡,但河槽平稳,潭长滩短,不碍舟行。” ,为溆水下游最长的峡谷,也是屈原入溆浦的必经之道。

  相传,屈原正值秋末冬初之际来到这里,但见峡谷两岸高山蔽日,古树成荫,猿猴成群,细雪和云雾忽来忽去,纤夫们的拉纤号子深沉而悠远……屈原被峡谷中的山色风光和气候所吸引,在《涉江》中写道:“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屈原用廖廖数语,便把峡谷中的所见所闻描绘得淋漓尽致。其可谓是“千古绝唱”。清《溆浦县志》称:“深林杳以冥冥兮以下,状冬日舟行江口之景皆神似。”为纪念屈原,后人把这峡谷命名为“屈子峡”。

岁月如梭,今虽因银珍电站建设,水位被抬高许多,但岸边的吊脚楼、纤道古韵犹存。船行其中,仍能感受到两千多年前屈原的吟唱。(文/禹经安)

屈原与溆浦——传说及遗迹(三)

三闾滩  位于今思蒙乡三闾滩村,原为溆水下游一险滩,有“溆水天险”之称。滩长水急,白浪涛天,河中乱石丛生,经常发生翻船事故。因此,过此滩时行人和贵重货物都得下船,转由陆路待船过险滩后再上船。

相传,屈原乘坐的小船在此受阻,每前进一步都十分困难。寒风中赤条条的纤夫们,拉着沉重的纤绳,埋着头,弓着腰,“嗨哟!嗨哟!”,一步一步地往前移,汗流如注。屈原见状,不顾寒冷,立即脱下靴子,帮着船工推船。经过大家的一番拼搏,船终于平安地过了这条险滩。这位来自朝庭的三闾大夫的行动感动了所有船工,为了纪念他,人们便把这条原无定名的滩起名“三闾滩”,滩边的美丽的小渔村则被称着“三闾滩村”,并沿用至今。今日,因银珍电站蓄水,这里成了高峡平湖,清澈而碧丽,往日汹涌澎湃的“三闾滩”留在了人们对三闾大夫连绵不绝的思念中,留在了奔流不息的溆水里……(文/禹经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