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汕博客
金汕博客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771,039
  • 关注人气:190,5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人王治郅未留北京的深层原因

(2014-02-19 10:21:15)
标签:

体育

 

北京人王治郅未留北京的深层原因
北京人王治郅未留北京的深层原因

驰骋篮坛20年的老男孩王治郅终于告别赛场。关于王治郅的价值,人们不要忽略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评价,王治郅赴美去NBA打球,被时任总统的克林顿开玩笑称为年度中美最大的一笔生意。这位总统是以生意的影响力做结论的。正是由于篮球的才华,使他在1999年NBA选秀第二轮被小牛选中,两年后成为中国第一名参加NBA赛事的球员。王治郅的各项数据都令人钦佩,他身高2米14,体重125公斤,却毫不笨拙,他身手矫健,敏捷协调。王治郅站立摸高2米85,助跑摸高达3米70 ,百米成绩12秒4,在巨人中是快的了。王治郅从19岁代表中国队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取得历史性第8,到后来几次进入奥运会和世锦赛前8,至于亚洲冠军和CBA冠军,已经是家常便饭。

王治郅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生于1977年,其父亲王维君母亲任焕珍从50年代后期就进入北京队。王治郅就是在北京体工大队的先农坛大院长大的,不少老运动员都是看着他长大的。王治郅上小学就鹤立鸡群,比同年龄的孩子高出一头,由于有父母的篮球基因加上受到篮球熏陶,使得王治郅很小就被认定是篮球界的大才。他在小学、中学都受到很好的培养,按说这一切条件都更应该到北京队打球。但这个时代没有应该,只有他自己的选择。

其实北京篮球队早就盯上了王治郅,同在一个大院,还有谁更能“近水楼台”呢?但王治郅作为天才苗子,早已名声在外,向来注重到各地挖掘人才的八一队不遗余力地开始“策反”王治郅,这不是语言和亲情可以取代的。而八一队显然有过这方面的教训,那是60年代初,后来成为国家男篮队长的黄频捷在北京中学生比赛中初出茅庐,由于黄频捷的父亲是军人,所以他对军队有种亲情,小小年纪跑到红山口八一队驻地毛遂自荐,没想到八一队没给予重视,而北京队范政涛等教练三顾茅庐,后来黄频捷成为国家队核心后卫,八一队为此还反思了此事。30年后在王治郅的引进上捷足先登,尽管北京篮球队甚至北京市体委出面做王治郅和他父母的工作,但一切难以更改。对此北京篮球界也有过反思,如果像当年范政涛挖掘黄频捷和北京女篮领先一步要来宋晓波,也许会是另一种情况。但也有人总结,毕竟已经进入商品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吸纳与计划经济年代不可同日而语了。

如果多做工作多给报酬能否留下王治郅确实是假设,不少报刊近日都登出因为王治郅未留北京使母亲在先农坛看大门,但我了解过先农坛的老人,有种说法是王治郅去八一队之前他母亲已经在传达室了,因为专业篮球运动员很多,先农坛北京队就有四支队伍,退役后安置困难,很多人还留不到北京市体委。

当时还有个很特殊的原因,当今年轻记者不知道,就是80年代后期市体委和首钢在首钢红楼共同签署了双方共同办队的协议书。首钢是大型国企,领导层酷爱篮球,也自己试办过脱产球队,但也只是业余中的高水平。首钢一直想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篮球队,这对提高企业形象也大有裨益。北京篮球队正式划归首钢,男女篮和青年男女篮的教练、运动员便成为名副其实的首钢人,在当时是全国首家。北京篮球队从此更名为北京首钢队,依然代表北京而不仅仅是首钢,还承担着代表北京市参加全运会等重大比赛任务。当时大多数教练球员对体委恋恋不舍,因为毕竟对于去企业心中没底。虽然心存顾虑也不得不去,而北京篮坛元老白金申和前国家队队长黄频捷则选择了不去。由于白金申在北京市体委有重要职务,所以无伤大雅。市体委则安排黄频捷进了体育辅导团,实际上他也因此失去了在北京球队执教的资格,多年后黄频捷回忆自己的抉择说:“这也是很可惜的。这一步棋,导致我失去了为篮球事业做出更多奉献的机会,那一年我刚刚41岁,是当教练的最佳年龄,能与时俱进就好了。”黄频捷之前已经是中国青年女篮的主教练了,培养过李昕等优秀女篮运动员,有人说如果他去首钢,很长一段时间首钢男篮的主教练非他莫属。

在北京篮球队人心惶惶的形势下,王治郅的父母肯定也有顾虑。而且事后证明北京篮球去首钢要重新付学费,因为篮球作为专业性很强的体育项目,无论是管理、培养人才、组织比赛绝非一接手就摸清规律。1989年第一次以“北京首钢队”名义参加全国联赛,男篮获第七名,女篮仅获第十三名。其下降幅度之大让北京球迷不解,其他地方球队也不解,北京历来是篮球重镇,怎么跌落得如此迅速?

北京篮球被首钢接手确实成绩下降,对此也有圈内人认为北京篮球的衰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八九十年代担任北京市体委办公室主任的田常波说:“其实篮球不划归首钢,北京的篮球也好不到哪儿去。因为这是个大系统问题,即北京篮球的生态问题,不只是首钢一家的事。北京有多少孩子打篮球?有多少校篮球队?业余体校有多少篮球班?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是什么?北京的篮球赛制体系是什么?这些问题谁来解决?”

王治郅作为北京人没为北京效力,北京球迷一直引以为憾,其实王治郅现象不是个别现象,后来另两位国家级的中锋单涛、巴特尔又相继离去,更说明王治郅有不留下的理由。(待续)

(本文主要内容摘自我最近出版的《当代北京篮球史话》,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3月初本书面世,京东、亚马逊等网站销售,可以买到70年代北京男篮同时也是国家男篮队长、四次亚洲冠军获得者黄频捷的签名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