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家首批传统村落,山西48个村名录一览表

(2013-02-17 18:12:58)
标签:

文明

年代久远

福建省

而是

村名

分类: 灵通资讯发现之旅

国家首批传统村落,山西48个村名录一览表

 

山西48个国家首批传统村落名录一览表

 

http://s7/mw690/4edd36b6gd5e8e9545fc6&690

运城市万荣县高村乡阎景村

http://s6/mw690/4edd36b6gd5e8e9530725&690

运城市新绛县泽掌镇光村

 


http://s10/mw690/4edd36b6gd5e8e95d01c9&690
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

 

 


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道店头村  
大同市天镇县新平堡镇新平堡村  
大同市灵丘县红石塄乡觉山村  
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小河村  
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大阳泉村  
长治市长治县八义镇八义村  
长治市长治县贾掌镇西岭村  
长治市平顺县石城镇东庄村  
长治市平顺县石城镇岳家寨村  
晋城市高平市河西镇苏庄村  
晋城市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  
晋城市高平市马村镇大周村  
晋城市高平市米山镇米西村  
晋城市陵川县西河底镇积善村  
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拦车村  
晋城市泽州县北义城镇西黄石村  
晋城市沁水县嘉峰镇窦庄村  
晋城市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  
晋城市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  
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  
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  
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后沟村  
晋中市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  
晋中市灵石县两渡镇冷泉村  
晋中市灵石县夏门镇夏门村  
晋中市平遥县岳壁乡梁村  
晋中市太谷县北洸乡北洸村  
运城市万荣县高村乡阎景村  
运城市新绛县泽掌镇光村  
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  
忻州市宁武县涔山乡王化沟村  
忻州市繁峙县神堂堡乡茨沟营村  
忻州市繁峙县杏园乡公主村  
忻州市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  
忻州市河曲县旧县乡旧县村  
忻州市岢岚县大涧乡寺沟会村  
忻州市岢岚县宋家沟乡北方沟村  
忻州市偏关县万家寨镇万家寨村  
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丁村  
临汾市襄汾县汾城镇西中黄村  
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乡陶寺村  
临汾市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  
吕梁市交口县双池镇西庄村  
吕梁市临县碛口镇李家山村  
吕梁市临县碛口镇西湾村  
吕梁市柳林县柳林镇贺昌村  
吕梁市柳林县三交镇三交村
 
相关知识:
 
【中国传统村落】
原名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  2012年9月,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以突出其文明价值及传承的意义。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2003年10月8日发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或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评选标准]
  
  历史价值与风貌特色:建筑遗产、文物古迹和传统文化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现存有清代以前建造或在中国**历史中有重大影响的成片历史传统建筑群、纪念物、遗址等,基本风貌保持完好。原状保存程度:村内历史传统建筑群、建筑物及其建筑细部乃至周边环境基本上原貌保存完好;或因年代久远,原建筑群、建筑物及其周边环境虽曾倒塌破坏,但已按原貌整修恢复;或原建筑群及其周边环境虽部分倒塌破坏,但“骨架”尚存,部分建筑细部亦保存完好,依据保存实物的结构、构造和样式可以整体修复原貌。现状具有一定规模:村的总现存历史传统建筑的建筑面积须在5000平方米以上。已编制了科学合理的村镇总体规划;设置了有效的管理机构,配备了专业人员,有专门的保护资金。

 

 

相关新闻:


山西日报12月24日讯(记者戎紫冰)今日,记者从省住建厅村镇处获悉,经过长达半年的调研、核查,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道店头村等48个村落被列入国家首批传统村落名录。紧随名录发布之后,我省住建、文物等多部门将携手启动对我省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以及第二批传统村落的调查、审核工作。



今年5月,国家住建部、文化部等多部门联合发起全国第一次传统村落摸底调查。在各地初步评价推荐的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并公示,今年12月20日,全国首批传统村落名录出炉,全国共有646个上榜。这当中,贵州省有90个古村落列入名录,是全国第一批传统村落最多的省份;云南有62个,数量位居第二;我省和福建省各有48个村落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并列位居全国第三。



据我省文物、文化等部门不完全统计,我省约有3000余座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古村落。但随着城镇化发展、地方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误读、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等原因,这些承载和孕育了中华民族及三晋民间艺术、建筑、民俗等民族印象的传统村落正走向衰亡。我省今年的传统村落调查,在以往古村镇调查的基础上,由单纯对古村镇建筑、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延伸扩展至对传统村落戏曲、文化、技艺、特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



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王春波说,我省地势复杂,历史上多次发生战争、民族融合和大迁徙,所以我省传统村落的建筑格局、文化特征更为复杂、多样。其中,晋北偏关地区的部分传统村落有浓厚的沙场防御气息;晋商大院村落彰显院落主人的贵气与神秘;而建在吕梁山脉上的窑洞村则是活着的黄土高原村落文明。



王春波认为,我省还有大量未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却亟待保护的古村落,需要相关部门重视。另外,地方政府应纠正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误区,新农村建设并不是整村“拆旧建新”,而是在保护传统村落文明的基础上,改善村内的环境和设施,让村民生活得富裕、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