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念奴娇  赤壁怀古

(2015-05-05 19:45:51)
标签:

教育

苏教版

唐宋诗词

语文

分类: 教案

紫琅中学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    题】: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备 组】:高一语文

【主 人】:钟海英

【备课时间】:2015/5/5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把握本词内容。

2、通过学习本词,体会宋词豪放派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借景抒情,怀古伤今。

2、诵读本词,感受诗词意境,了解苏轼的写作动因。

【教学课时】:1课时

【活动安排】:

【课前引导】学生抢答:

1、  苏轼是哪朝诗人?(宋朝)

2、  我们以前学过苏轼的哪些诗词?(《赤壁赋》等)

3、  苏轼的诗词风格是什么?(豪放型)

4、  和苏轼的诗词风格相近的有哪些诗人?(辛弃疾)

5、  初读这首词,你想到了什么?(结合与赤壁相关的诗文发散联想)

6古诗词鉴赏方法(一般来说拿到一首诗,要想读懂并答对鉴赏题目,要从那几个角度入手?)

1)、从题目入手   2)、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

3)、从内容入手,明字意,明典故

4)、分析表现手法

【活动一】学生有感情的大声朗读课文,小组讨论,分组展示讨论成果。

题目是《赤壁怀古》,词中写了哪些与赤壁有关的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你们小组觉得咏赤壁的几句词中那几个字用得好,能说出理由吗?(请从用字、所写之景特点、写景角度、修辞手法、整体感情基调几个方面展示)

教师参考:大江东去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壮丽雄伟     气势磅礴

景物描写的豪放:“大江东去”气势磅礴,意境开阔,“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使对景物的描写纵横驰骋、游忍有余,给我们呈现现出了一派广阔的景致,显示出了宏大的气魄

    岸边山岩之险怪         视觉        夸张

穿    陡峭山崖的高峻         视觉        夸张

    江水之汹涌             听觉        比拟

    惊涛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听觉        比拟

    波涛力量之大           视觉        比喻

    水色纯白               视觉        比喻

【活动二】齐读本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全词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小组讨论,口头展示,互相补充。

教师参考:“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

           过渡,承上启下,由写景到写人

【活动三】分小组朗读这首词。这是一首怀古诗,与赤壁有关的英雄人物很多,作者为何单单写了周瑜呢?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形容周瑜的?填写下表,每四组展示一个表格。

苏轼、周瑜对比表

项目      姓名

周瑜

苏轼

年龄

34

47

婚姻

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职位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

遇际

功成名就

功业未成

基调

敬仰羡慕

感伤低沉

 

 

原句

作用

年龄

小乔初嫁了

美女衬英雄

姿态

雄姿英发

英俊潇洒、有气魄

装束

羽扇纶巾

儒雅的将军、能文能武

气魄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大智大勇

【活动四】前面我们讲了怀古诗的结构:临古地(赤壁)——思古人(周瑜)——忆其事(少年得志)——抒己志(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有人说:苏轼的一生是不屈不挠、努力进取、不懈奋斗的一生,也有人说:苏轼的一生是悲惨而不得志的一生。结合词中人生如梦谈谈你的看法?看法自由,但得说出理由,能自圆其说。不同观点的小组进行辩论。

教师参考:1——被捕入狱,谪居黄州,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在他看来是怀才不遇,遭人陷害,并使他壮志难酬。人生如梦两句,正是这种身受迫害、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一种无人理解而寄托于江月的旷达。

          2——“人生如梦两句是诗人由江山人物的推移和自己早生华发的对比中发出的。长江依旧,英雄已逝;幼时壮志犹在,而今年近知命早生华发,就不能不感到人生的短暂与万事皆休的悲凉。这是一种人之常情,怎能说是消极的呢?

          3——这种感慨,是由追慕古代英雄引起的。和周瑜那么年轻就建立了赫赫战功而千古流芳比较起来,就不能不激起自己一种老之将至而壮志难酬的深沉苦闷,就不能不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惭愧。这种与英雄对比自愧功业无成的伤感,不正包含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吗?

【活动五】人们常说这首“大江东去”,最能体现苏轼的豪放词风。体现在哪几个 方面?

小组讨论,简单地展示在小黑板上,看哪个小组的表达最简约最全面。

教师参考:1、景物描写来看,描写的都是意境高远、雄浑壮阔的景物;

2、从周瑜形象上来看,塑造了一个豪放的英雄人物。

3、从主旨来看,是抒发对英雄的赞美和壮志难酬的慨叹;

教师总结用:

景物描写的豪放:大江东去气势磅礴,意境开阔,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使对景物的描写纵横驰骋、游忍有余,给我们呈现现出了一派广阔的景致,显示出了宏大的气魄

周瑜形象的豪放:作者刻画了一个美人相伴、风度翩翩的儒将形象,更突出刻画了他面对强敌,镇定自如,谈笑自若的豪放胸襟和气魄。

感时伤今的豪放:自己壮志的豪放:虽然时运不佳,生不逢时,壮志难酬,但从作者的字里行间透漏着作者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梦想。

苏轼的词,豪迈奔放,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活动六】根据本词情景人完美结合的特点,为老师设计一个包括写作特点在内的板书。

教师参考:

 

               艺术特色

赤壁雄壮美景       写景     

英雄周瑜           咏史     

感叹自身           抒怀

 

 

★★   1虚实结合

2 运用衬托手法

3比喻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 

写景           气势磅礴雄奇壮阔           描壮观之景

怀古咏史       风流人物英雄豪杰           怀英豪之人

抒情           壮志未酬                   抒未酬之豪情

 

 

★★★★

             叹大江:气势磅礴

                                                          写景

             咏赤壁:险峻壮阔

             怀周瑜:少年英俊  儒将风范    潇洒沉着       写人

             感人生:壮志难酬   渴望建功立业              抒情

 

                  豪放情调                       融情入景  情景交融

 

★★★★★

(一)景物透豪壮奔放气派

                         (长江、赤壁)

(二)人物显豪迈俊朗气质

                            (周瑜)

(三)主题现豪爽洒脱气度               

                            (“我”)

                    刚健、粗犷、雄伟

                    审美价值:崇高美

★★★★★★

    上片着力描绘赤壁雄奇之景

                    大江赤壁,起兴点题

状写江山,思慕古人

    下片写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个人感慨

缅怀周郎,建功立业

感伤身世,祭奠江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