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凸透镜成像规律》习题课听课纪实

(2021-01-02 11:57:34)

122 7

看一节课:《凸透镜成像规律》第三课时,参加学校的同班异课活动的评课。

没听到第一课数学课。但通过评课活动中上课教师、备课组长、非数学学科教师的评课,数学课的结实的结构、点滴优点出活灵活现地出现在面前,如亲临其境般。经历了物理课程的全程,一直在努力的梳理出本课的结构,寻找本课可圈可点之处。本学科教师评课:老师,如此努力的设计教学,为什么学生还不会学科核心素养?到底如何落地?非本学科的数学教师评课找到一条优点课堂容量大。如此事实面前,是时机揭开面纱的时候了,成绩一俊遮百丑“我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是我的方法正确”,由此引发出一下的讨论。

1、学生考试成绩能代表老师的教学成绩全部吗?我们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我们的教育功能是什么?我们学校教育是在为谁培养人。

2、关于上课,内容透镜成像规律出现了第三课时,前两课上的是什么,我们要达到什么目标?凸透镜成像规律与后两节的关系是什么?八年级的新授课后加多少节习题课才能达到初三毕业时的终极目标。这些问题在日常的教研中,早已是定论。

3、进入具体的教与学内容的探讨中,例题的作用、习题的呼应、设题的意图。

太多太多的问题,在思想认识不到的情况下,再无从往下走。面对一个年轻教师过早的“老道”话,相对其他年轻教师教学认识教学能力渐行渐远。直接将揭开面纱升级到拨开皮肉见骨头,让我感受到切肤之痛,很残忍,等待愈合,等待自愿进入新世界。

感谢学校的活动,同校不同组的对比看出差异。

教师反馈:

今天是备受打击的一天也在各种打击中寻找问题和改进的空间。我发现自己现在的问题挺多,但是态度的转变是我认为我目前最需要解决的事情,我的课堂想要什么?我的教学理念是什么?怎么把物理问题还原到实际,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接下来的时间我会认真思考这些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