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支教第四周:解密好课堂

(2019-11-15 11:18:23)

这个月时间过得太快,没有时间驻足遐思。一个月,即便用心融入、投入,也难解六盘水之谜。眼见颠覆想象、无论是地域气候、城市风貌、还是学校的文化等等。六盘水市共辖4个县级行政区,包括1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1个县、1个特区,分别是钟山区、盘州市、水城县、六枝特区。我们大连西岗区对口钟山区,全区有小学157所、初中50所、高中11所(欢迎座谈会上区领导讲话),从学校的数目上看是我们区的五倍。从学校规模上来看,一个学校的学生数可能比我们全区一个年级的学生数量。我们多数支教教师固定在一所学校,难见钟山区全貌。

我在六盘水看到的更多的是好课堂项目校的课堂。盘点我支教这一个月的时间工作,18次下校,进入10所学校,共听课34节,巡课12班,参与指导三所学校教研活动(12中、17中、24中),对物理教师和区命题专家组团队做了两个不同的讲座。这仅仅是业务方面的工作,教研室主任及相关教研员还要完成更多的其他方面的工作。我们体验到教研室的工作强度,感受到他们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宣传意识。从第一周视导时看到课堂上学生表达力的超强的景象时的惊奇,到第二周做指导讲座时见到教师们求知欲望的神情,到第三周跟从项目校的指导教师下校指导,再到中山区好课堂的优质课展示活动,好课堂的迷一点点解开。

六盘水钟山区教育局在2016年引入冯恩洪的“中国好课堂”项目,在区内确立了项目学校,项目校直接在冯恩洪及其团队指导下进行实验,享有优质的教育培训资源。目前,好课堂实验基地在六盘水第十高落地,一来承接小学、初中的好课堂的实验。而来增加好课堂的地域地域指导力度。就我观察,钟山区项目校的好课堂已经初见成效,在教育局教研时的推动下,还在增加好课堂的项目实验校,好课堂项目校以一拖三的形式向外辐射。

在钟山区,我有幸遇到南冯(恩洪)北魏(书生)聚集,感受钟山区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以及钟山区教育局做为。近距离接触教育大家,领略教育大家的教育思想,感受其教育情怀与责任,萌生共鸣,为中国的教育做贡献。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能力培养在学校的课堂上,发现好课堂,推广好课堂。在与冯恩洪校长的交流中、评课中、著作中,我逐渐找到了好课堂的迷。

好课堂里植入了以下三个维度:问题、合作、合适。

以下节选冯恩洪著作《教贵有新 道无穷》

问题的维度

注意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发现”到“题的解决”是一节课的主轴线。这样中国的课堂由“基于知的讲授”转变成为“基于任务的完成”。要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要帮助学生发展学习能力,那是基于讲授能够处理好知识和能力的关系,还是基于任务的完成能够处理好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我注意到中国的教育改革,各地虽不乏佼佼者,但是基本上都是老师自己思考预设问题,学生合作探究解決问题。为什么今天中国是人大国却不是人力资源强国?说明不是民族繁衍力有问题,我们的生育能力没问题,而是民族的教育有问题。为什么人均GDP还不到中国二分之一的印度,世界认为是研发中心,为什么人均GDP高于印度一倍的中国,国际社会认为是生产车间呢?研发中心和生产车间的差异在于教育价值的差异。

今天的互联网时代要解决中国芯,要解决创新药,要解决蓝天梦要扶起智能造。难道是外国人提出问题,中国人解决问题吗?不是的,我们意识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将关系到中国的人口大国能不能通过有价值的教育,成功发展成为人力资源强国。

合作的维度

合作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教育和训练养成的,与遗传无关当美国把合作作为一种幸福人生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当新加坡把分作培养成强国之本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再把它当作教学之术。不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应该跟国际接軌,走向高度的统一。日育专家、学习共同体倡导者佐藤学教授曾指出:“我们应当追求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学习策略,由4至6名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在促进每个人的学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体成绩,获取小组奖励。

同时,合作也具有不同的方式:相互促进方式,相互对抗方式,相互独立方式。这些不同的作用方式对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我们发现,在课堂中植入合作,具有以下教育功能:

(1)培养合作精神。从客观上看,世界各国的教育都在强调合作,人类今后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要解决这些问题,光靠个人力量已很准实现。因此,当代教育必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而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加重缺少形成这种意识的围,而合作学习无疑是这种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由4人或6人组成的学习小组,要想在整个班级中取得优异成鑚,就必颁精诚合作,将个人融入这个小小的集体中,一切以集体利益为出发点,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学习的合作能力肯定会大大提高。

(2)培养交往能力。社会越发展,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就越明显。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增强了交往,形成了初步的社交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愛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此过程促进了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既能“忘情”投入,又能规范、约束和指导自己的课堂行为。

(3)培养创新精神。释放学生的创造力是当今教育的重要目的。对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来说,教学不应当是传道。教学必例是伴随着喜悦与感动的探究发现过程,或是伴随着惊异的问题解决过程。合作学习由于采用的是异质分组方式,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知识面宽度都不一致,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启发、相互讨论,都会将另一些同学的思维导向一个新的领域,出现些新的视角,提出一些值得争论的问题。可以肯定,这样一个知识不断生成、不断建构、具有创造性的过程,要比传授性教学更受学生欢迎,更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

(4)培养竞争意识。当今社会无处不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作为劳动力再生产基础的学校,就应该培养学生的竟争意识,使之成为具有較强的上进心、能够透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合作学习将整个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在问题的讨论与解决过程中,组与组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竞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竞争意识会逐漸增强。班级可以看作是社会一个小的縮影,在这个小社会中培养出的竞争意识对学生们进入未来的大社会,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5)培养平等意识。在学校里,每个班级中都存在着歧视性层性的结构,如性別的男与女、体力的强与弱、长相的美与丑、家庭的贫与富、能力的高与低尤其是学习成績的好与差等等的差异与对立这样一来,创建民主平等型集体的任务,尤突出。在合作学习中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同学们可以相互启发、礼充,不存在谁更行、谁更聪明的问题,大家都是讨论成员之一。这样,学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平等更民主,更有利于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6)培养承受能力。无论我们在学习中、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失敗的机会总是比成功的要多。失敗是一种常见的挫折,挫折可以使个人彻底消沉、忧郁下去,从此一蹶不振,也可以使人激发其潜力去取得更大的成功。所以,一个人对推折的心理承受力越高、他成就的事业也就越大。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组内真诚地合作,组织公平竟争,在合作与竞争过程中逐步完善人格,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7)激励主动学习。合作学习能使学生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一些问题放手让小组合作讨论,这时的学生已主动参与了学习。在合作讨论中,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得到一些结论注意这些结论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是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得出来的。如果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对方法、结论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这其中有自己的学习成果。

在全国各地,我们好课堂团队走进了1400所学校,我发现没有学生不欢迎合作,持怀疑疑态度的往往是在昨天的軌道上已经前行惯了的老师,而不是这些成长着的学生。因此我们在课堂里诱发合作的兴趣,组织合作的进程,享受合作的成果,养成合作的习惯。一天8节课,三年4800节课,十二年就是16800节课。无数次的训综,我们的民族就会拥有合作的习惯。

合适的维度

人的发展是在最近发展区域实现的。俄罗斯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应该受到中国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雄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釈极性,发辉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同一年纪、同一地区的孩子,强势智慧是不同的。不同的孩子该同一本教材认识是有高有低的。研究这一思想对于如何进行课程改革是非常有益的,也利于我们的教学面对全体,使学生各有所得。教学必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及格的孩子光想及格不想优秀,及孩子只想得高分能够更优秀。从学生整体而言,比如一个班的教学应面向大多数学生,使教学的深度为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后所能接受。这就得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他们整体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正确处理教学中的难与易,快与慢,多与少的关系,使教学内容和选度符合学生整体的最近发展区。对于个体学生来说,有的学生认识能力强,兴趣广泛,思维敏捷,记忆力强,他们不满足按部就班的学习,迫切希望教师传授给他们未知的知识,要求更有深度地广延。教师应根据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的特点,实施针对性教学。而有的学生成为学困生,是因为教学不符合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这批学生。使学生学有所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课堂上都有所收获,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枳极性。

由于身体素质、发育情况、认识能力、意识倾向、兴趣爱好等的差异,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就有领会、理解能力的差异。他们不善于借助分析、结合和辑推理的方法来领会、掌握知识。但可能长于較具体、形象的思维。所以教学应根据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进行相应地教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各自合透的目标。“伸出手来够不到,跳起来能抓得到”的目标,是能够诱导学生“跳一跳摘下成功果实的冲动愿望的。如果“伸出手来够不到,跳起来也白跳,仍然够不到他连“跳”的冲动都泯灭了。教育不是正步走的,我们必須承认“一娘生九子,连娘十条心”。那么我们该不该重视不同的个体?它的第一个发展目标是因人而异的。是在近向第一个发展日标的前程上,就让学生受挫,还是让他们离开原起点的过程,充满冲动,充满了渇望,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好课堂项目团队还研究出“嗨课堂评价标准”、“帮助教师走进好课堂的有效途径”......

思想的引领、方向(标准)的把握、操作指南。这些都是好课堂得以生长的必要条件。用魏书生老师的话来解读:做一件事容易,持续做形成习惯、形成能力。

魏书生在钟山区名校长、名师座谈会上作报告。 南冯北魏第十五次会合为合作中国当代好课堂。

支教第四周:解密好课堂

支教第四周:解密好课堂

魏书生为钟山区班主任作报告

支教第四周:解密好课堂

支教第四周:解密好课堂

抓住机会,名家签字。

支教第四周:解密好课堂

支教第四周:解密好课堂

六盘水好课堂实践基地(高中城)第十高中90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

支教第四周:解密好课堂

高中语文展示课。教师在台后,学生诊断。

支教第四周:解密好课堂

支教第四周:解密好课堂

高中历史展示课 。德育教育,润物细无声。

支教第四周:解密好课堂

魏书生评课

支教第四周:解密好课堂

跟随冯恩洪校长和钟山区教育局教研室张敬主任到六盘水15小学考察课堂教学。

大连西岗区的支教教师抓住机会学习。

支教第四周:解密好课堂

 

支教第四周:解密好课堂

 

冯恩洪校长点评课,三个故事引发深思。上课教师有福了,可以获得冯校长亲自指导课。

学生在哪里?到哪里?如何到达那里?

“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同样的内容教学方法一样吗?”

“授课班级中7岁的孩子听过井底之蛙故事的占多少?”

“为什么没有精心听课?我十岁时,爸爸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寓言全集,我已经看了三遍,老师课堂上讲其中的二则”——学生在哪里?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了35个问题,下课后三分钟,调查学科课代表,老师提出了哪些问题,使劲的想,只能想起6个”——问题的价值性?

“好多小朋友看到小朋友掉进缸里,为什么只有司马光想到砸缸?”——学生的问题。

“传统课堂,教师带着真理走向学生,好课堂教师是带着学生走向真理”

支教第四周:解密好课堂

支教第四周:解密好课堂

支教第四周:解密好课堂

喜获冯校长签名赠书。

支教第四周:解密好课堂

支教第四周:解密好课堂

支教第四周:解密好课堂

在六盘水钟山区,我亲自见证了教育大家在钟山区的教育引领,来自钟山区政府、好课堂项目给魏书生老师的聘书,让南冯北魏联合共筑中国好课堂。

从电影《美丽的大脚》、《一个都不能少》时代,我就萌生么支教的念头,这次,我终于实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支教愿望。圆了支教梦,生了支教“病”。一个月,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见闻、特别的感悟说不完、念不尽。来自贵州的两个成语“夜郎自大”“黔驴技穷”似乎在我这里有了新解。经历就是学习,支教的输入远远大于支出。

支教小结:2019年西岗这只支教队伍里,多是自愿参加支教的。有去年支教一月今年报名支教一年的;有生长于贵州想对家乡贡献的;有心怀支教情节的.....支教团队成员一致认为支教是我们教学生涯中不同寻常的经历,局、校支教教师学校领导的信任让支教教师感受到支教是一种荣誉。大家怀着一份感恩的心和责任感投入支教工作。到达六盘水,钟山区政府及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深入了解到国家扶贫扶智政策,更让我们认识到支教是一项政治任务,倍感责任之重大。支教教师凝心聚力,及时总结。一个月,西岗支教的是所有的教师,或者以团队形式(同一个单位)或者一个人形式及时以美篇的形式发布特色工作,在群里进行支教工作分享。截止到118日,我在微信朋友圈发布“2019西岗支教报道”系列到第22篇,其中多数已被大连在六盘水任职的教育局郭卫副局长转发。在那个支教的情境中,共享之支教的快乐,支教的自豪感。

支教结束了,支教的“病”延续着,诉说着六盘水人们的真诚与厚道,述说着钟山区教育人的对教育的情怀,诉说着钟山区师生的求知的欲望.....被三线建设者感动着“献了青春献子孙”,染上了“三线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