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新、自然——《牛顿第一定律》听课随感

(2011-10-12 05:07:00)
标签:

教育

物理

牛顿第一定律

听课

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

分类: 物理-教学设计反思探讨

       清新、自然

              ——《牛顿第一定律》听课随感

   

    听小吴老师的课,似回归自然,一股清新、一种淡爽,愿驻足田园品味其中的特色。

    事情很凑巧,上课当时停电。

    没有器材不能进行学生实验, 没有电,展示不了课件,这是在自然不过的课了。就当今的物理课堂,没有实验和多媒体,真不知道教师能展示何种特异功能。

   

    课堂实录

    师:一段视频,因没有电不能播放。视频中一个大力士推车,施力时,车动了,撤掉力,车停了。这种情况很常见,有时对物体施力物体还不动(做推讲桌动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受力运动,不受力就不运动,假如亚里士多德就在此,我们用什么办法反驳他?(我们怎样反驳?说明事实真的但是结论不正确才需要探究)

    生:实验(学生的回答表露出用实验探究结论的思路)

    师板书: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能一直运动吗?(提出探究问题,有别于教材中的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这是市教研员思想,让探究问题更明确)

    师:实验条件很苛刻,我们怎样能让物体不受力?

    生:像真空不能传声实验,我们做不到真空可以让其接近真空。。。

    师:可以按这种思想,接近不受力

   (实验方法的迁移运用,学生的思想显现平日功力)

    师板书:先物体以相同速度运动  减小物体受到的阻力,观察运动情况变化 ,推理

   (探究思路板书呈现)

    师:如何让物体运动起来?怎样实验,我们翻看教材45页

    师:斜面用处?如何获得相同速度?

    (依托教材实验,不是让学生空想,很实际啊的处理方法,平日教学中是提倡的)

   

     因为没有学生的动手实验,有想象填写实验现象(实际上任何学生都能做到,本实验重点不在于操作而在于设计思路和推理结论)

    

     师板书: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大

     探究结论:如果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就一直运动下去

    (区分实验结论和探究结论,这是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点

 

     师:什么叫一直运动下去?

     生:匀速直线

     师:400多年前伽利略用类似的实验得出一样的结论

     板书:物体不受力,做匀速直线运动。

     师:我们的结论和伽利略、笛卡尔的研究结论一致

     (突出体现学生实验的价值和科学家一样)

     师:那么一个静止的物体不受力会怎样?

     生:静止的物体速度为零,也不会改变大小和方向,所以也不会变保持静止。(用前面实验得出的结论推出,这是我教学过程中第一次看到的处理方法,教师的思维教学突出)

     师:一个物体不受力会有哪几种状态?

     生: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师:何时静止,何时匀速直线运动?

     生:.....

     (形成定律的过程,学生在过程中认识深刻的,重视结论得出的过程,学生会真正的理解知识)

     师:上述是力奠基人牛顿得出的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板书: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师:物体何时静止何时运动清楚了吗?(得出牛一定律后的强化)

     师:牛顿和亚里士多德结论那个更接近我们的直觉?

     生:亚里士多德

     师:真理是存在的,但是不见得得到认识(态度、价值观体现)

 

     师: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变与我们前面学习的力的作用效果改变运动状态一致的,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联系以前学的知识,知识系统化的过程)

 

     师:没有力将保持一个状态,你们说今天有老师听课我,平时是这样的吗?

     生:回头看看听课的我们,迟疑一会儿,“不一样”

     师:有力的时候不能把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

     师:物体真实的一面是什么?

     生:静止 匀速直线

     师:牛顿定律能得出运动和力的关系,认识物质的本质,这就是惯性。是什么改变运动?(力)什么维持运动?(惯性)

     (恰当的比喻,引出惯性)

 

     思考题:

     教师出示单摆状物体,摆动到最低点、最高点时一切力消失了物体会怎样?

     (这个问题很深,教师用思考题的办法,设计讨论回报的过程,重点突出学生回答出结论的作答原因,强调对现象回答问题的分析过程,强化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是一个能力训练点)

     

     师:这种情况只能在电脑上做,实际上不会出现不受力的情况。

     师:牛顿第一定律不现实,为什么是正确的?因为经得起考验。描述一段视频宇航员在宇宙飞船上的情景,把本子贴在舱壁上,就静止在哪儿;运动的水滴,宇航员在运动的方向上接进口中。

     (如果展示视频的话,无言的证明)

     

     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师补充两点:研究问题的方法——推理;用亚里士多德的贡献,树立大家对亚里士多德的认识。

     (强调方法的教学、重视价值观在教学中的地位)

 

     听完一节纯自然的课,他的特色在于:

    1、清晰的教学思想——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现教学的教育价值(真理存在作于发现;对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贡献与发展。

    2、清晰的教学程序:形成知识重过程——巩固认识在稳固的认识形成之后。学生学得很清晰。

    3、教学习惯——重视思维训练由已知的结论推出其他的结论,注重知识联系是知识系统化。 

  

    课后的交流,小吴老师几句话说出我要的东西,设计的思想,课中要突出的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