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2010-09-15 17:51:38)
标签:
机械运动物体参照物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杂谈 |
分类: 物理-教学设计反思探讨 |
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学生熟悉的地面上具体的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实例分析,找出运动物体的共同特征,形成机械运动的概念;根据机械运动的定义,分别例举物体运动、静止、同一物体既可以说是运动有可以说是静止的实例,加深对机械运动的“位置改变”的理解,同时引出参照物的概念,得出“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教师提供一组图片(联合收割机、空中收油机、观光电梯)让学生自选研究对象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巩固本节课的知识。最后利用一组有层次的练习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流程图:实例分析抽象形成概念——举例描述运动理解概念,提高认识,准确描述运动——通过具体实例解释运动静止的相对性——分层巩固练习。
教学设计
课题 |
§12.1运动的描述 |
课时 |
1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材分析 |
《运动的描述》是《运动和力》这一章的第一节,这是学生认识机械运动的开始,也是力学的基础知识。它深深影响运动、运动和力、机械能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理解本节的内容对后面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机械运动的引出,科学地描述了人们对运动的认识,体现了科学的严密性和完整性。教材从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实例,形成机械运动的概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理性认识自然现象,科学抽象事物本质的能力。本节内容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
|||||||
学情分析 |
运动是普遍的现象,学生有感性认识,但如何科学地描述运动,学生还未接触到。可以说学生对运动的认知是肤浅的,表面化的,缺乏理性认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多给学生多提供多媒体等丰富的感性材料,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总结的过程,完成理性认识的升华。 |
|||||||
教学 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描述物体的运动,知道参照物在描述物体运动时的意义;能用实例解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具体的实例分析找出同一类物体(运动的、静止的)的共同特征,经历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
|||||||
重点 |
运动的描述 |
|||||||
难点 |
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
|||||||
关键 |
实例分析形成概念 |
|||||||
教具 |
多媒体课件 |
|||||||
教学 环节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情景引入 |
视频:两列火车并排静止在站台,坐在其中一辆火车上的乘客通过车窗向另一辆车厢观望 |
播放视频、提出问题观察学生 |
观察、描述观察现象 |
了解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认识,暴露学生认识上的不足,激发学习欲望 |
||||
新知探究 |
一.机械运动 足球比赛场面视频
写出静止的物体:
找出共同特征:
写出运动的物体:
找出共同特征: 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足球场上那些静止的物体是绝对不动的吗? 二、参照物 1、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2、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同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
播放视频,提出要求 组织学生活动 总结概括、板书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活动组织学生活动: 物体运动的例子: 物体静止的例子: 同一物体既运动又静止的例子: 巡视学生书写、举例情况 |
观看视频 独立书写 小组交流 汇报展示 书写学案 思考 书写学案 交流 讨论 |
让学生经历从实例分析抽取同一类物体共性,形成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提升对机械运动的认识;让学生准确描述运动、锻炼语言表达、深刻理解概念。 |
||||
迁移运用 |
根据图片自主选择研究物体,描述物体运动:联合收割机;空中受油机;观光电梯 |
倾听、评价反馈 |
语言交流 |
巩固本课知识,锻炼准确语言表达 |
||||
总结 |
知识框图 |
指导学生形成 |
学生创作 |
建构知识、学会总结 |
||||
巩固反馈 |
一组分层练习题 |
巡视学生作答情况 |
练习、书写学案 |
巩固知识 |
||||
板书 |
运动的描述 1、 2、 参照物根据需求选择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