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汉排比句的内部结构及其功能

(2010-12-01 14:06:37)
标签:

上帝

东三省

排比

“友邦惊诧”论

汉语修辞美学

教育

分类: 英语写作

英汉排比的言语特征毫无二致。Webster’s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认为英语排比(parallelism)是为了达到修辞效果而循环出现的、句法相似的结构(recurrent syntactical similarities introduced for rhetorical effect)。谭永祥先生认为,汉语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成排成串地使用”(《汉语修辞美学》)。汉英排比语言结构上的相同或相似,内容上的相关,语气上的一致,结构紧凑和节奏感强等言语特征使之与其他表达方式相比,具有更大的气势,更大的力度。例如:

<1> There is no reason for us to be enemies. Neither of us seeks the territory of the other;neither of us seeks domination over the other;neither of us seeks to stretch out our hands and rule the world.

(A toast given by President Nixon on his first visit to China in 1972)

(我们没有理由要成为敌人。我们哪一方都不企图取得对方的领土,我们哪一方都不企图统治对方,我们哪一方都不企图伸出手去统治世界)。

<2>他写风,他就是那风;读的人也变成了风。他写激流,他就是那激流;读的人也变成了激流。他写火,他就是那火;读的人也变成了火。(《少女为老诗人写序》,《南风》第78期)

例<1>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72年访华时的祝酒词中的一段。这篇脍炙人口的祝酒词曾为打破中美外交史上的坚冰,曾为中美外交关系这只战舰的启航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中3个“Neither of us seeks...”的排列真切的表达了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情和美国政府迫切改善与中国政府关系的愿望,语势壮,力度大,感染力强。例<2>是一位少女为老诗人何达的诗集《长跑者的歌》写的《试序》中的一段,是对老诗人的创作激情及其强烈的感染力所作的评价。这段文字通过3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句子排列成叠,用以增强语势,加深感情,同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量。

英汉排比的共同的言语特征是由其共同的内部结构及其共同的文体功能所决定的。

根据平行排列的、均衡的、结构和意义相似的几个短语或句子的结构关系的特点,英汉排比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并列式排比。即排比内部参与项的结构关系是并列的,层层排叠的。例如:

<3>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 and,for ability.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for ornament,is in discourse;and for ability,is in the judge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Francis Bacon:Of Studies)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采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4>我们飞向西方,∕西方同是一座屠场!∕我们飞向东方,∕东方是一座囚牢!∕我们飞向南方,∕南方同是一座坟墓!∕我们飞向北方,北方同是一座地狱!(郭沫若《凤凰涅槃》)

例<3>是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段名言,包含有两处排比,三个“for...”的短语和三个“for...is  in...”的句式的整齐排列体现出结构内部的并列关系,也使文章读起来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例<4>排比由四部分构成,其间的关系也使并列的,去掉任何一部分都不影响句意的表达。

2、顺承式排比。即排比内部参与项的结构关系是顺承的,有一定的时间或空间顺序。例如:

<5> Good in all,

In the satisfaction and aplomb of animals,

In the annual return of the seasons,

In the hilarith of youth,

In the strenght and flush of manhood,

In the grandeur and exquisiteness of old age,

In the superb vistas of death.

(Walt Whitman:Song at Sunset)

(美好存在于万物之中,∕在动物的悠然自得中,∕在四季的往复更替之中,∕在青年的热烈欢乐之中,∕在成年的健与力之中,∕在老年的庄严高尚之中,∕在死亡的美妙远景之中。)

<6>五十年代全民炼钢,六十年代全民度荒,七十年代以阶级斗争为纲,八十年代全民经商,九十年代全民皆是董事长。

例<5>一连用了六个“in...”的短语结构加强了语势。其中的内容有按“青年……成年……老年……死亡”的时间顺序排列的,所以称为顺承式排比。例<6>排比中的五个结构成分时间上也有先后顺序,五者的关系也是一种顺承关系。

3、层递式排列。即排比内部参与项以内容上的从弱到强、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顺序来逐层加强以表现结构上的递进关系。例如:

<7>It is rather for us to be here dedicated to the great task remaining before us——that from these honored dead we take increased devotion to that cause for which they gave the last full measure of devotion——that we here highly resolve that these dead shall not have died in vain——that this nation,under God,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shall not perish fron the earth.

(Abraham Lincoln’s Gettysburg Address)

(倒是我们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仍然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的任务,以便使我们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吸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他们已经完全彻底为之献身的事业;以便使我们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这些死者白白牺牲;以便使国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并且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8> 年青尚未成家的男教师们,私下讨论着找老婆时,充满这类感叹;“要能找着夏晚宜那么个老婆,这辈子算掉到蜜罐里了!”“有她二分之一的水平就知足啦!”“到她四分之一那个程度的也难找啊!”“嗨!我要能找着个顶她十分之一的也甘心啊!”(刘心武《茶话会》)

例<7>的排比出自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讲词,从“使我们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吸取更多的献身精神”到“使我们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再到“使国家在上帝福佑中得到自由的新生”直到“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在思想和内容上逐层递进,便属层递式排比。例<8>“夏晚宜……有她二分之一的水平……她四分之一那个程度的……顶她十分之一的”的层递关系更为明显。

英汉排比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层层铺排,反复强调,使文脉清晰,节奏和谐,感情激越,语势壮美。表现在不同的文章体式中,它们又呈现出不同的文体功能。

排比用于抒情,显得语义畅达,层次清晰,感情奔放,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例如:

<9> I can give not what men call love:

But wilt thou accept not

The worship the heart lifts above

And the heavens seject not,

The desire of the moth for the star,

Of the night for the morrow,

The devotion to something afar

From the sphere of our sorrow!

(P.B.Shelley:To...)

(我拿不出人们所称的爱情,∕但不知你肯否接受∕这颗心儿能献的崇敬?∕连天公也不会据而不收!∕犹如飞蛾扑向星星,∕又如黑夜追求黎明,∕这一种思慕远处之情,∕早已跳出了人间的苦境!)

<10>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贺敬之《回延安》)

例<9>雪莱诗歌排比的使用,不仅使语义更为畅达,节奏更为和谐鲜明,而且使强烈又奔放的爱情得以层层强调,并由此得以升华。例<10>通过层层铺排,不但增强了诗句的层次感,同时又使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热爱赞美之情得以淋漓尽致的抒写。

排比用于议论,显得论述深刻,感情激昂,语气豪迈,如排山倒海,势如破竹。例如:

<11>But,in a larger sense, we can not dedicate——we can not consecrate——we can not hallow——this ground.

(Abraham Lincoln’s Gettysburg Address)

(但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这块土地我们不能够奉献,我们不能够圣化,我们不能够神化。)

<12>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鲁迅《“友邦惊诧”论》)

例<11>连续三个“we can not...”的重复与排叠,使语势步步紧逼,声音由轻到重,气氛由低到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捍卫国家领土完整,誓与分裂者决战到底的斗志。例<12>一连串排比推论的运用,使语句节奏鲜明,感情强烈,极有气势,显示了对论敌的无限蔑视。

英汉排比的内部结构及其文体功能的一致性决定了其言语特征的一致性。这也是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共同属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