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绿家园志愿者:每周绿家园江河信息综述(3月29日-4月2日)

(2021-04-06 21:45:34)
标签:

环境新闻

绿家园

绿家园志愿者:每周绿家园江河信息综述(329-42日)   (编辑:杜陈)

 

特别声音:

声音一——江河湖海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26日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启动。此次排查整治范围确定为黄河干流(从青海河源至山东入海口)和渭河、汾河、湟水河等重要支流,涉及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自治区)54市(州、盟),排查岸线(两侧岸线)全长1.9万公里,并覆盖河岸两侧1公里区域。

记者了解到,因综合考虑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差异,生态环境部将有序推进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计划2年时间完成全流域排查,到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排污口整治工作。通过排查整治,生态环境部将构建具有入库、管理、查询、统计、分析、共享等功能的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大数据系统,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管效率和水平。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表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但生态环境治理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必须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2019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先后开展了长江、渤海排污口排查整治以及黄河入河排污口试点排查,为开展黄河全流域排查整治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在此次黄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中,各级地方政府要坚决扛起排污口排查整治主体责任;要周密组织实施排查,做到应查尽查、有口皆查,实现全流域入河排污口一本账”“一张图;要继续强化技术帮扶,让专家深入一线,提供技术指导;要严守工作纪律,做好疫情防控。

 

1. 人民日报——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启动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1/0329/c1004-32063683.html

2. 中国环境报——完善协同机制,推进嫩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http://epaper.cenews.com.cn/html/2021-03/29/content_64574.htm

3. 人民日报——水利部:全国已累计批复57条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1/0329/c1004-32063680.html

4. 中国环境报——守护长江流域最后一座城

http://epaper.cenews.com.cn/html/2021-03/31/content_64694.htm

 

 

声音二——大气

强沙尘天气对我国环境空气质量带来严重影响;314-16日的沙尘天气过程强度为近10年来最强,沙尘天气影响面积超过380万平方公里,影响我国西北、华北大部、东北地区中西部、黄淮、江淮北部等地,约占国土面积的40%

生态环境部3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今年3月,中国北方地区出现多次范围广、强度大的沙尘暴天气,请介绍一下今年沙尘暴来源及影响范围,频发的沙尘暴天气对我国优良天数比例产生了哪些影响?

刘友宾介绍,今年314-19日、27-29日,我国北方地区先后经历了两次大范围的强沙尘天气过程。根据风云气象卫星监测显示,这两次沙尘天气过程主要起源于蒙古国,受蒙古气旋和冷高压影响,蒙古国首先出现了大范围沙尘暴天气,之后随着蒙古气旋东移南下,形成了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沙尘天气过程。

刘友宾介绍,根据中央气象台数据,314-16日的沙尘天气过程强度为近10年来最强,沙尘天气影响面积超过380万平方公里,影响我国西北、华北大部、东北地区中西部、黄淮、江淮北部等地,约占国土面积的40%17-19日,受沙尘回流影响,华北地区又出现了短暂的沙尘天气;27-29日,北方地区再次出现大范围沙尘天气,强度略弱、范围略小、影响位置偏东。

 

1. yangshi新闻——国家林草局:近两日沙尘天气影响13个省份、约2.4亿人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929566

2. 中国气象网——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940351

3. 中国新闻网——生态环境部:31416日沙尘天气强度为近10年来最强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957846

4. 新华网——北京严查大气污染类违法行为

http://www.chinanews.com/sh/2021/03-29/9442938.shtml

 

 

声音三——森林动物资源保护

从国家林草局2021年春季候鸟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已连续5年在全国组织开展保护候鸟志愿者护飞行动5年来,参加的志愿者累计超8.8万人次,救助、放飞鸟类8.9万余只,向有关部门提供违法线索1600余条。

  志愿者“护飞行动”是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的全国大型公益保护活动。今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将在候鸟迁徙停歇地、繁殖地、越冬地等重点区域,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开展巡护、监测和救护,举报盗猎、贩卖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深入乡村、社区、学校、集市等地,举办普法宣传和生态教育活动。回访签订“爱鸟护鸟文明乡村共建协约”的乡村,落实执行协约情况,扩大签约范围。发展志愿者队伍,强化违法线索举报和对线上平台的巡视。

 

1. 中国绿色时报——“护飞行动”5年救助放飞鸟类8.9万余只

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timepaper/html/2021-03/29/content_3349090.htm

2. 中国绿色时报——国家林草局部署加强春季候鸟保护

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timepaper/html/2021-03/29/content_3349088.htm

3. 湖北日报——荆州筹建中华鲟保护基地,3020尾中华鲟、长江鲟成功放流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938725

4. 新华社——到2025年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57%左右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959417

 

 

声音四——全球动态

日本环境信息与通信(EIC)网站近日报道,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已启动自然恢复网络计划,旨在恢复英格兰的自然景观,以此作为英国应对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今三大挑战的重要举措。

  “自然恢复网络”计划是由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下设的英格兰自然署发起成立,且超过600个政府机构、环保组织、企业、农民和土地所有者等共同参与的一个保护网络,是英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自然恢复举措,旨在推动整个英格兰建立自然恢复网络,把英格兰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联系在一起,恢复城镇和乡村自然景观,并为每个人创造更适宜的居住环境。

  “自然恢复网络”计划的目标包括:创建和恢复超过50万公顷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这是英国《25年环境计划》中的承诺之一)恢复75%的自然保护区;恢复濒危物种和受威胁的标志性动植物物种,为其提供栖息地和迁徙路径,如湿地、池塘、草地、林地和泥炭地等;支持营造18万公顷的森林;促进碳汇、洪水治理、清洁水源和休闲娱乐等领域的工作,改善空气、水和土壤质量;缩小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提高并改善人们的健康与福祉。

 

1. 人民日报——近五十万吨固体废物全部退运出境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1/0330/c1004-32064491.html

2. 中国绿色时报——英国启动最大规模“自然恢复网络”计划

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timepaper/html/2021-03/31/content_3349134.htm

3. 科技日报——人工智能助力国际能源行业减少碳足迹

http://www.xinhuanet.com/energy/2021-04/01/c_1127280977.htm

4. 国家地理中文网公众号——“海豹难民”,40年未有之怪现状

https://mp.weixin.qq.com/s/cyHTPJL5royw6JSuMdWjIQ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