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绿家园志愿者:每周绿家园江河信息综述(12月21日-12月25日)

(2020-12-28 20:47:36)
标签:

环境新闻

绿家园

绿家园志愿者:每周绿家园江河信息综述(12月21日-12月25日)

绿家园志愿者:每周绿家园江河信息综述(12月21日-12月25日)   (编辑:杜陈)

 

特别声音:

声音一——江河湖海

今年1月至11月,安徽长江流域地表水水质达到有监测以来最好水平,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84%,优于国家考核目标6.7%,比“十三五”初提高了17%。“十三五”以来,长江干流(安徽段)水质基本稳定,达到类。

1. 人民日报——百年运河  生机勃勃

http://env.people.com.cn/n1/2020/1221/c1010-31973080.html

2. 中国新闻网——安徽长江流域地表水水质达到有监测以来最好水平

http://www.chinanews.com/sh/2020/12-21/9367760.shtml

3. 经济日报——“五水共治”生态美

http://www.xinhuanet.com/energy/2020-12/22/c_1126889918.htm

4. 新华网——黄河流域水资源超载地区新增取水许可被“叫停”

http://env.people.com.cn/n1/2020/1223/c1010-31976141.html

 

 

 

声音二——大气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12月1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的党组会议如是评价2020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成绩。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提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一系列制度文件加速落地,2021年全国碳市场将正式启动运行,作为首个纳入的重点行业,发电企业将加快向清洁低碳转型,后续,钢铁、化工等其他行业也将加快纳入。

1. 经济参考报——明年全国碳市场有望正式运行

http://www.jjckb.cn/2020-12/21/c_139605937.htm

2. 中国新闻网——江苏省13市启动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

http://www.chinanews.com/sh/2020/12-22/9368623.shtml

3. 中国环境报——生态环境部公布11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降尘监测结果

http://epaper.cenews.com.cn/html/2020-12/23/content_100684.htm

4. 环保在线——交通运输部:2012年至2019年全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下降了65.2%

https://www.hbzhan.com/news/detail/139801.html

 

 

 

声音三——森林动物资源保护

翠羽丹霞,万顷晴沙。每到冬季,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南岸的晋宁湿地都会迎来一批批珍稀濒危野鸟,它们视这里为家,视滇池南岸为最美风景线。

云南野鸟会会员李继明是晋宁本地人,他经常邀约五湖四海的“鸟友”“摄友”来滇池南岸拍摄,近年来,仅他一人在晋宁湿地拍摄到的野鸟就有近百种之多,后据晋宁区林草局统计,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共观测到130余种野生鸟类。

“我们有幸住在滇池南岸,这几年滇池一年比一年美,湖滨生态变好了,吸引了大量野生鸟类飞来。20169月,近千只迁徙的灰头麦鸡现身晋宁湿地,它们时而低飞,时而在空中盘旋,时而驻足觅食,与蓝天白云青草地相映衬,形成了一道靓丽风景。同年6月,我经过一个多月的跟踪观察,埋伏在湿地,拍摄记录到黑翅长脚鹬在晋宁境内湿地繁殖。通过查找资料发现黑翅长脚鹬在云南还没有繁殖记录,此次为在云南的首次繁殖记录。10年间,李继明在滇池南岸拍到了彩鹮、草鹭、灰雁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还拍到了在滇池消失了几十年的白眉鸭、紫水鸡、白眉田鸡、普通秧鸡等鸟类。在他拍摄到的各种野生鸟类中,不少是新发现的物种和濒危鸟类。

彩鹮就是其中的一种濒危动物,从2017年和2020年在晋宁湿地拍摄的照片来看,这是一种体型修长的涉禽,青铜栗色的羽毛在阳光照射下闪耀着金属光泽,并随着彩鹮的移动变化多彩,很是美丽。经辨认该鸟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时它们会几只或十几只聚在一起觅食,漫步滇池边,甚是悠闲。

 

1. 人民日报——濒危珍稀野鸟相聚滇池南岸

http://env.people.com.cn/n1/2020/1221/c1010-31973163.html

2. pengpai新闻——国内动物园存活年龄最长大猩猩“威利”去世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480149

3. 中国新闻网——鄱阳湖再现“草原”美景 大批越冬候鸟齐飞

http://www.chinanews.com/tp/hd2011/2020/12-22/965106.shtml

4. 中国新闻网——珠海记录到黑脸琵鹭106只其中一只脚戴韩国环志

http://www.chinanews.com/sh/2020/12-23/9369576.shtml

 

 

 

 

声音四——全球动态

国际行动援助组织、南亚气候行动网络等机构日前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50年,气候变化引发的例如海平面上升、干旱、作物减产等后果将可能导致南亚超过6200万人不得不离开家园,其中印度的“气候移民”将超4500万人。

 

这份名为《气候不作为的代价:移居和被迫迁徙》的报告评估了5个南亚国家(孟加拉国、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因气候变化导致的人口迁徙情况。研究人员根据相关模型测算得出,即使国际社会采取行动,实现现阶段的减排承诺和目标,到2030年南亚仍将有3740万“气候移民”,到2050年这一数据将达6290万。

报告指出,如果国际社会采取更严格的减排措施,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巴黎协定》规定的目标范围内,到2030年和2050年南亚的“气候移民”将分别达到2250万和3440万人。

报告呼吁发达国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发挥领导作用,支持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并从气候灾害中恢复。

1. 人民日报——到2050年南亚“气候移民”或超6200万人

http://env.people.com.cn/n1/2020/1221/c1010-31973079.html

2. 中国新闻网——哥斯达黎加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99.78% 水电最多

http://www.chinanews.com/gj/2020/12-21/9367657.shtml

3. 科技日报——缅甸发现淡水蟹和鱼类新种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0-12/22/content_459845.htm?div=-1

4. 中国新闻网——韩国环境部:计划到2025年将塑料废弃物减少20%

http://www.chinanews.com/gj/2020/12-24/9370249.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