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绿家园志愿者:每周绿家园江河信息综述(12月7日-12月11日)

(2020-12-14 20:42:39)
标签:

环境新闻

绿家园志愿者:每周绿家园江河信息综述(12月7日-12月11日)   (编辑:杜陈)

 

特别声音:

声音一——江河湖海

9日从青海省海西州官方获悉,“十三五”以来,中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全部达标。

海西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州域主体是素有中国“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面积约26.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富集区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柴达木盆地虽然自然资源储量丰富,但严酷的人居环境,却与“聚宝盆”的称号相去甚远。当地人说,在柴达木盆地的戈壁滩上种活一棵树,比养一个娃还难。

青海省海西州官方介绍,“十三五”以来,海西州官方建立良性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提高饮水安全工程管护水平和供水保障水平。五年来,累计落实农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49项,改善了23.74万农牧民饮水安全条件。截至目前,柴达木盆地农牧区集中供水率达到94.13%,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07%,水质符合国家宽限规定,供水保证率达到94.68%.

同时,当地相关政府部门还定期开展农牧区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地监测,每半年一次监测千吨万人水源地水质,并划定水源保护区;千人以下水源地水质检测达到平均每年1次以上,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1. 长江网——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将减少人为造景

http://news.cjn.cn/sywh/202012/t3750650.htm?spm=zm1066-001.0.0.1.oFFYS2

2. 中国环境报——昭通攻坚克难强化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

http://epaper.cenews.com.cn/html/2020-12/08/content_100166.htm

3. 中国新闻网——柴达木盆地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全部达标

http://www.chinanews.com/sh/2020/12-09/9358098.shtml

4. 安徽生态环境——农村污水系统如何长效治理?“黄山样板” 给出答案

https://www.hbzhan.com/news/detail/139621.html

 

声音二——大气

      京津冀三地空气质量实现大幅明显改善,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2019年与2015年相比下降36%,区域共享空气质量改善成果。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从2015年的80.6微克/立方米降至2019年的42微克/立方米,2020年1-10月北京市PM2.5累计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在区域“2+26”城市中浓度持续保持最优。

  刘贤姝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生态环境保护是三大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十三五”期间,北京市积极推动三地在协作机制、统一立法、统一标准、联合执法等多方面深入合作、不断突破,协同治理成效明显,京津冀三地空气质量实现大幅明显改善。

  北京市牵头会同七省区市及有关部委,成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在此基础上,2018年,国家成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区域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工作。北京市按照京津冀协作机制要求,积极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地推动区域统一立法、统一标准,2020年5月1日三地同步实施“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作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首个协同立法项目,三地聚焦共同领域,在核心条款和关键举措上都保持了一致,为区域依法协同治理“移动源”污染提供了坚实保障;2017年4月,三地联合发布首个环保统一标准《建筑类涂料与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标准》,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1. 中国新闻网——京津冀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PM2.5年均浓度去年比2015年降36%

http://www.chinanews.com/sh/2020/12-08/9357391.shtml

2. 中国环境报——南京累计收获优良天数281天

http://epaper.cenews.com.cn/html/2020-12/08/content_100188.htm

3. 中国天气网——华北黄淮雾和霾持续发展 11日至12日为最严重时段

http://www.chinanews.com/sh/2020/12-09/9358093.shtml

4. 科技日报——打赢蓝天保卫战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是新关键点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0-12/10/content_459238.htm?div=-1

 

 

声音三——森林动物资源保护

2800多公里的迁徙旅程,历经两天两夜 126日下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中国绿发会获悉,全国首辆候鸟班车于617时许抵达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西洞庭湖。迁徙过程中,200多只候鸟零死亡。

6日下午,吉林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野保救助站站长吴剑锋告诉澎湃新闻,鸟儿状态一切正常。到达西洞庭湖后,他们将对候鸟进行放生。候鸟班车护送人员。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参与护送的中国绿发会秘书处苏女士告诉澎湃新闻,护送全程鸟儿零死亡,成活率百分之百,“鸟儿们非常健康,不停地扇动着翅膀,精神状态也很好。一路得到了专家、志愿者及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和保护。”

苏女士表示,“候鸟班车”于12416时许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出发,全程2800多公里,历时两天两夜,最终于6日下午顺利抵达西洞庭湖。

 

1. The Paper——从哈尔滨到洞庭湖,200多只获救助候鸟乘房车南迁过冬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291573

2. 中国新闻网——湖南九嶷山首次拍摄到多种珍稀野生动物

http://www.chinanews.com/sh/shipin/cns-d/2020/12-08/news874689.shtml

3. 中国绿色时报——四川古树名木超7万株

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timepaper/html/2020-12/08/content_3346748.htm

4. 红星新闻——四川西昌投放250万尾花鲢、白鲢鱼苗,净化邛海水域环境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309949

 

 

声音四——全球动态

为了使全球变暖的趋势减缓,科学家们想尽了各种办法。能否通过减少进入地球的太阳光来消除温室效应的影响,成了一些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据《环境研究快报》杂志11月18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开普敦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在开展一项新的研究,他们试图通过向地球大气中喷射反射粒子,阻止一定比例的阳光到达地表,以解除地球因持续气候变化而面临的干旱危机。

持续的气候变化缘何会造成毁灭性干旱威胁?选择反射粒子有何标准?如何喷射到合适的位置?通过喷射反射粒子为地球打上“太阳伞”的方式能起到多大作用呢?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人士。

2015年开始,被蓝色海洋环绕的南非第二大城市开普敦连续几个冬季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干旱。按照预估,开普敦需要在2018年4月12日关闭供水系统、限制居民用水,这一时间节点当时被叫作“零日”,人们也把这次事件称作“零日”危机。虽然通过削减市政用水,同时紧急调配农业用水,开普敦这次“零日”危机得以避免。但相关专家认为,当地的干旱现象与地球气候变化息息相关,要彻底消灭“零日”危机,还需要从整个地球的气候系统入手。

“干旱、洪涝灾害,是地球系统气候变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地球气候变化历史上都是存在的。”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教授高超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100多年,人类活动加剧了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现象愈演愈烈,地球表面的蒸发量增加,整个地球系统原有的水循环被改变,目前大气系统里的水热资源更丰富,但这些水可能会集中在某段时间降落在某个区域。相应的,其他地区或该地区的其他时段降水会大幅减少,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也就随之上升。

 

1.科学网——应对全球变暖 科学家要给地球撑起太阳伞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12/449818.shtm

2.科技日报——英拟到2030年底至少减排68%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0-12/08/content_459093.htm?div=-1

3.中国能源网——韩国政府宣布“2050碳中和,但仍被期待言行一致

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05627-1.html

4.科技日报——俄研究填埋核废料替代方案

http://www.xinhuanet.com/energy/2020-12/08/c_1126834369.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