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绿家园志愿者:每周绿家园江河信息综述(4月13日—4月17日)

(2020-04-20 18:49:45)

绿家园志愿者:每周绿家园江河信息综述(413—417日)   (编辑:杜陈)

 

特别声音: 

声音一——江河湖海

日前,生态环境部召开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启动视频会,明确了突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实现有河要有水,有水要有鱼,有鱼要有草,下河能游泳的目标。

具体而言,水资源方面,要以生态流量保障为重点,力争在有河有水上实现突破,使断流的河流恢复有水;水生态方面,要按照流域生态环境功能需要,力争在有鱼有草上实现突破,使河流、湖泊的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水环境方面,有针对性地改善水环境质量,不断满足老百姓的亲水需求,力争在人水和谐上实现突破,使更多的河流能让人游泳。会议明确,在廊坊、四平、哈尔滨、湖州、东营、济宁、广州、重庆璧山区、铜川、渭南等10个地市率先开展试点。

 

人民日报——重点流域水生态环保“十四五”规划编制启动

http://energy.people.com.cn/n1/2020/0413/c71661-31671456.html

中国环境报——滹沱河重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美景

http://epaper.cenews.com.cn/html/2020-04/13/content_93128.htm

中国环境报——不让超标污水进入松花江

http://epaper.cenews.com.cn/html/2020-04/13/content_93125.htm

中国能源网——五部门联合推动长江经济带水污染防治

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086781-1.html

 

 

声音二——森林草原与植物绿化

随着春天来临,北京昌平居庸关附近的山桃花、杏花进入盛开期,游客可乘坐市郊S2线列车穿越花海和绿树,这已成为当地一景。

近年来,北京市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包括昌平山区在内的生态涵养区保护,2019年全市生态涵养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9.2%,比全市平均高出15.2个百分点。今年,北京预计完成义务植树100万株、抚育树木1000万株,全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4.4%

 

人民日报——北京今年将完成义务植树100万株

http://www.chinaenvironment.com/zxxwlb/index_55_110706.html

中国绿色时报——国家林草局部署进一步加强草原禁牧休牧工作

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timepaper/html/2020-04/13/content_3341761.htm

中国绿色时报——阿拉善春种花棒为腾格里沙漠锁边

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timepaper/html/2020-04/13/content_3341774.htm

中国绿色时报——八步沙今又造林

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timepaper/html/2020-04/14/content_3341789.htm

 

  

声音三——动物保护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不仅是鸟类重要栖息地,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撑系统,天津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是候鸟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重要的迁徙地和停歇地,每年途经的候鸟达数百万只以上。近年来,随着七里海、北大港、大黄堡、团泊四大湿地自然保护区“1+4”规划的实施,天津逐步还湿地自然生态,完成七里海、大黄堡核心区、缓冲区土地流转,稳步推进生态移民,实现核心区封闭管理,通过开展生态补水、水系连通工程,有力保障湿地生态持续向好发展。截至目前,今年春季七里海过境候鸟达90余种30余万只,北大港过境候鸟达80余种40余万只。

七里海湿地从2018年底开始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今年是初步修复后的第一个春天,七里海的生态面貌有了明显好转,通过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方式,彻底消除了原湿地内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拆除了鱼池埝埂,堆建大大小小的鸟岛近100余个,同时,结合鸟类栖息繁衍的环境,营造了将近2万亩浅滩沼泽,水深从10公分到50公分不等区域。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陈力表示,近年来,随着生态修复工程的推进,七里海湿地的鸟类种类、数量均有了明显增加,其中东方白鹳去年一次性观测到近千只的种群,今年最多的时候发现了1400余只,此外,鹰、隼、鵟等猛禽越来越常见,这些鸟类处于生物链的顶层,这也说明七里海生物链种群越来越完整,整体的生态系统日趋完善,持续向好。

 

中国环境——700000只候鸟过境天津!这里还发现1400余只东方白鹳

https://mp.weixin.qq.com/s/742FmUAsxpBcVqhXg74R0w

上游新闻——福建长汀养殖塘挂起大面积捕鸟网,官方:已拆除并立案侦查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947588

yangshi新闻——云南大理永平金光寺自然保护区首次拍到珍稀濒危动物云豹影像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962953

新京报——1213张鳄鱼皮,铺满了一个篮球场!可持续时尚应从"零皮草"开始

https://mp.weixin.qq.com/s/B4d_p5haZIdJ_ruUf1uc9A

 

 

声音四——各家之言

一根吸管,用可食淀粉作原料,有红薯、南瓜等多种口味可选;一双鞋子,鞋底鞋面都由植物材料制成,不仅可降解,甚至还能堆肥……这些看上去有点天马行空的构思,如今正在逐渐成为现实,日益丰富着我们对环境友好产品的认知。

  环境友好产品,顾名思义是指我们在生产、使用这类产品时,对环境的影响应该是无害或者低害的。现在不少洗衣液、洗洁精的包装上就注明了无磷的字样。以往,洗衣粉加磷会造成污染,对皮肤也有刺激。如今,越来越多环境友好产品的出现,也反映了大家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正逐渐落实到实际生活当中。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面对大自然的无私馈赠,认为是理所当然,甚至过度索取。久而久之,生态容量减少、环境承载力降低,大自然变得疲惫不堪。可喜的是,经过这些年付出的巨大努力,我们逐步转变了这种状态。这种转变,便体现在不少人的日常生活里。比如,以前使用一个产品,我们会想:它对我,有用吗?如今,不少人也许就会多想一下:我用它,环保吗?这种转变,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现实中更好地落地生根。

 

人民日报——不妨多用些环境友好产品

http://env.people.com.cn/n1/2020/0413/c1010-31671127.html

中国环境报——落实三个统筹,打赢蓝天保卫战

https://mp.weixin.qq.com/s/qq1JZaRxL3jIwVTPGpMCnA

环境保护——我国农林生物质发电现状及相关问题思考

http://huanbao.bjx.com.cn/news/20200415/1063603.shtml

人民日报——有些快递包装可以瘦瘦身

http://env.people.com.cn/n1/2020/0416/c1010-31675846.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