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20文章 |
文图/汪永晨 编辑/杜陈
2019年12月28日早上,我是被船外的鸟叫醒的。走出船舱看到三棵大树上满满的叽叽呱呱叫的鸟。举起手机拍下的除了树上的鸟,还有科隆大教堂的双塔。
天呀,科隆如此之繁华的城市街边树上有这么多的鸟在早晨叫个不停,飞来飞去。
人们到科隆可能会直奔大教堂。而我们却被街上的几个小雕塑迷住了。
在一座高层建筑的窗户外面,有一个蹶着屁股的塑像。原来这个楼上住着一个小混混,楼下住着一位艺术家。每当艺术家拉琴的时候,小混混就嫉妒的光着屁股蹶着。
这个蹶屁股的塑像,屁股正对着的是不远处的教堂。所以有人说这也是对宗教的一种态度。
科隆的一条小巷子里有两个金色的塑像。据说矮个子的比较老实忠厚。高个子的比较狡猾。
当时德国很穷,人们常常吃不饱。一天,他们没得吃了却发现市长家买了一只鹅。高个子的对小个子说怎么办?咱们去把市长家的鹅弄来吃吃吧。
晚上他们拿着梯子就去了市长家,没想到被警察发现了。警察问他们为什么晚上到市长家?他们说:听说明天是市长的生日,我们想送点礼。警察说你们可以白天来呀。他们说我们又不是送的什么大礼,就是一只鹅而已。警察说你们还是白天来吧。于是,他们顺理成章地把挂在阳台上的鹅拿走了。
德国人有很多这样既智慧又幽默的故事。除了与人打交道时互相逗着,也表现在大街小巷的雕塑上。
走在科隆还有一组小精灵的雕塑。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段时间,科隆的人们日子过得很舒适,因为,他们如果白天不想干活的时候,就会偷懒晒太阳、喝咖啡。不论是面包房的师傅,还是裁缝、木匠、纺织工。
如果他们白天的活没干完,他们并不发愁。到了晚上他们睡觉的时候,就会跑来一群个头不高的小矮人兴高采烈地唱着歌、吵吵嚷嚷地挨家挨户地窜,只要看见谁家有没有干完的活,他们就会非常麻利地帮他把活儿干完。
不过这些小精灵从来不让人们看到他们。有一个裁缝的太太,有一天早上发现她的老公头天没做完的活儿第二天早上已经做好了。“这是怎么回事?他昨天一直在我旁边睡觉啊!”
裁缝太太非常好奇,就想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她想啊想啊,终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这天晚上睡觉之前,她在家里的楼梯上撒了很多圆溜溜的豆子。小精灵们来了,他们边走边唱着上了楼梯,结果纷纷踩在豆子上滑到了,从楼梯上滚了下来。外边的楼梯上响起了“扑通扑通”的声音,裁缝太太连忙举着油灯出来看。
她出门时,小精们一个个的早隐身不见了。她一个人影也没看见,只看到地上的豆子还在楼梯上滚……
从那以后,科隆的小精灵就消失了,再也没有人半夜来帮手工艺人们干活了。唉!只好自己辛苦啦!据一位知情人说,这些小精灵很生裁缝太太的气,从此离开了科隆,跑到莱茵河中间的那块美丽的洛列莱山岩的山洞里过隐居生活去了。
这组小精灵的雕塑,其寓言是人们生活中不能偷懒,也不应窥视不应该知道的秘密。
霍亨索伦桥是科隆最古老的桥,由三座铁路桥和人行道组成。连接着大教堂,横跨莱茵河的霍亨索伦桥无疑拥有着最美丽的风景。
科隆人也相信在霍亨索伦桥上挂上一个锁,将钥匙丢进莱茵河,爱情就可以天长地久。所以很多当地人还有慕名而来的游客将自己和爱人的名字刻在锁上留在这座桥上,日积月累,锁越来越多。有多少呢?还真有算过16万吧,30吨。五彩斑斓的各式铜锁,形成独特的风景线。
但是因为锁太多了,人们已经担心不要把桥压塌了。
科隆大教堂是科隆绝对的标志性建筑物,因157米高的钟楼使得它成为德国第二、世界第三高的教堂,也是世界上第三大哥特式教堂。
教堂始建于13世纪中期,历经600余年,于1880年才宣告完工,至今教堂依旧在完善修葺。教堂被认为完美地结合了所有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和装饰元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中。
科隆大教堂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它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
从建筑规模和装饰艺术质量来看,科隆大教堂均胜过它之前所有的哥特式建筑,因而使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二战期间的科隆大教堂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德国人民认为科隆大教堂是信仰的象征,新欧洲中部文化传统统一的见证。于是,二战后的重建时期,它才又得到了很好的修缮和重建。
科隆教堂初期的石头还是呈现米白色的状态,但在二战时期战火的熏灼下,科隆大教堂的外壁渐渐开始发黑。
二战后期德国经济快速发展,科隆作为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德国主要的褐煤生产基地。泛酸的空气侵蚀着教堂的每一块石头,由于长期受到工业废气和酸雨的污染腐蚀,双塔由原来的银白变成黑褐色。
当地政府决定保留双塔的黑褐色,以引起世人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我们中国人到科隆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大教堂的教训能也增强我们的环保意识吗?
早年间,德国有一个非常令人惊奇和赞叹的交通创意——这就是德国伍珀塔尔的悬挂列车。这次虽然没见到,可关注环保护多年的我还是想说一说。
在十九世纪末期,伍珀塔尔所在的区域是当时德意志帝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商人和资本家云集,人口快速增长。
但是,伍珀塔尔所辖的各个乡镇沿着伍珀河分布,从一个小镇到另外一个小镇的交通,由于伍珀河的阻隔而成了很大的问题。
而整个城市上面有河,下面则山岩多、地下水多,又导致了无法修建地铁。这时候,有一个来自科隆的工程师,提出了一个方案:沿着河在空中建轨道,让火车不是在轨道上跑,而是挂在轨道下面滑行,在河两侧设站台。
这个神奇的点子让城市管理者眼前一亮。它立刻受到当地决策者的赞同,并很快得到了科学论证,开始了实验和建设。其实,悬挂列车的学名叫悬挂式单轨铁路,它的轨道梁位于托梁的下侧。
1898年9月,德国工程师们首先进行了400米长的测试轨道建设,第一次试运行的速度只有每小时16公里。经过不断延长、提速和完善,1901年悬挂列车正式对外运营。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整个系统一直在不断改建和完善,二战期间曾经被毁坏,战后得到了重修。
这期间还有过一次非常有趣的事故。1950年,有一个马戏团来到伍珀塔尔演出。为了进行宣传,他们让一头名叫“塔菲”的大象体验悬挂列车。没料到,大象“塔菲”非常不喜欢这种体验,上车后不久便开始狂躁不安,最后撞开车厢,掉进了乌帕河。幸好,这头大象很结实,只受了点儿轻伤。而这段趣闻,反而让大象成了伍珀塔尔悬挂列车的广告代言了。
今天,这个有着120年历史的悬挂列车,依然是伍珀塔尔重要的短途交通工具。其实就是“悬浮列车”的意思。
在120年前就能够用悬挂列车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这实在令人不得不佩服德国工程师的智慧,以及决策者的魄力。
圣诞节期间,科隆的夜晚真漂亮。明天我们就要到此行的最后一个国家荷兰了。荷兰的风车无人不知,它的来历和作用知道吗?明天和我们一起去看看。
汪永晨写于科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