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园志愿者:每周绿家园江河信息综述(8月12日-8月16日)

标签:
绿家园 |

绿家园志愿者:每周绿家园江河信息综述(8月12日-8月16日)
特别声音:
声音一——江河湖海
在人们的印象中,“黄河之水天上来”,以恢宏的气势奔流入海。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黄河出现断流,1972年至1999年的28年,有22年发生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达226天,断流河道达704千米,从入海口一直上延至河南开封。
“天然水资源贫乏、人类用水日益增多和缺乏科学管理,致使黄河出现断流。”黄委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局副局长石国安说,频繁断流直接影响黄河两岸城乡生产生活,使河道萎缩加剧、河流自净能力降低、生态系统失衡。
1. 新华网——黄河实现连续20年不断流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9/08-12/8924571.shtml
2. 中国环境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推动长江岸线生态保护修复
http://www.chinaenvironment.com/zxxwlb/index_55_108797.html
3. 中国环境报——江苏句容设立河道“排口长”
http://www.chinaenvironment.com/zxxwlb/index_55_108819.html
4. 科技日报——二十年不断流 黄河成江河治理与保护典范
http://env.people.com.cn/n1/2019/0814/c1010-31293632.html
声音二——大气
制定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对科学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工作具有重要作用。生态环境部前不久召开了重点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部署动员电视电话会,专门就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减排清单修订工作做出部署。在即将进入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时期召开此次会议,对各地加强2019-2020年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为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很多地方建立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编制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但是,从这几年各地应急减排的实践经验看,还存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善、应急预案编制不合理、应急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各地必须高度重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科学应对重污染天气,全力以赴打赢蓝天保卫战。笔者认为,在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时,应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1. 河北日报——武安全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http://www.chinaenvironment.com/zxxwlb/index_55_108824.html
2. 中国环境报——高质量完成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
http://epaper.cenews.com.cn/html/2019-08/14/content_86471.htm
3. 中国能源报——治理进入“艰难时刻” 结构性污染成大气治污新挑战
http://www.chinaenvironment.com/zxxwlb/index_55_108847.html
4. 河北日报——张家口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
http://www.chinaenvironment.com/zxxwlb/index_55_108843.html
声音三——森林动物资源保护
在陕西省南部有一片“中国绿肺”,近355万公顷的天然林生长于此,构建了关中和陕南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这里就是秦岭林区。多年来,陕西省始终把保护秦岭天然林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一环,全力实施以保护秦岭林区为重点的天然林保护工程,持续推动秦岭林区森林资源安全、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恢复和扩大了适合野生动物生存的栖息地,秦岭野生动物随之出现“家族繁荣”的景象。
秦岭天然林优势树主要以栎类林为主,还包括松类林、柏类林、刺槐林、硬阔林、软阔林和杨类林等。因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秦岭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
1. 中国绿色时报——秦岭:天然林保护壮大了野生动物种群
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timepaper/html/2019-08/12/content_3335510.htm
2. 中国绿色时报——“世界大象日”关注亚洲象保护
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timepaper/html/2019-08/14/content_3335645.htm
3. 中国绿色时报——华北豹闯入农户羊圈捕食:河北平泉发现我国华北豹最北分布点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159232
4. 中国环境报——澄迈将加快督促落实红树林保护区修复
http://env.people.com.cn/n1/2019/0814/c1010-31293851.html
声音四——全球动态
走进弗莱堡火车站内的游客服务中心,只见显著位置摆放着一摞“绿色城市地图”。地图上没有名胜古迹、酒店餐馆等信息,而是标出了弗莱堡的33处绿色示范点,并设计了一条游客参观路线:使用太阳能发电的市政厅、零碳排放酒店、生物垃圾发电厂、全德最大自行车停车场……
弗莱堡是德国西南部一座超过800年历史的古城,如今其最著名的不仅是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还包括全德领先的垃圾回收率和自行车保有量。这座德国“绿色之都”的环保理念,为改善现代城市治理提供了很好的样本。
1. 中国新闻网——NASA公布冰岛一座冰川30年前旧照 如今只剩一隅
http://www.chinanews.com/tp/hd2011/2019/08-11/896510.shtml
2. 人民网——弗莱堡如何成为德国“绿色之都”
http://env.people.com.cn/n1/2019/0813/c1010-31291352.html
3. 中国新闻网——美国政府削弱“濒危物种法”遭加州强烈反对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9/08-13/8925530.shtml
4. 中国绿色时报——加拿大资助社区参与濒危物种保护
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timepaper/html/2019-08/14/content_33356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