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黄河十年行”纪事之十八——寻找消失的乌梁素海

分类: 19文章 |
文图/汪永晨
2018年9月1-2日
9月1日,我们的车出发没多久,就在桥下的水中息了火。从北京出发,十天了,车一直很给力,高源都走过了,没想到在城市里却坏在了路上。
这一坏,司机说要等北京寄来配件装上才能出发。在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中,我会很快做出决定,马上另找车。还好我们的运气不错,下一站要采访的朋友替我们租到了价格我们能接受的车,车况也不错。而且后来的几天中,我们和这位司机处的相当不错,他甚至表示有可能还要和我们再一起走江河。
9月1日、2日的的集体日记又是周嘉滨写的,把我们的历险写得十分的活灵活现,照片更是专业水平。
9月1日上午9点,告别了女侠般的队友龚姐:
十多天的朝夕相处,那是相当的依依不舍,大家依次相抱。黄姐这个熊抱最有力量:
中午12:55,本次行动最严重的事故发生了,窃以为,这也是整个黄河行中最精彩的事之一(龚姐就错过了,哈哈)。
由于昨天的特大暴雨,涵洞被淹,我们的车在经过时,发动机突然熄火。当我还不知所措的时候,只见黎司长当机立断,第一个冲出车门,号召大家推车:
大家齐心协力把车推出涵洞:
13:08,本以为离开水面就没事了。一检查,发动机进水了,我们彻底完蛋了!后来到了修理厂,证实发动机里的四根连杆弯了三根断了一根。
只好把车推到更安全的干燥路面靠边停下,此时13:30:
完成推车任务,大家纷纷寻找路边的水冲脚:鬼知道水里有多少细菌、油污和有害化学物质(借用下图说明问题,摄影:易华)。晚餐时,黎司长不忘叮嘱大家回到宾馆后,要彻彻底底地洗脚。所幸,之后的几天,没有同伴出现皮肤问题。
回到车上,汪老师、何老师四处联系修车公司,落实之后,大家开始用各自的方式在无奈中寻找温馨。毕竟,谁也不知道咱们的救星(拖车)什么时候出现。此时,还不到下午2点。
2小时后,拖车还是没出现,大家继续靠零食充饥,靠手机消遣,汪老师甚至还带领大家玩起生日密码(好像又叫数字能量什么的,最近很流行)……
当我们被拖到(乌海市的)汽车修理厂,就近安排好宾馆、饭店,打开与我同名的饮料进行庆祝时,已是下午5:30。
也许是太饿了,晚餐时就只顾着吃,忘了拍照。倒是吃完饭,回到房间,被窗外的日落感动得一塌糊涂。龚姐说,这是对行程耽搁的补偿:
想起一句歌词“夕阳燃烧离别多少场”:今天,告别了8月,告别了龚姐,也告别了陪伴我们十几天的中巴车(四根连杆都废了,一两天肯定修不好)。却深刻感受到团队精神,蔡老师所言极是:我们是一个团队,经历意外更加团结。也感觉到,以后出门,什么都不怕了,哈哈。
晚上9:11,我在乌海市的万达广场溜达,正看着儿童歌舞表演,汪老师在群里发来消息:明天车已租到,咱们十点左右出发!
9月2日,
一言以蔽之,这天的内容就是赶路:
由于路断了,新租的车从包头出发,只能绕道,结果12:48才抵达乌海。13:24我们正式出发,赶往目的地乌梁素海,到达时,已是晚上8点。
上图是离开乌海时,路边的花海,作为一个工业城市,能有这样诗意的地方,也是不容易了。然而,更加惊喜的风光还在后面:
14:30,我们抵达阿拉善左旗的黄河浮桥:
同行的李博说:站在高桥上,感觉不到水的流动。我十分赞同:漫步在浮桥上,起起伏伏的,是黄河母亲的脉动。只是走到桥尾时,才发现,原来母亲河上漂浮着这么多垃圾,真吓人。
15:30,在路边餐厅吃完午饭,跟老板娘闲聊了一会儿。她激动地说:我72年出生的,40多年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水(即那场让我们的车报废的洪水猛兽),有一家的羊全被淹死了,损失几十万。
日落以后,晚上7:50,抵达乌梁素海:中国重要的湿地、候鸟的天堂。隐约看见湖面和芦苇荡,令人兴奋。不过,因为没有光线,我就待在车上了,不确定下车的这些勇士有没有看见候鸟,只听他们说蚊子太多,有人被咬了七八个包(当然,按照黎叔的观点,这都是好事儿)。
赶了一天的路,值得好好犒劳一顿,于是吃到了令我印象深刻的狮子鱼:要是我啥时候能有这刀工,就不愁了。
吃完鱼,散散步、吹吹风,看看星星,睡觉。
2018年大雨过后的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