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阿里走向冈仁波齐之七一一青藏高原的山雕博物馆

(2019-06-23 13:25:21)
标签:

绿家园

杂谈

分类: 19文章
文图/ 汪永晨      编辑/杜陈
        在西藏吉隆沟里行走,看着眼前窗外大山的造型,真的会想,会有造物主吗?造物主是艺术家吗?我们人中又有多少人懂得欣赏这大美的自然呢?而我们又能给予大美自然什么
从阿里走向冈仁波齐之七一一青藏高原的山雕博物馆

         吉隆县所属的大部分区域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县城所在地叫宗嘎镇。如果没有县城北部20公里外马拉山的凸起和阻挡,喜马拉雅山很可能会被吉隆沟彻底“切穿”。

          在喜马拉雅山的峰群中,马拉山的海拔并不算突出,但它却成了吉隆沟北面的起点。从此往南,是印度洋暖湿气流徘徊徜徉的亚热带地盘;从此往北,是青藏高原的高寒世界。
从阿里走向冈仁波齐之七一一青藏高原的山雕博物馆

         如今去吉隆沟,比早些年要方便很多。2002年我去的时候,西藏农大一个刚刚分到吉隆工作的女大学生说,她最大的挑战就是回不了内地的家,路常常被水冲毁,冬天就更是大山封山了。
从阿里走向冈仁波齐之七一一青藏高原的山雕博物馆

           今天,沿着318国道,在希夏邦玛峰大本营的岔道口下道,走希夏邦玛峰山前大走廊120公里,翻越马拉山后,还有不到20公里就是宗嘎镇。
从阿里走向冈仁波齐之七一一青藏高原的山雕博物馆

          吉隆沟是日喀则地区5条沟中最靠西的一条,从这里往西,印度洋暖湿气流愈发稀少,无力沿着山谷挺进,因此由此往西,沟也就是山谷并不罕见,但像吉隆沟这样温暖湿润的地方却不见了。

         这样的气候真是让我一路上忙坏了。刚拍了这边的山雕,那边的山形又不能不让我在小视频里大大形容一翻。
从阿里走向冈仁波齐之七一一青藏高原的山雕博物馆

          这里奇特的大山之雕,原由是4000多万年前,这一带地壳的变迁是以“撕裂”的形式完成的,吉隆沟恰到好处地发育在断层中。

          在喜马拉雅山被“撕裂”的山体中,吉隆沟是一条又深又长的沟。这条沟基本上是笔直的,就像一副巨大的犁铧沿南北向瞬间划过。蜷曲的底层、锋利的切线、狰狞的地貌,处处显露着山体的“痛苦表情”。
从阿里走向冈仁波齐之七一一青藏高原的山雕博物馆

          专业的说法:吉隆地貌十分独特,地处青藏高原西南部,由喜玛拉雅山脉分隔为南坡和北坡两部,地势北高南低。北坡属雅鲁藏布江上游河谷区,平均海拔4800米,山峰较平缓,有开阔的草原,高差在1000米左右。
从阿里走向冈仁波齐之七一一青藏高原的山雕博物馆

          南坡属于高山峡谷,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山峰较陡峭,高差在3000米左右,许多山峰海拔在6000米以上,终年积雪。
从阿里走向冈仁波齐之七一一青藏高原的山雕博物馆

           吉隆沟最让人惊讶于造物的神奇,竟然会让四季并存在这么狭小的一个山谷里。峡谷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叶松昂首云天,亭亭玉立;长叶云杉干形通直、小枝柔细如同垂柳。恬静的村庄被绿树环抱着,不远处能清楚地看见若隐若现的雪山。
从阿里走向冈仁波齐之七一一青藏高原的山雕博物馆

          这是一片未被开发的处女地,原始自然生态保持完好,走进吉隆,如同来到世外桃源。这里的雪山、冰川、草原、湖泊,可将人的魂魄勾去,使人在超然物外的胜境中飘飘欲仙,物我皆忘。
从阿里走向冈仁波齐之七一一青藏高原的山雕博物馆

          不过我今天拍的最多的还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山雕群塑。因为我希望拍的小视频和照片能与多多的,多多的朋友一起分享。
从阿里走向冈仁波齐之七一一青藏高原的山雕博物馆


         吉隆沟,小河谷装下了半部西藏史。

          公元633年 尼泊尔尺尊公主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途经吉隆入藏。
  从阿里走向冈仁波齐之七一一青藏高原的山雕博物馆

  公元789年,吉隆就是西藏与尼泊尔交往和通商的要道。

         今天的吉隆又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口岸。我们在那时,一车车的尼伯尔人,一车车的中国货在相互来往着。
从阿里走向冈仁波齐之七一一青藏高原的山雕博物馆

           在吉隆,两位尼泊尔人开的商店里摆满了尼伯尓的商品,我问他生意怎么样,其中的年纪大的说挣个钱够三个孩子上学的。
从阿里走向冈仁波齐之七一一青藏高原的山雕博物馆

          司机说你们今天早点睡觉,明天早上要去拍大片,和我们一起期待着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