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黄河十年行”纪事之北京-榆林

标签:
黄河行杂谈 |
分类: 19文章 |
文图/汪永晨
概要:民间环保组织绿家园从2010年发起了以媒体为视角记录黄河的“黄河十年行”,2018年是第九年。黄河源头冻土的融化让高原冰川学家越来着急。
生态学家认为我们要面对极大挑战的还有黄河滩上的一片生活了300多年古柽柳。因黄河主流上羊曲电站的修建将要被全部淹掉。经过媒体与民间环保组织的努力,虽然电站的修建被叫停了,但古柽柳最终的命运还不知掌握在谁的手中。
三江源国家公园里的网围栏正在被拆除。
被我们称为母亲河的黄河,可以说是目前中国生态环境的缩影。
2010年,民间环保组织绿家园志愿者发起了“黄河十年行”。希望通过记者、专家及志愿者在黄河边十年的行走,记录,书写黄河及生活在黄河边的十户人家十年中的变化。
到2018年“黄河十年行”已经是第九年了。九年来,在“黄河十年行”的记录中,有黄河源头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所发生的变化;有2014年“黄河十年行”关于腾格沙漠污染在媒体的曝光后,引起了国家高层的重视并批示;也有黄河入海口山东东营仙河镇黄河对大地母亲最后的吻别时的“人为干扰”。
在我们九年的行走中,越来越感受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如果做不好,将会影响几代中国人的生活质量和利益。如何开发和利用好自然资源,特别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不仅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还将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黄河十年行”领队,生态环境学者赵连石认为:“黄河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很厚重的,十年想摸清楚恐怕很难。但用十年的时间,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个从自然的河流到农耕的河流,从农耕的河流到工业的河流,黄河所承受人的类的干预。
以媒体的视角行走“黄河十年行”,就是要一步一步地了解当下人类的做为对黄河的影响与破坏,并通过媒体呼吁对黄河的开发要适度了。
“黄河十年行”行走的九年来,同行的记者坦言,这是一场非凡的体验之旅。在一生中能有这样深入接触黄河生态考察的机会,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事情,再苦再累也要坚持走完全程。并付出最大的努力,让外界知道一个真实的黄河生态现状。
1,2018年8月18日 北京-榆林
第九年“黄河十年行”在西宁集合,我们租的车还是从北京出发,我们几个北京出发的专家、记者、志愿者也就从北京开始了2018年的“黄河十年行”了。
第一个晚上,我们住在榆林古城。
“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这是对榆林城区传统建筑布局的形象描述。那里街道两侧明清四合院,是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能代表榆林民俗文化和反映塞上古老文化生活的历史产物。
榆林之所以被誉为“小北京”,与这些星罗棋布、鳞次栉比的四合院密不可分,它们是“主角”,是这座古城的“魂”。
有人甚至这样说:当你走在长街短巷、高墙低檐的四合院中,看着宽阔的庭院、逼真的石鼓石狮、雕花的抱柱和典雅的屋檐,内心会深深地惊喜。
另外,榆林今天的城里还散落着大量独具特色的古代建筑,如保存完好的古城、戴兴寺、香炉寺等,它们古色古香,甚至有混然一体的中西合壁的万佛楼。街市的整体规划颇有大家风范。
2018年榆林的牌坊
2018年中西合璧万佛楼
2018年今天榆林古城的夜晚
榆林,古称“上郡”,始于春秋战国,兴于明清,明朝九边重镇“延绥镇“(又称榆林镇)驻地,康熙皇帝赐“两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碑
榆林位于中国陕西省的最北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东临黄河与山西省隔河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南接延安,北与鄂尔多斯相连,系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榆林也是陕西杂粮的主产区。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中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陕甘宁气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