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园乐水行

标签:
绿家园 |
分类: 乐水行 |
文图/行云流水
2018年10月27日,民间环保组织绿家园的掌舵人汪永晨又率队从北京出发了,他们将到安徽芜湖搜寻、考察被誉为“水中熊猫"的白暨豚。而这一天恰逢周六,是绿家园公众参与乐水行的日子。
一面绿色的乐水行旗帜飘扬在北京地铁四号线北宫门站外,一支队伍在旗帜的引导下聚齐。这支十余年来每周从未间断的乐水行队伍,与汪永晨这日所率领的南下队伍,都是绿家园唤起人们关注环境保护意识的行动。
今天乐水行的路线是京密引水渠颐和园北至百望山段。
京密引水渠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是北京市区主要的饮用水供应线路。
为了保障水质安全,京密引水渠沿路两侧用护栏围了起来。
青龙桥附近的大闸。大闸把京密引水渠和作为排水河道的海淀清河分隔开,一侧是京密引水渠,另一侧是清河的起点。
清河起点,岸边的石质标识:‘’清0‘’
给“清0"拍个照。
清河起点,从管道奔涌出来的是污水经过处理的再生水。为了提高清河水质,会在适当的时候把大闸挡板提起,把京密引水渠的水分流出一部分混合到清河里。
清河起点百米处,水还是很清澈的。
知识渊博的杨老师在给大家讲京密引水渠和清河的那些事。
https://ss2.meipian.me/users/12056802/5b8ccda1115d48b9aaa2c48f56fc2d18.jpg-mobile向西跨过京密引水渠及一条公路,是原清河废弃的干枯旧河道。
干枯的清河旧河道。其实,古时清河是一条汇集玉泉山水系和香山诸多水源的清水河,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排污的臭水河。后来清河经过污水治理变成了现在的状况。
干枯的清河旧河道被挡板围着,在此,接着听杨老师的讲解。https://ss2.meipian.me/users/12056802/4747424abcb74e52a31430d78d7874ca.jpg-mobile
北京的地势是北高南低,水应该是由高向低处流动,但是靠近看京密引水渠,却发现河水是由南向北、由低处向高处流动!
原来,这是南水北调的水进京后,除了向北京城区供水外,还要向密云水库补充蓄存水。为了使水由低处流向高处,在京密引水渠的沿线,修建了一个个的泵站。
这就是京密引水渠岸边的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