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绿家园乐水行

(2018-10-29 21:55:10)
标签:

绿家园

分类: 乐水行

文图/行云流水

2018年10月27日,民间环保组织绿家园的掌舵人汪永晨又率队从北京出发了,他们将到安徽芜湖搜寻、考察被誉为“水中熊猫"的白暨豚。而这一天恰逢周六,是绿家园公众参与乐水行的日子。

一面绿色的乐水行旗帜飘扬在北京地铁四号线北宫门站外,一支队伍在旗帜的引导下聚齐。这支十余年来每周从未间断的乐水行队伍,与汪永晨这日所率领的南下队伍,都是绿家园唤起人们关注环境保护意识的行动。

今天乐水行的路线是京密引水渠颐和园北至百望山段。

京密引水渠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是北京市区主要的饮用水供应线路。

为了保障水质安全,京密引水渠沿路两侧用护栏围了起来。
青龙桥附近的大闸。大闸把京密引水渠和作为排水河道的海淀清河分隔开,一侧是京密引水渠,另一侧是清河的起点。
清河起点,岸边的石质标识:‘’清0‘’

给“清0"拍个照。

清河起点,从管道奔涌出来的是污水经过处理的再生水。为了提高清河水质,会在适当的时候把大闸挡板提起,把京密引水渠的水分流出一部分混合到清河里。

清河起点百米处,水还是很清澈的。

知识渊博的杨老师在给大家讲京密引水渠和清河的那些事。

https://ss2.meipian.me/users/12056802/5b8ccda1115d48b9aaa2c48f56fc2d18.jpg-mobile向西跨过京密引水渠及一条公路,是原清河废弃的干枯旧河道。
干枯的清河旧河道。其实,古时清河是一条汇集玉泉山水系和香山诸多水源的清水河,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排污的臭水河。后来清河经过污水治理变成了现在的状况。
干枯的清河旧河道被挡板围着,在此,接着听杨老师的讲解。https://ss2.meipian.me/users/12056802/4747424abcb74e52a31430d78d7874ca.jpg-mobile
北京的地势是北高南低,水应该是由高向低处流动,但是靠近看京密引水渠,却发现河水是由南向北、由低处向高处流动!
原来,这是南水北调的水进京后,除了向北京城区供水外,还要向密云水库补充蓄存水。为了使水由低处流向高处,在京密引水渠的沿线,修建了一个个的泵站。
这就是京密引水渠岸边的泵站

沿着京密引水渠继续前行,小树林里的树干上发现这奇怪的小东西,仔细看里面,还藏着一只小动物呢。怀着好奇心赶紧向身为园林学家的杨老师请教。杨老师告诉大家,这是柞蚕茧,里面是蚕蛹宝宝。

在小树林的构树下,杨老师给大家介绍构树的不同一般之处。

现在路边的树,其树叶普遍都是蜡皮的,树叶表面光滑,而构树叶子厚,叶子背面是毛茸茸的,它有带尘降尘的作用,使空气中的尘土在雨水的冲刷下由尘变成泥。它的枯枝中间是空心的,落在地上一年就可以变成粉、泥,肥沃土壤。但是园林部门不愿意种,是因为它不好控制,种一棵长十棵,繁衍子孙后代多,很快会成为一大片自然群落。

https://ss2.meipian.me/users/12056802/4c3930ff33f242b0b9ca5ac6db25d395.jpg-mobile今天的乐水行,辛苦杨老师了,杨老师走一路讲一路,谢谢杨老师!

水行今天走的水路结束了,下一步向百望山进发。

深秋的山间小路五彩缤纷https://ss2.meipian.me/users/12056802/8da6f0466bdd467fa7b51a894494edc0.jpg-mobile


天空飘浮来一只“白海豚",也来观看山中的美景。https://ss2.meipian.me/users/12056802/9d46a680057c483db606ef5a385c36be.jpg-mobile

山下,那绿植掩映下露出京密引水渠的一角。天上漂浮的白海豚,你应该比我看得更清楚吧。

三人指点江山。北京北面明显比北京东南面能见度好,北京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注:美篇所选照片有部分是队友所摄,在此表示感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