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汪永晨
编辑/杜陈
2018年9月18号离开汉源以后,我们沿着大渡河,往雅砻江走。安宁河谷宁静致远。以往走在这儿,路很差,要在车里颠簸很久。现在修了柏油路,一马平川,坐在车上有更多的心情看
大声峡谷,小村与农田。

在锦屏峡谷,“江河十年行”在路边选择了一位叫代兴民的山里人作为未来十年跟踪的人家。
2006年,代兴民50岁,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两个女儿都上了中专。小女儿学了旅游。代兴民说,女儿虽然学的是旅游,但峡谷这样漂亮的地方没有人来。女儿去乐山当了导游。
2006年靠一个小卖部和跑运输,代兴民家一年收入有五万多人民币。家门口有那么大的工程,锦屏电站,一家人寄予着很大的希望。
从2006年到2015年,我们虽然不是每年都能见到代新民,但只要来,聊天中听到的他一直的心病,一个是家门口的路太烂了,修电站的车,把他们的路压的坑坑洼洼,而电站的路修好了又不让当地的老百姓走。

再一个是,代新民从1972到1985年就开始教书。他爸爸是乡里管理学校的主任,因为那个地方很偏远,高山上。他就死死的把儿子留住,因为他是个老干部。一个月就几块钱。当了十几年的民办教师,可是人退休了,什么钱也没有。他的学生有在北京财政部工作的,在卫生部工作的,而他老了老了连个教师待遇也没有。
代兴民说县里像他这样的民办教师不止他一个,但他的教龄最长。当年是为了山里的孩子才留下的,现在这样的待遇,让他有点心寒。
下面是“江河十年行”记者曾经和他的一段对话:
记者:这个坝修成之后,您觉得家里的日子会有大的变化吗?
代:要有大的变化还是要靠自己努力。
记者:修水电站您有什么担心吗?
代:担心坝基是不是够坚固,但是我相信是很坚固的。
记者:你有没有听说过环境影响评价法,修这些工程老百姓有意见可以提吗?
代:不知道。
记者:要影响到你家的生活怎么办?
代:我相信党和国家政策那么好,我们不会受苦
2007年“江河十年行”来时,水电开发对他家的生活有了影响。什么呢?过往的车太多了,养蚕种的桑树叶子被灰尘所污染。
以往每年有近万元的收入,现在蚕却没得吃了。为此他们多次找到村领导也没有得到补偿。代家的邻居说,养蚕挣的钱是供娃儿们上学的。

2008年,我们去他家时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半了。代兴民的儿子告诉我们,他刚从电站辞了工,在家闲着呢。全家人靠在路边开的小卖铺生活。
2011年我们去采访时,当地人害怕如果修了锦屏电站,这里的大江会不会也像外面那些大江似的没有了水。那次代兴民说:我们这么好的大江给我们留下一点水也好。

那天我们这样聊着时,代新民的妻子突然问我们了一个问题:像你们这样采访有什么作用吗?
我们怎么回答呢?为了记录大江大河的变化。记录两岸老百姓在江河开发中的命运。所幸把话题扯开了。

其实,代兴民家的命运和中国大江大河的开发,真的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修水坝影响了他们的生存方式,开金矿,又影响了他们家的地。民办教师的政策对他这的老师的不公。

2011年,代兴民他们村有户人家因为山上修路放炮,晚上睡着觉时房子晃得稀里哗啦的,第二天早上发现家里的地出现了大裂缝。
农家妇女没办法只有去村里反映,地给炸成这样了,要是房子塌了怎么办?。村长去看了看后说“等垮了再说”吧。临走还给了这样一句:注意安全。
这位农家女问我们:我们一家老得老,小得小,怎么注意安全?
那天,看着这位妇女焦急的样子,我们帮她拍下照片,回到北京后把照片寄给了当地政府。后来我们还把这些照片放在网上。
2015年“江河十年行”在代兴民家时,我们听到了这样的结果:赔了他家两万多,是修路的老板赔的。大家都知道他们家地震坏了,这儿的人都知道了。

“江河十年行”十年来,帮助农民解决近期遇到的困难的事,也还是有一些的。
2015年“江河十年行”问代兴民,都十年了,你们家门口的路什么时候能修好呢?他说:不知道。
2018年9月19日我们再次见到代新民他们家发愁的两件事都解决了,家门口的路修成了柏油路。他花了7万块钱每个月
可以拿到900块钱的退休金。
要说发愁的事儿都解决了可是真是。他家的小卖部,以前的生活来源因经济不景气差不多关张了。我们让他谈他。这两年的日子,他连着说了几声不好过,不好过。

家门口的路是修好了,可一趟接一趟拉着稀土的大卡车去洗矿,污染不污染代新民说不知道,只是可惜国家花那么多钱修的路,天天大卡车这么压,用不了多久,不又是坑坑洼洼的了吗?

“江河十年行”行走江河要记录的,就是在历史的朝流中,被裹挟进来的小老百姓的命运,而代新民家门口的路,是不是就是这一家人命运的见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