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江豚进监狱?
(2018-08-13 17:28:05)分类: 18文章 |
文/徐亚平
今天,澎湃新闻徐婉来电,就某水族馆捕捞江豚,连连发问。连日来,国内很多环保组织负责人也向我提出同样问题。在此集中作答,欢迎批评指正。
1、现在的长江大环境变化趋势怎么样,在环境和政策变化趋势下您认为野生江豚的数量会如何变化?数量能回到90年代水平吗?
答:目前,长江生态环境的整治已成全国、全民行动。从长江湖南段来看,湿地修复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无疑改观了长江江豚种群的栖息地,它们会生活得比过去要安全。
但野生江豚不可能短期回升到90年代水平,因为它基数太小,一年只繁育一次,甚至有的没有繁育能力,且死亡率高,短时间回升异常困难。人类生儿育女,也要十月怀胎,更要谈情说爱,都需要一个过程。江豚亦然。
当今长江,航运物流密度、渔民群体数量、渔民酷捕滥捞烈度、鱼类资源种群数量和产量,都远非90年代可比!美丽长江无法回到从前!
2.长江故道迁地保护区里的江豚生存状态如何?
答:从江豚的智力因素、家庭家政观念,似乎应当把江豚当作人来看待。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出现移民。移民不可避免出现生产、生活变化和融入难问题。江豚也面临同样难题。所以,江豚迁地保护绝非上策,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迁地保护,只能针对江豚原生栖息地遭受灭顶之灾这种背景。
3.自然迁地保护这个举措能保证江豚免于灭绝吗?
答:这个问题基本无人敢答。只有实践和时间,才能检验江豚迁地保护存续这个问题。
4.周海翔老师说自然迁地保护区现在可以保证江豚不灭绝,但是由于保护区环境较为单一且水流通不是很好,万一有突发因素,保护区里所有的江豚都有危险,所以送到水族馆做人工繁育研究是有必要的。对于这点您怎么看?
答:环保上,我们的思想、措施、办法、设施设备,特别是投入上,严重落后,所以很难保证有人、有科学知识、专业技能和意志、信仰、毅力来保证一个区域江豚的绝对安全。“江豚送入水族馆”,看起来是为了它的繁育。但看看国内各种水族馆的动物生活现状,哪家水族馆投资建设了专业的科研专家团队、为野生动物保护建立了研究机制、投入了研发经费和设备、有繁育的成功案例?
哪个职能部门能年年月月监督水族馆做野生动物的繁育?一些机构总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公众永远不知情、无法监督。而靠某一个单位来监督它,纯粹是天方夜谭!对水族馆,我们首先要拷问它的是专家团队、技术能力、专业时间以及他过去从事此工作的经验与成果。
3.您了解目前江豚人工繁育的壁垒吗?是技术还是资金的问题
答:江豚不仅有智慧,有家庭观,而且有协作理念、团队精神。正因江豚进化优于其它动物,这似乎不被科研人员所正视;所以近半个世纪的科研机构的努力并不很成功。白鱀豚的消亡说明,有关部门单位是失败的。对一个高级野生动物不能轻易提“繁育”。江豚毕竟不是青蛙、鱼类和禽类这种低级生物容易粗放地繁育;江豚不仅有思想,更有情感,而且性格刚烈。江豚繁育的壁垒,不只是资金和技术。
4.对于江豚习性的了解,您认为在水族馆展出会对江豚造成危害吗
答:危害是肯定的。水族馆是个封闭环境,水位和范围都小,不适喜欢大江大浪逞英豪的江豚生存,不适它自由恋爱、生儿育女。其本能会在弹丸之地丧失。
最大难题是,不可能长期捕捞野生动物来优化其基因;在水族馆纵使它们能够生存,必然是近亲繁殖。本身就是大伤害!
5.两大水族馆还未办理《长江江豚人工繁育许可证》,还未落实硬件设施。但江豚去年就已经从原栖息地捕到保护区了。你怎么看这事?
答:对水族馆,我们一定搞清它捕豚用意。水族馆是否拿江豚去营利?还是已具实力,组建了豚类专家团队?若是繁育,就要问它的经济实力、专业团队、技术力量和制度保证。由于整个长江江豚种群基数太小,不能轻易地开展迁地保护,更不能轻易地捕捞到水族馆。
6.李彦亮表示会送江豚到四到五所水族馆。从江豚生存现状来讲您觉得这样做值得吗?
答:这不是值与不值的问题,是决策科学与不科学的问题,是对江豚保护这一个巨大系统工程的认识到位与不到位的问题。保护江豚的终极意义,是保护以江豚为代表的珍稀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这个生态就是人类的生境;所以,保护江豚不要有邪念,不要让少数人打歪主意。
农业部要做的,是保护长江湿地生态系统,这是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了对江豚和湿地的立体宣传,对湿地所出现非法排污、非法采砂、非法捕鱼依法精准打击。回溯部办委30年来在依法打击“三非”、保护江豚原栖息地生境上究竟付出了何种有效行动?
7.您对此次送豚行为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答:就是“反对”!部办委代表的是科学和民主。这是近100年前先贤在黑暗中提出的悲壮呼号,我们是否能够遵循?对一个物种保护,一定要科学、系统、持久。迁豚,一定要发扬民主,科学决策,别让江豚成为某些私人企业的营利工具。政府部门,绝不能舍本逐末、移花接木、掩饰无为。
对于江豚而言,水族馆就是监狱!
徐亚平
8.12,于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