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汪永晨
编辑/杜陈
北极点,即指地球自转轴与固体地球表面的交点。有人说,若站在极点之上,你的前后左右,都是朝着南方。你只需原地转一圈,便可自豪地宣称自己已经“环球一周”。
2018年6月25日下午7点,我们从俄罗斯摩尓曼斯特北纬69度登上了“五十年胜利号”,这艘核动力破冰船将把我们带到90度的北极点。

在船上,我记录下了我们从25日出发,到30日到达北极点的每日进度。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越靠近极点,速度越慢,那是因为冰越来越厚了。
25日晩上10点一我们所在的位置为69度44分;格林威治时间零点没有鸣笛,船起航了。
26日晩上10点行驶到了74度25分;27日晩上10点,行驶到81度19分;28日晩上10点行驶到了86度32分;29日晩上10点行驶了89度14分;可以看出我们越走越慢,那是冰越来越厚了。常常是走走退退要二次破冰。
30日清晨,格林威治时间5点40分,“五十年胜利号”破冰船鸣笛。GPS和手机上同时显示出90度。经过5天的航行,我们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北极点,北纬90度。

这一刻,所有的人共同举杯,探险队长索伦发表讲话:第一杯酒让我们给予探险精神,因为这样的探险精神,把我们和在历史长河中的先人连接在一起,为我们所有人的探险致敬;
“五十年胜利号”它拥有金属的身躯,使用的是核动力,所以第二杯向我们“五十年胜利号”致敬,也向所有船上的工作人员致敬,“干杯”。
第三杯,也是最后一杯,在抵达北极点之时,北极这一片土地充满了活力、辽阔、不可描述。为了这样的海冰,我们要用微笑、活力去对待这里的生灵,这里的国民是北极熊,这里是他们的家园,所以为了这一个荒野的家园——北极,我们静静去聆听它的声音吧。
最后为了这一片宁静,在这样的冰雪天地之下,让我们在一起拍一张照片吧,来纪念我们在2018年6月30号清晨五点四十分到达北极点。

这时,一位探险队员举起了90度北极点的牌子,拍下那一刻,几乎是所有人的心愿。
人类把地球按照经度线分成了不同的时区,每15度一个时区,全球共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小时。而对于极点来说,地球所有经线都收拢到了一点,无所谓时差的划分,也就失去了时间的标准。
有人还这样形容:若在极点进行一场乒乓球比赛,那只小小的球,便一会儿从今天飞到了昨天,一会儿又从昨天飞回今天。

要从地形上指出北极点的准确位置,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为北极点上的地物是一些相互碰撞、相互碾压的大堆块冰,这些块冰又朝顺时针方向,时停时进地在北冰洋上打圈圈。因此,用以辨别北极点的冰层,可在一星期内漂离很远。
风和洋流的共同作用,让我们这些探险者和“五十年胜利号”凌晨5点40分在北极点定位,到下午4点离开,被北极的大冰盖带着漂了6海里。

大自然太神奇了。在北极点,你的想象力真的是插上了翅膀,随着雪风、冰海在荒野的家园里翱翔、畅游。
我们中国昆明一位小伙子从上船前心里就藏着一个秘密,在90度的北极点,在船上鸣笛中,在全船人的共同见证下,年轻人跪着为心中的姑娘戴上了戒指。

这样的求婚、这样的幸福时刻、这样的北极点新人,所有的人为他们祝福、为他们举抔。
我在北极点,也和船上的朋友们一起扯开了我们绿家园志愿者和乐水行的旗帜。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意,充满了对我们志愿者的自豪!充满了对北极还有一片宁静而要与朋友们一起分享的渴望。

为了中国江河的安康,我们绿家园志愿者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在一起。探险队长索伦说:为了这样的海冰,我们要用微笑、活力去对待这里的生灵。我们绿家园志愿者视自然为家园,视江河如生命,又何尝不是在用微笑和活力去对待江河及江河两岸的人家呢!

北极点没有卫星信号,来自北极点的感动、想象和分享,还没说完。无论已经说的,没有说的,只有请朋友们再多一份等待。
汪永晨写于北极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