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个夏天和北极点有约之七

(2018-07-12 19:37:43)
标签:

北极

分类: 18文章
文图/汪永晨            编辑/杜陈

      核动力,听起来既神秘又吓人。然而核动力破冰船,听起来就都是好奇了。

     这个夏天去往北纬90度的北极点,我们就是乘坐俄罗斯五十年胜利号核动力破冰船成行的。

这个夏天和北极点有约之七

    在船上时,不仅有专题讲座给我们介绍核动力破冰船的原理,还让船上的探险者们由总工程师领着,分批进入船肚子里让我们看个究竟。

   五十年胜利号,在走进它的肚子之前我们被告之,这艘船原来算上船员、乘客能上一百多人,现在三百多人了。我们能看到的这一扩容,是因为我们住的船舱里原来只有一张床,可是现在里面的沙发也住人了。

    俄罗斯五十年胜利号核动力破冰船,(最初命名为乌拉尔号)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动力破冰船,它于1993年开始建造,原准备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并在50周年纪念日前后下水,也为此起了船名:五十年胜利号号,但由于资金短缺,在列宁格勒造船厂的建造中途被迫叫停,直到90年代末才恢复对该项目拨款。

这个夏天和北极点有约之七

   五十年胜利号2006年建成下水试航,2007年正式交付使用。200723 号从圣比得堡(曾名为列宁格勒)到了摩尔曼斯特。

    人类对北极点的探索中有这样一些记录也在这说说:

    1958年,美国的核动力潜艇从冰下第一次穿过北极点。

    1959年,美国潜艇鹦鹉螺号第一次冲破冰层,在北极点浮出水面。

    1968年,美国的一个探险家自皮尔里之后第一次乘雪上摩托到达北极点。

    1969年,一个英国的探险队,乘狗拉雪橇从巴罗出发,也到达了北极点。

    1971年,意大利人莫里齐诺沿当年皮尔里的路线到达了北极点。

    1977年,前苏联破冰船北极号第一次破冰斩浪,航行到了北极点。   

    在船上,总工程师给我们介绍时,用一张图的颜色告我了我们核动力破冰船的分布。

这个夏天和北极点有约之七

    蓝色部分的功能为重量平衡;紫色是仓库;绿色处理垃圾;灰色是大机舱;黄色生活,娱乐区;红色,反应堆;棕色为柴油,润滑油所在处。

   总工程师在回答我们的问题时说,如何破冰,靠重量破冰。船头能压破冰形成重量。

   船上做饭、饮用水都是上船时带的。其他用水就靠海水淡化了

这个夏天和北极点有约之七

   船上的核燃料装一次可航海5年。从反应堆到螺旋浆。

   五十年胜利号船长159米,宽30米,有船员138名,满载排水量2.5万吨,最大航速21节。

    航速为18节时最大破冰厚度2.8米,总功率为75000匹马力。船上装有两个核反应堆,装有最新的卫星导航和数字式自动操控系统。

     另外船上装备的6艘救生船也是为在冰区救援航行所特制的。我们一上船,每个人就被安排进到救生船上试坐了。

这个夏天和北极点有约之七

     目前,五十年胜利号是世界上最新,最大,也是最先进的核动力破冰船,这也使得它成为俄罗斯众多北极级核动力破冰船里的巨无霸。

     50年胜利号是第一艘有个勺形船首的Arktika冰级的破冰船,加上全新的电子自动操控系统,大幅度的提高了其的航行效率。

    船上的讲座告诉我们,这艘船的设计有5米宽的不锈钢破冰带,破的冰块厚度可以高达2.5米。由两个核子反应炉产生的75000马力可以强力推动全船破冰前行。

这个夏天和北极点有约之七

    核动力破冰船的建造,是为了能在由冰层覆盖的水域中航行。强而有力的不锈钢船首及超强的核子动力可以轻而易擧的破冰前行。核子动力破冰船相比于用柴油发动的破冰船来说要强大的多,可同时前进和倒退破冰航行。

    网上也有介绍,这艘Arktika极破冰船有双层船体,外层船体在接触冰层部位的厚度大约为48毫米,其他部分的厚度大约为25毫米。在两层船体的中间有压舱水,藉著压舱水来回的移动可以帮助破冰。

这个夏天和北极点有约之七

    还有,从距离海平面9米下的船体由特殊喷气装置,每秒钟喷出24立方米的气泡来推开船体两侧浮冰。这个空气气泡系统让破冰船的航行如虎添翼,有助于破冰船的前进,因此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破冰船都可以自如地破冰。这样的核子动力破冰船必须航行于冰冷的水中,才可以降低它的核子反应炉温度。所以这艘船不能航行在南半球的热带地区。

    尽管这艘船有两个核子反应炉,通常情况下只会使用一个来供应马力,另一个只是储存备用。

    冬季,在北部的海域上冰层的厚度大约在1.2 – 2.0米之间不等。北极海中间地区冰层的平均厚度大约是2.5米。核动力破冰船能以高达10节的速度强行穿越冰层。在无冰区的水域上核子动力破冰船的最大马力可以达到每小时21海里/每小时。

    船配备了一架直升机和几艘橡皮艇,可以进行空中航路侦测,观光和岸上转运。

    我们一上船就知道,所有船上的技术人员包括船长、船员都是俄罗斯人。而这次船上的一切涉及管理的事儿,讲座、出行则由美国夸克公司安排、指挥。他们自称为探险队,有正、副队长。

    船上有不少强制性要参加的讲座,应该说都和安全有关。是很多活动的安全保障,包括我们每个人都坐一次的直升机从空中看北极和乘坐橡皮艇接近冰川。

    船上有一多功能厅,大型讲座、酒会、舞会可在那举行。还有一个室内游泳池和两个桑拿房、电影院、图书馆、一些有语言区分的讲座和纪录片就在那了。那有中文介绍北极的书和杂志。

这个夏天和北极点有约之七

    同行的天天和我们一桌吃饭的南京母女,就把她们看完的毕淑敏写北极的书留在图书馆里了。

    船上还有篮球馆、健身房。这些地方我都沒去。由于船上酒吧的窗外就是破冰船的船头,所以我喜欢坐在那写我的北极纪事、看书、看航行中的破冰。

    我住的船舱在礼品店斜对面,那里只要开门,就挤满了人。谁不想选有北极特色的礼物带回家留做纪念,送送朋友呢。

    每天要写的真多!好多朋友说,看着这些小文,如同在和我一起走北极呢。船上要看、要听的又把时间挤得满满的。好在夏天的北极是白昼。

    明天我们的破冰船就要带着我们登上北极点90度了。

汪永晨写于北极圈89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