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个夏天和北极点有约之四

(2018-07-06 12:52:56)
分类: 18文章
  文图:汪永晨                         编辑:张晓旭
在没有到达北极点之前,夸克探险队给我们安排了一些讲座。讲冰川,讲气候变化,讲北极熊。
这个夏天和北极点有约之四


        2018 年6月26日,会讲中文的的俄罗斯历史学家萨沙给我们讲了北极探险简史。

          萨沙认为,对北极的探索,古代的希腊,罗马就已经开始了。古代探险发现了欧洲北部一系列岛屿。但因多重原因并没有进入北冰洋。


         客观原因,如航海技术的制约,主观的原因萨沙认为有对北极及北极熊的恶性幻想。

         欧洲中世纪开始对北极探索的是北欧的海盗,维京人,我们可以在丹麦,挪威的博物馆里看到他们当时使用的木船,还有帆很漂亮的。
这个夏天和北极点有约之四
         欧洲之外的,像我们中国的《梁书》公元502-507年也有向北航程的记载。《梁书》上还有北亚米国,文(纹)身国。萨沙有一些爱斯基摩人纹身的记录。还有以鹿为马(不是指鹿为马),的寻找记录。

        那时的中国人对于北极已经有了一些概念,例如,“那是一个黑暗的地区”,“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见不到太阳”,那里“狗熊的颜色是白色的,个子很大”,那里的人们“乘坐狗拉雪橇旅行”等等。
  
        这个时期,欧洲(维京人、罗斯人)接近北冰洋,定居海岸;欧洲人和原住民进入了易货贸易交流,开始引进原住民的生存模式。想你雪橇为交通工具,还有就是吃海豹肉。

        翻开人类历史,就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实,就是国家无论大小,或者说民族不论大小,同样可以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在人类向北极进军的过程中,荷兰人就是一例。  
这个夏天和北极点有约之四


          荷兰人巴伦支在他短暂一生的探险中一共完成了3次航行,虽然每次都进入了北冰洋,但前两次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建树。1596年,在阿姆斯特丹商人们的资助下,巴伦支指挥着3艘船又开始了第三次探险。

         在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航行中,他们不仅发现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而且到达北纬79o49/的地方,创造了人类北进的新记录。

        巴伦支的航行不仅都有详细的文字记载,而且他沿途还绘制了极为准确的海图,为后来的探险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这个夏天和北极点有约之四
这个夏天和北极点有约之四


        为了纪念他,人们便把北欧以北他航行过的海域的一部分称为巴伦支海。
这个夏天和北极点有约之四

         在那个时期的北极探险中,发现阿拉斯加的丹麦人白令和苏格兰人库克,莫尓森也以用其名字命名海峡和被称为18世纪最伟大的航海家和探险家,在人类的航海史上创造了极其辉煌的业绩,并登陆南、北极。命垂史册。

          写这篇文章时,我们的破冰船正行驶在巴伦支海上。北极让人联想的事当身临其境时越发丰富。

        随着文明的发展,社会运转的速度愈来愈快,人类也开始追求豪华和享受。为了制造润滑油、蜡烛和肥皂,需要大量鲸蜡做填料;为了制造香水,需要大量抹香鲸的龙涎香;

        中世纪时,西方妇女不仅穿的裙子要用东西撑起来,像个鸡笼似的需要用东西支撑。鲸须则是最好的支撑物,不仅轻巧舒服,而且质地柔软,可变而不可折。
这个夏天和北极点有约之四


       当时对鲸须的需求量非常之大,价格也很昂贵。只要捕到一头鲸,光鲸须带来的收入就足够一条船两年的航行所需。于是,英国、荷兰、德国和法国的船只纷纷涌进了北冰洋。
这个夏天和北极点有约之四


        1818年,有人出版了一本《北极航行编年史》,其中的一张地图勾画出了当时所知道的北极地区的粗略轮廓,这便为新一轮的北极考察注入了新的动力。

        文化开始形成“善性北极”幻想。认为那里的魅力除了自然的纯净以为外,人也是纯净的。

        近代前期1500-1800 对北极的探索,主要是捕鲸和狩猎海豹。当然也包括寻找西北、东北两道和占领新殖民地。

        萨沙认为,这一冰川时代(14一17世纪,发展了北方生存模式,资本市场诞生促进对地理的兴趣。

       地理大发现时期,西方人开始寻找东西大洋海路,包括西北、东北的两道。因为欧洲人还是对北极航海困难估计不足,这一时期引起了几次大的灾难。

        近代后期(1800-1900 )的北极探索穿越了西北、东北两道;抵达了北极点,飞越了北冰徉。

        萨沙认为,民族主义思想将北极探究视为国粹表扬的手段,促进各个大国组织探险队;而欧洲大战之前的西方“崇拜科学”乐观主义作为很多探险家的主动力量;

         再有就是航海、导航、飞行技术落后拒绝了任何经济用途。
这个夏天和北极点有约之四


       现代,北方海道(苏联,1930 年以来),远程警戒雷达网(美国、加拿大、格林兰,1950年代以来)石油开发(美、俄)。

         对北极探究的这一时期,萨沙的结论为:20世纪初期人类终于得到了能够全面开发北极的技术设备(飞机、破冰船、潜水艇、海上钻井平台、雷达等,较多来自军事设备);

       二战时期将北极变成战略性的地区,冷战时期苏美两国全面运用北冰洋;

         萨沙对北极的展望是:经济使用和保护大自然之间的矛盾;领土主权和国际使用之间的矛盾;全球气候变暖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

          走进北极,我要看,要拍,要写的还有好多。

汪永晨写于北极72 度巴伦支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