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园志愿者:每周绿家园江河信息综述(6月25日-6月29日)
(2018-07-02 19:01:53)
标签:
环境新闻绿家园 |
绿家园志愿者:每周绿家园江河信息综述(6月25日-6月29日)
特别声音:
声音一——江河湖海
通过巡江检查统计,长江干流荆州至扬中段共有采砂船舶345艘,集中停靠的有208艘、分散停靠62艘、移动的有75艘。在船只集中移动水域,长江水利委员会巡查组当即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要求地方各相关水行政执法部门立即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将全部移动采砂船只扣押后集中停靠,并依法进行处置,同时要将有关情况上报地方各级河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拔掉“根子”、割掉“瘤子”。
针对巡江发现的问题,长江水利委员会砂管局要求马上加强跟踪督办和检查,督促相关省(市)认真落实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大监管力度,强化执法检查,确保长江河道采砂管理秩序总体可控、稳定向好。
1.人民网——黄河入海口“黄蓝交界”景象壮观
http://pic.people.com.cn/n1/2018/0629/c1016-30095654.html
2.人民日报——筑好一张网共治一江安
http://env.people.com.cn/n1/2018/0625/c1010-30081345.html
3.水利部——长江委暗访式巡江:当即要求扣押全部移动采砂船只,依法处置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18712
4.水利部——水利部部署淮河采砂专项整治:铲除非法采砂滋生土壤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22337
声音二——垃圾污染
“现在许多地方虽然采取了分类回收的办法,但实际运行中效果并不理想,有的甚至是形同虚设。这些地方虽然也搞分类回收,但是粗放式的,只摆了两三个垃圾桶,写着可回收物、厨余垃圾等,但什么是可回收物,许多人说不清楚,于是又回到了随手乱扔的原点。”韩晓武委员说,“分类回收绝不能只是一句口号,要采取切实措施认真落实。要努力建立一个立足于分类收集基础上的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系统,做好垃圾回收和利用的结合。”
目前,我国的垃圾回收多是混合收集,收集之后运至中转站,再运至处理场,从而导致许多可利用的物资和有毒有害物一起混入垃圾中,加大了废品回收的成本和难度,降低了效率。韩晓武委员说,这种收集形式导致垃圾中的有机物含量增多、水分增多、成分更复杂,造成焚烧处理热值低,堆肥处理产品质量差,填埋处理污染大等问题。
1.澎湃新闻——住建部:将成立推进工作组,尽快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法律草案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27628
2.检察日报——防治固废污染要“对症下药”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8/06-25/8546304.shtml
3.科技日报——快餐巨头极力甩掉“垃圾食品”帽子
http://www.chinanews.com/cj/2018/06-26/8547039.shtml
4.长江日报——武汉259个小区试点垃圾分类可积分换日用品
http://news.cjn.cn/sywh/201806/t3230567.htm
声音三——森林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16个省区的6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没有独立管理机构,有26个省区的11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没有管理机构。
据介绍,今年3月,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等七部门联合启动“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对46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68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长江流域相关自然保护地进行了遥感监测,梳理问题线索。
目前,生态环境部已分3批下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地的重点(疑似)问题清单,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违法建设采石场、工矿用地、能源设施以及核心区缓冲区的旅游和水电设施等,要求各地及时组织核查处理。
1.中国新闻网——6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没有独立管理机构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8/06-29/8551692.shtml
2.中新网——柴达木盆地6月来降水天数历史同期第二,专家:气候变湿明显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18398
3.央视新闻客户端——经过60年抢救性保护,秦岭大熊猫数量已达345只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24313
4.中国绿色时报——候鸟保护专项基金在京成立
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timepaper/html/2018-06/28/content_3323027.htm
声音四——环保督查
据法制日报6月27日报道,油污遍地,恶臭阵阵,危险废物露天堆放,明令要求停产,却在夜间偷干活,说是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实则不过一个“垃圾”产业园……6月19日,中央第二环保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副组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带队的在宁夏自治区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进行的“回头看”督察还原了保护区内企业假整改的真面目。
督察组发现,宁夏自治区灵武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侵占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问题依旧,重叠范围内仍存在多家化工、拆解企业,甚至还发现了新增项目;督察组随机抽查了6家企业,环境污染或风险问题均十分突出。
而宁夏自治区发改委明明是整改责任主体却当起“甩手掌柜”。
在督察组检查过的地区,无论是爷儿仨办的土作坊,还是有着“世界最大电解金属锰生产基地”之称“宁夏天元锰业公司”,都在赚着污染的钱。
就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破坏问题,翟青专门约见了银川及灵武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同时,督察组对有关情况正在开展进一步调查。
1.新华网——福建启动“三合一”督察环保表面整改、敷衍整改将移送问责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8/06-25/8546325.shtml
2.中国环境报——酸洗废水渗坑就地掩埋,烧炭土窑随时复产……应对中央环保督察还有这种操作?
https://mp.weixin.qq.com/s/baicXcQDeJlOSKyc29eSoA
3.央视新闻客户端——环保督察回头看:多地企业污染物监测数据造假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8/06-25/8545773.shtml
4.法制日报——环保督察组指宁夏发改委是“甩手掌柜”:世界之最在赚污染钱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8_06_27_461574.s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