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汪永晨
编辑:张晓旭
2018年6月7日到9日,全球护水聪盟年会在美国水牛城召开,中国的护水者从云南、四川、浙江、江西、安徽、河南、甘肃、北京东南西北的各条河流,也聚集在水牛城。

在中国保护江河的队伍可以说是越来越壮大。但是在年会上,每次吃饭时,看到那么一大屋子的来自世界37个国家,340个护水者的阵容,还是让人心里为之一动,我们不孤单,关注江河,任重道远。
三天的时间里,来自世界那么多条河的人讲述自己的故事,如果换成在中国,也有那么一大屋子人,也有来自那么多条河的护水者在一起相聚,打气,诉说,该有多好。这一天,还远吗?

忻皓就像是我们这群人的大管家。每次参加年会,大事,小事,他都会有办法一件一件的办好。关爱江河的队伍里有这样的大管家,真是希望呀。
在我希望让每个中国护水者都说说自己的感受,以便相互激励,也让支持我们来的人听到,忻皓是第一个说的:今年是中国第十三次参加全球护水者年会。每次我们都能在美国、墨西哥感受那样一种满满的能量。而且能和全世界的护水者交流。
其实做护水者真的不容易。有的时候真的需要打打鸡血,每一年有这样一个时间,和大家共同学习,一起打鸡血,学习到一些方法,真的可以让我们充满希望,这也是一种驱动。让我们的河真的可游,可渔,可饮。

胡敏年纪不大,但保护河流的经历她是从大学开始的。现在已经成了中国一家护水者组织的掌门人。她在我的话筒前说的是:在这里常常感受到的是,每个机构都有一个共同的使命。在美国特别感受到了公众有权力亲近河流。不论是我前几天在的DC,还是现在的这里水牛城,公众有非常多的亲近河流的活动。
可惜在我们中国,现在我们还做不到,因为大多数河流是污染的。不过,通过我们中国保护力量的努力,中国的公众,也有会有这样一天的,我相信。
胡敏杰的出名度没有他老爸高。但是淮河卫士对保护淮河的重大贡献,他功不可没。他发明的治水“神器”,为多少癌症村的老百姓带去了福音。这次是他第一次到美国,感慨要多一些。他说:他们这里有美的环境,美和丑的对比很强烈。
在这里,我看到美国人有一种死磕到底的精神。他们的死磕,为的是大多数人,是公众的利益。这种死磕让他们敢于赴汤蹈火。这和中国一些环保组织不太一样。他们在会上敢说,让他们明天就死亡。他们说的他们,就是河流的破坏者。
来美国这么多天,感受是非常非常多的。前两天在美国的乡下生活,我们看到的一个我们和美国的差距,是我们孩子没有对比。怎么说呢?美国有美丽的河流,这样的对比,会是稍有不好,就看到,就会起来和污染者干。而我们在中国生活的河边是没有什么对比的,这不能不让很多人默认,习惯。因为没有对比。

敏杰每天早上、晚上都要迈开大步的到处去拍照片,听了他的这番话我知道,他这是要把他在这里看到的,要让更多的人看到,要创造让人能有对比的机会。
周翔可不得了。他也是从大学就开始关注环境的年轻人。这两年听说他拿下了黄河的一个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可都是归国家管的。安徽黄山敢拿出一个自然保护区让NGO管,让周翔管,可见他的厉害。
参加护水者聪盟的会,他认为:我学到了怎么样快速传播自己的东西。在这次年会上上,我听到了一些案子,筹款的方式。这些新的理念在中国是直接就可以拿过来用的。
比如像斯里兰卡保护大象的做法,在我们黄山就可以也试着来。他们让志愿者做了那么多事的经验,不但保护了自然,还可以说是给年轻人带来很多机会 。
我每次来,也都觉得护水者每年的年会特别温暖的。像今天这样的颁奖会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代人一代人的坚持。既到了年长者,也看到了年轻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的鼓励。今后每当我遇到困难,艰难前行时,一定会想到还有这样一群护水者在坚守着自己的理想,我会比肩而立,以此而荣,护水者加油!
徐定艳从小生活在黄河边。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能当一个黄河的护水者,她一直坚持着,从小姑娘,到当了妈妈。她和我说的第一句话是:首先感谢郑敏让我来参会,我会珍惜这个机会的。
兰州的护水者们,把自己称为绿驼玲。定艳说参加这样的会,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学习到的东西,充实自己。这次我感受挺深的比如商业模式,比如讲故事,还有公民科学的培训在这些在我们未来的工作中都可以用上。
我们去拜访的水牛城护水者做的也让我很多很多收获。在美国做环保和我们不同,是万事都有可能,细致,创造力,我记住。也都会我带到以后的工作中。

房滇武过去是一个科学工作者。下决心做民间护水工作,是因为他看到了这里的工间,和自己的实力。他的感慨不太多,但实实在在:我正在做社区环保。公民科学能更好的和环境,和社区,和志愿者实实在在的想结合。听了年会上有关这方面的介绍,我更清楚了自己要做的,和怎么做。
刘丹守护者是河流旁边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河豚鄱阳湖。我去过几次,深为那里的自然之丰富和破坏之严重感慨和担忧。在我的话筒前,这位此行中国年经最小的护水者先是感叹:今年完是第二次参加护水者的年会,并完整的参会了。上次水土不服让他还进了医院。他的第二感慨是:和国外伙伴比,我们一点不差。不过,我们要学会展示自己,学会讲自己的故事。
这位年轻人对美国的法律很失望。因为我们听了差不多一上午的一个例子,说的是美国用了12年解决的一个环境问题。刘丹认为,那么腐败的一个事儿,要是在中国不会用那么长的时间。我们中国人解决的会比他们快。

今年,是我第五次参加全球护水者联盟年会。我和忻皓有同样的感觉有,每次来就是来打鸡血的,在感受鼓劲。
在中国保护河流,常常是势单力薄,有那么多问题,到美国来开会,发现其实他们的问题也不少,有些甚至也是一样的。这么看来,我们都是一个小小的力量,小小的着急。如果这些力量和急加在一起,就可能是一种改变
2018年这次来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一个小组讨论。讨论的题目什么是多样性,什么是包容,什么是公平?
来自夏威夷和墨西哥的两位女主持人把讨论搞的十会的有意思。她不是仅仅的自我表述,而是让大家通过自己的故事说明他或她认为的什么是多样。怎么就是任何一个事情都是多样的。只是我的英文不能完全都把故事听全,但还是让我看到了多样性不是一个概念,是一个个故事。
再一个是包容,我们怎么和我们反对的那些人对话?倾听他们,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点上我承认以前做的真不够。从听到的故事中,我知道以后真的要鼓起勇气,强大修养,去做这样的倾听。

然后是公平,我们现在很多事是不公平的。而我身边还会有更多的不公平我们是无视的。有了这样的分享,会让我们以后对公平更加敏感。而对公平的敏感,才是消除不公平的可能。
每个人对多样性,对包容,对公平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以后在我们的行动中也应该有这样的讨论,那怕是吵架都是必要的。以往我们怎么就没有这样的平台呢?
在会上,有一个环节是我的美国老朋友吴岚给参会人讲如何讲故事。做为一名老记者,以前认为自己还是会讲故事的。可吴岚让我们怎么在一分钟之内把你要讲的事说出来。
而我以前要把自己的事讲清楚多半是要长篇大论的。在年会上,我学到了应该在最短的时间把要说的事讲清楚,打动别人。这于我在今后讲故事的时候是会有改变的。
在年会颁奖仪式上,一个年纪挺大,看起来也挺微弱的女士说,她平时不太会说话,今天站在奖台上,她特别想替家乡的小溪代言。她说的能不让我们记住吗?我们每一个护水者都是一条河流的代言人,河流看似不会讲话,但她们所有的情感,都表述在自然中。而我们这些护水者所能做的,不就是更多的与河流亲密接触,讲述她们的故事。

其实,在写这篇文章的三个小时后,我就要踏上前往北极点的征程。旁边先生还在等着我去吃饭,我又要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二十多天,真的舍不得。可参加2018年全球护水者年会三天的收获,与感受,我真的也挺希望与朋友们,不管是不是护水者一起分享。为了我们身边的虽然不会说话,但有着自己表达方式和情感河流。

护水者,加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