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汪永晨
编辑:张晓旭
2018
年5月23日我们要去的是马达加斯加的哈努玛法纳自然保护区。这里2007年入选世界自然遗产,是马达加斯加三大重要热带雨林之一。
路上,原囯家林业局的专家陈建伟就考大家:谁知道热带雨林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路上,导游阿里和我们说的是,今天我们能看到5种狐,但是要爬大山,穿密林。
同行的曾经也是媒体人的李红梅进到林子后在朋友圈里则写了这样一段:清晨的热带雨林雾气缭绕,空气清新,穿行在真正的热带雨林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在没有路的密林中爬上爬下,对于一群五六十岁的人来说真够挑战体力的。

但一群热爱大自然的人兴趣昂然,一点儿不觉累。
功夫不负有心人,首先闯入我们视线的是竹狐猴、长毛狐猴我们看到时是一家子抱在一起的。褐狐猴,因为是所有狐猴中唯一的一种一夫多妻的狐猴,所以在每一片森林里都能看到他们。竹狐猴以吃竹叶为生,长毛狐猴距离太远,拍出来的不是一个球就是很分散。但能亲眼目睹,已经很难得了。

红梅说的这三种猴子,我们今天看到的都很清楚。只是树叶太密,阳光有逆,我们拍的没有在那看的那么真真切切。
本来我拍小视频,还小心翼翼地轻声说,可是后来发现,这些狐猴并不避我们。而是在我的头顶上上跳来跳去,爬来爬去,跑来跑去,玩的开心极了。

那四口之家的长毛狐猴,开始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团。后来它们动了,有人叫开了:是两只,是两只,两个头,四只眼睛呢!它们又动了。这回,我们发现,好家伙,不是两只,也不是三只,是爸爸妈妈和两个孩子,四只抱成一团呢。

世界上的热带雨林大多分布在南北纬10度之间的赤道地区,常年受到赤道低压影响,世界著名的亚马逊雨林、刚果雨林和天堂雨林都分布在这一区域范围内;而马达加斯加的雨林则分布在东南信风带上,受到马达加斯加高地的影响,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受到高大山地的阻挡,在马达加斯加高地东坡形成一个多雨中心。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物群落,复生,多层,常年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季节差异极不明显,生物群落演替速度极快,是世界上大于一半的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
其实,我对热带雨林的非专业解释是:随时都有惊喜。一会儿树蕨,一会儿巨大的巴蕉叶,一会儿树与树的绞杀,一会儿又是亲密的攀缘,空中花园,就是树上长出一“盆”争相斗艳的花儿。在热带雨林见到树上的花园也是有可能的。惊喜与丰富,可是非专业人士走进热带雨林的深切感受。

自从在6000万年前与大陆分离后,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动植物一直在封闭的环境中自我演化。除了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拥有的独特动物物种比地球上其他任何地方都多,在马达加斯加近98%的陆地哺乳动物、92%的爬行动物和80%的植物都为该岛独有;世界主要的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就包括马达加斯加,而马达加斯加的2/3的物种分布在东部的马岛雨林中;阿钦安阿纳雨林是马岛东部雨林的统称,由分布在马达加斯加东部6个国家公园构成,马达加斯加岛上123种非飞行性哺乳动物(包括至少25种狐猴)中有78种出现在本区内,包括72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收录的物种。自然遗产。
2018于5月23号,我们最后一幕看到的是马达加斯加的一处著名的景点。马达加斯加地质公园里的奇幻景观伊沙鲁之窗。

伊萨鲁国家地质公园,有形成于侏罗纪时期的独特地貌和原始森林。地质公园里最著名的景观是两块石头,一块叫“伊萨鲁之窗”,是拍日落的最佳位置;另一块是"伊萨鲁女王",高傲地顶着王冠的女性侧影也很令人着迷。

空旷的荒野,广阔的平原突然出现的
石山露出里面色彩斑斓的层断面,粗犷荒凉,充满嶙峋怪石和高饱和度的色彩,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散发着荒野之美,让人仿佛到了世界尽头。
伊萨鲁之窗,我们到那儿的时候赶上了夕阳。但是阳光的强度很难拍摄。周围的红山,红石在我的镜头中,倒是捕捉了不少。
在这世界著名的景观旁,我最大的感慨是:人类太厉害了,不管多么犄角旮旯儿的景色,多么难得一见的动物,都能被我们发现、“占有”!这,是好事吗?

荒野中的马达加斯加,明天又会给我们什么惊喜呢,期待中。
汪永晨写于马达加斯加伊萨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