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汪永晨
在马达加斯加看到荒野的时候,我们常常感叹荒野之丰富。看到街上的孩子:绑布、绑布要糖吃的时候,又忧伤世界上的适龄儿童什么时候才能都上学。
马达加斯加的原始与独特,让它虽然位于非洲,却与我们印象中的非洲迥异。“印度洋上的世外桃源”,“上帝在非洲遗落的珍珠”,“非洲的伊甸园”,“生物圣地“等等,都是对他的赞美。
塔那那利佛是印度洋岛国马达加斯加的首都,是马达加斯加的最大城市,马达加斯加语之意为“千人勇士城”。
木隆达瓦,我们前两天拍猴面包树落日的地方,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独有资源已经成为马达加斯加著名旅游城市,猴面包树的王国。也是当地一张值得骄傲与炫耀的名片。
红树群和泻湖包围的海岸是它吸引游人的地方,在猴面包树稀树草原欣赏壮观的日落美景简直可以说是人生最难忘的经历。
木隆达瓦海滩是整个印度洋西海岸最漂亮无瑕的海滩之一,天然,原始和没有任何雕琢,在这里,任何现代化的东西都显得多余。
这里原生态的海滩完全没有经过人工雕琢,洁白无垠的细沙滩一望无际,目前只在木隆达瓦西部才存在。
什么是贫穷、什么富裕?城里人有城里人眼光,山野之人有山野人的生活态度。勤劳,也会过度使用自然破坏的环境,懒惰有啥吃啥,让自然保持荒野。

当今社会,主流发展的现代化、少数精英的慢生活,当他们共存,让人迷茫、让人寻觅的时候,非洲荒野的经历倒让我又多了一个视角看世界。
在这个地球上,真正能懂得人类之渺小,宇宙之宏大,不容易。在非洲荒野中的这一认知,在我的行走中、思索中一点点的积累着,膨胀着、升华着。

在非洲旅行,不管是在荒凉中看野生动物,还是在孤岛上感受寂寞,不仅仅是饱了眼福,也不光是尽情享受,更多的收获是这里的自然,社会,人,让我体味着另类自然的同时也思考着另类生活。


一路走,一路拍的小视频,可以让我笔下的这些文字活起来。这是我此次非洲之旅的更大兴奋和乐趣。因为可以更多的和朋友们一起分享我们在非洲的见识与思考。

马达加斯加岛原来是非洲大陆的一部分,地质构造与非洲大陆相似,全岛基底由古老的结晶岩构成,2/3的基底出露在地表,形成纵贯全岛的高原。
高原偏居岛的东部,全岛地形不对称。这高原面上丘陵、火山、盆地错综分布;岛上面积广大的草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养牛业是畜牧业的主要部门。曾经牛的头数超过全岛的人口数,因此马岛又有“牛岛”之称。

马达加斯加自然资源丰富。石墨储量占非洲首位,还有云母、铀、铅、宝石、石英、金、银、铜、镍、铝矾土、铬、煤,还有桉树,全国现在80%的人靠烧木炭做饭、洗澡。我们一路上都在路边看到一包一包的木炭。
马达加斯加河流湍急,森林面积1470万公顷。粮食作物有大米、木薯、玉米等,大米已接近自给。

主要经济作物有咖啡、丁香、剑麻、甘蔗、花生、棉花等,而其香草(华尼拉)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首位。马达加斯加旅游资源丰富。
如此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得天独后的自然条件,没有富裕了大多数的百姓生活。殖民地时期的建设,50多年了,仍是国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保障。
如果像当地导游阿里说的让中国人去管理,那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在路上,在想象。
汪永晨写于马达加斯加路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