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水行2018年4月14日走进春天的海棠溪水边 编辑:张晓旭

分类: 乐水行 |
文图:FANG 汪永晨
绿家园乐水行2018
年4月14日走进了春天,走到了开满鲜花的海棠溪水边。


前些年乐水行走到这儿还要捂鼻子,现在却是游人如织,赏花、拍照、翘首弄姿,成了今天这里的主题。


元大都遗址公园的小月河边,是北京最大的一片海棠林,花开两岸,名字很诗意——“海棠花溪”,这里的海棠花品种很多,有“金星海棠”“贴梗海棠”“钻石海棠”“ 西府海棠”等等,各显秀色,其中尤以“西府海棠”开得最好看,重重花瓣,白里带粉,粉里透红,在碧叶陪衬下,分外妖娆娇艳。
每年的清明至五一这段时间各色花就如约而至,人也纷至沓来。

河边忙着拍照的美女。

西府海棠因生长于西府(今陕西宝鸡)而得名。西府海棠为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小乔木,高达2.5-5米,树枝直立性强,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它的花苞是红色的,但是开花后花呈粉中带白,且西府海棠有浓郁香气,是其它品种所没有的,所以西府海棠是海棠种的上品。


垂丝海棠,垂丝海棠花色艳丽,花姿优美,花朵簇生于顶端,花瓣呈玫瑰红色,朵朵弯曲下垂,如遇微风飘飘荡荡,娇柔红艳。

贴梗海棠,又称铁角海棠,是蔷薇科木瓜属植物,花梗极短,花朵紧贴在枝干上,花红且艳,故花似直接出自粗枝上,因有贴梗之名。

海棠花溪所在的小月河起自德胜门外关厢,沿昌平路两侧向北,经马甸至清河镇入清河,长8.4公里。小月河上游为西北土城沟。


1985年全面治理,改道南起学院南路与长河暗渠
相接,向北沿土城沟流经黄亭子,向东至祁家豁子再北折
入小月河故道,全长10.25公里。


历史上,小月河位于东升乡东部,是一条自南而北流向的河流,也是整条河流全部在东升地区境内流动的河流,是随着元大都的兴建,由人工渠与自然冲积沟河形成的一条古河道,已静静流淌了七百多年。而八家、六道口一带的人多称其为“东大道”,源于早年间河边曾有一条顺河而行的大道。


几十年前,小月河西侧,多为清河大队、八家大队、塔院大队和太平庄大队的农田,主要种植蔬菜。可以说当年的小月河是东升公社东部农田的主要灌溉水源,特别是汛期,水量充足,为农田灌溉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但是,由于经年失修,致使河道不整,河边杂草丛生,特别到了八十年代后期,河道两侧居住人员增多和企业增多,使小月河受到污染,河水变得浑浊而不洁。

今天,在小月河边的元大都遗址公园看到了两幅“马鞍子”。让杨先生十分不解的是这个马鞍子没有脚蹬子。杨先生说,正是这个脚蹬子解放了骑马人的手,想必当初修这个“马鞍子”一定是有的,可是现在却不翼而飞了。空留下残缺的马背生活的。

乐水行中,曾经住在这儿的志愿者李红还带我们看了元朝水利工程中泄水渠的水关。几百年前的水利工程,至今只剩下了破落的景象。我们说,如果要是在国外这可是重要的历史遗址,可是在中国元朝的历史又算什么呢?

站在这片元代水关遗址前,望着远处小月河边盛开的海棠花,历史,今天在这里交汇,走过风吹下起的花雨中,留在心里的又会是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