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18次怒江行之七

(2018-04-02 20:58:20)
分类: 18文章
     2006年,我和《中国水危机》作者马军一起在怒江走访了100位如果修大坝的潜在移民。当时的他们并不知道是什么大坝,但政府说要修,他们就充满了期待。当然也有人很害怕家和地被淹了,他们靠什么生活。甚至有人会说出这样的话:修大坝,我们是拿不到钱的。
第18次怒江行之七

        12 年去了,应该说我们看到的,今天他们的生活比12年前好了很多,如果今天再问他们这里还会修大坝吗?他们几乎众口一词不会再修。但是对于这里要建国家公园,他们也还是什么都不知道。家门口现在修的路他们都知道叫美丽公路。
        怒江边秋那桶这个抱小孩的妇女是从缅甸娶来的媳妇儿,刚来的时候,她还不太会讲当地话。今天我们看到她的时候,已经和村里的人坐在一起聊天儿,家里的摆设也明显的比过去好了许多。
第18次怒江行之七

        贡山茨开始镇嘎拉博村江边的小溪,我们曾经采访的一位老人正在打猪草。他们家的生活有多大改变因为语言不通她并不愿意和我有太多的交流,不过家里的房子明显比过去好多了,还有了院子。
        这位时尚女孩已经是孩子的妈妈。家住贡山茨开镇木腊村。今天我们给她看12 年前采访的老人的照片时她说,这是我外公外婆。当时老人已经91岁了。她告诉们外婆活到100岁外公活到99岁前两年去世。现在家里日子过得有点恼火。她离了婚自己带着孩子跟妈妈一起过。过去,村子里山上可以种玉米,可以养猪,可是现在玉米不让种了,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让种,这个地方温度不够,所以草果长的不如别的地方好。我问她那怎么生活呢,她说随便挣点钱吧。
第18次怒江行之七

          福贡县马吉乡不腊村的王秀颖12年前我们去的时候,她在和丈夫一起在江边打渔,说挣点小钱。现在成了村卫生所的大夫。我们拿着照片找她的时候一个年轻人说她是医生在身山上,我们就请这位小伙子开着面包车带我们去找她。秀颖告诉我们,她是经过短期培训当上村医的。现在周围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来找她。我们中细心人看了,她那儿的药也很全。
第18次怒江行之七

         有意思的是我们离开开车带我们来的这个小伙子时问他多少钱的时候,他竟然不要。它里的人真是淳朴。
          如果说我们在江边的访问,让我们觉得有点意外的,就是这里的死亡率有点高。在我们找的人中,有车祸死的,有癌症去世的,还有泥石流被冲走了。死亡的比例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拿着照片问这位老人时,他告诉我们就是我们曾经采访过的,才30几岁就因病去世了。
         这位手里拿着照片的妇女,照片上是两位,现在只剩她一个人了。她住在福贡子里甲乡俄科罗村。她说的话我们听不懂。请旁边的人翻译,可是来了几个工作组的人不让给我翻。
第18次怒江行之七

        通常来说过得不错的地方一般我们的采访,挺顺利,而有问题的地方我们的采访,就往往受到阻拦。        这个地方我们后来知道,主要的问题就是老百姓并不知道为什么不让他们种玉米了,生活靠什么?本来不让种玉米是因为怒江边25度坡地方都要退耕还林,如果政府及时的帮助他们找到新的出路或林下种些经济作物,就有可能让他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当地政府在这方面应该说做的不够。
第18次怒江行之七

         岁月不饶人,这位骑小蹦蹦车捡垃圾的老人当年是个帅哥,现在脸上没有了表情,看着照片一句话也没说。
第18次怒江行之七

         怒江六库小沙坝,是怒江曾经要建电站唯一的一个被移民的村庄。今年80好几了的何大爹12年前我在小沙坝釆访的三十户人家,是他一户一户带我去的。现在他的儿子当上了村主任,他不欢迎我去看他父亲。我给他看了两年前拍的照片,还是那个门,还是那条狗,还是和何大爹脸上的笑容。他却一再的强调我们来是为了啥。
第18次怒江行之七

         这样的问题他问我好几年了,当我说是为了留下你们家门口这条大江时,他似乎觉得我说的不是真心话,我们之间很难交流,但是从何大爹带着走过的江边村寨和今天小沙坝相比,现在比过去有钱了,但是当年村子里的自给自足的宁静和民族特色找不到了。
第18次怒江行之七

         12年的记录,对比还会继续没有答案,生活会告诉我们,人们的明天选择什么。

 汪永晨写于怒江小沙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