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河十年行之三十三】九月二日这里是一片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野生古柽柳林

(2017-09-04 22:13:22)
标签:

黄河十年行

绿家园

青海省

青海省同德县然果村

古怪柳林

分类: 黄河十年行
 ,我们四个人离开大部队开着一辆皮卡,去看看我们黄河十年行从第一年就知道的一片有着四个世界第一的古柽柳因要修一座水电站而危在旦夕,今天怎么样了?
       2010年7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吴玉虎在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同德县然果村附近的滩地上偶然发现了一片古柽柳林。让搞了一辈子植物分类研究的吴玉虎诧异的是,眼前的柽柳都长得异常粗大,与植物志记载的灌木状的柽柳属有着天壤之别。经过与中科院新疆地理与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潘伯荣联合考察,吴玉虎最终确认:这是一片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野生古柽柳林
        八年来,这片古树因有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吴玉虎的发现并组织专家研究、呼吁;有黄河十年行的信息传递以及媒体、民间环保组织的共同努力,现在依然生活在黄河边。
        其间,黄河十年行和吴玉虎一起上书两会、青海省政府,并得到了回答,古树要保护。
        遗憾的是2016年黄河十年行在西宁见到吴玉虎的时候,他告诉我们羊曲水电站马上就要蓄水,这片世界级的古柽柳,真的是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2016 年黄河十年行立刻再次把科学家着的急,通过媒体的方式、民间环保的行动,展现在公众面前。
         随后,民间环保组织自然大学的邵文杰来到了这片古柽柳林里,拍下了它们的古老、拍下了它们的苍桑、也拍下了它们的顽强与生命力。
         因媒体与民间环保组织的合力,这片古树又得到了青海省政府的关注并做出决定:不解决好古柽柳的问题水电站不会蓄水。
        2016-11-09 13东方早报消息:
昨日,青海省政府宣布,停止因羊曲水电站的工程建设项目而准备进行的古柽柳林移植工作。
       因为这片古柽柳林地处正在规划中的羊曲水电站库区,按照原先的计划,2018年底大坝落成后,这里将被全部淹没。对此,羊曲水电站的工程投资方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提出了移植保护方案。然而,早报记者日前探访发现,业内专家对此移植方案基本持否定态度,称强行移植不但可能导致这一片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古树林覆没,也将破坏当地的整个生态系统。
        青海省政府在回应柽柳林保护问题时称,目前已决定停止柽柳移植等工作。
        这一决定,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现在的民主化进程和公众参与影响决策的可能。也让我们黄河十年行感受到,只要努力就有希望。
        这片古柽柳生活的大山边、黄河旁真漂亮!今天在这儿我们还体会了一把穆斯林过古尔邦节的气氛。我们问路边的几位女士家里今天家里怎么过节?她们把我们领回家,让我们看到了回族过节的仪式,并和家里的老人聊了一会儿。
       家里的两个儿子因古尔邦节纷纷从西宁和广州回来,可见这仪式对穆斯林家庭来说的重要。
       当我们问他们听说过你家附近珍惜的古树吗?这家的儿子、女儿都说听说了。也知道有人在保护。从广州回来的小儿子相信古树会保住,因为是世界级的。他说如果需要,他也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我们的车在崎岖的大山里穿行到长有这片古树的河滩旁的村庄时,村口站着十来个人,拦住了我们的去路。不让进的理由是里面在举行什么活动。我说我们就是想拍拍黄河、拍拍古树,他们很坚决,不让我们进去。
        我们的车停在了村口,我一个人试图一步一步的往里走,他们倒也没有拦我。进到村子里我发现,里面空空荡荡一个人都没有,只有那些废弃的房子在黄河边无言的立在哪里。
       陪伴我一步步往前走的是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它们或许是怕我孤独,或许是好奇我怎么敢独自往里走呢?
        已经看见黄河了,三个小伙子骑了一辆摩托车追上了我,坚决地把我拦住。没有办法我只好做着他们的摩托车回到了村口。
        和邵文杰联系后知道我们可能进不去了,当地早有了防范。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从黄河对面看到这片古树,而且可以看看这片古树生长的环境。
       20分钟以后我们的车开到了河对面,看到了黄河,滩地上这一片古树生长的环境和它们苍绿的生命力。
        “还没有来得及通过古树做当地气候变迁的研究,还没有来得及收集它的种子……半年时间把树都移走,这种移植实际上并不是在保护它。” 潘伯荣曾遗憾地告诉早报记者。同时他也认为野生古柽柳林在黄河滩上千百年间已经形成独特的生物种群,与当地生态环境成为了一个整体,移植等于破坏了整个生态系统。
       奔波于青藏高原四十多年的吴玉虎说:这片林子经历了多少年,起码几百年的这样一个沧桑巨变,它没有被毁。如果在我们这代人手里被毁了,我们觉得是一种悲哀,是我们这一代人在犯罪... 
        9月2号,我们在拍摄、记录了这片“高、大、奇”和生态系统完整的四个世界第一的古树后,驱车三个小时来到了洋曲电站。
        电站旁大山的路上虽然车水马龙,但是我们看到的大卡车还是在修路的。从今天已经被大部分斩断的黄河上的这个大坝看,没有见到人,老吊车也没有动的迹象。
        羊曲电站2016 年因末通过环评就开工,被环保部门罚款并要求停工。现在很多水电站打擦边球,开始把大部分工程都做了,还剩最后一点说是正式工程。这应该属于未批先建。”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周建军对澎湃新闻分析说。
        站在今天几乎只给黄河留了一道缝的大坝前,我们不知道这投资已巨大的工程真的能为666棵古树让路吗?
        谁能最后裁定大坝的命运?谁能最后决定这片有着四个世界第一的古柽柳林的命运?黄河十年行在记录,在影响,在行动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