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汪永晨
汪永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569
  • 关注人气:7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年绿家园黄河十年行第十六天(二) 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2017-09-02 23:46:25)
标签:

黄河十年行

黄河源

绿家园

三江源自然保护

分类: 黄河十年行

今天,我们走在看起来哪怕是一小块地貌,有冻土、有已经风化的山坡、有草甸、有河流这样的大自然中。沿着这样的地貌,我们走到黄河源第一乡-麻多乡,郭阳村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a411523d1e17473fbac9177ec54bc3d3.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2010 年黄河十年行走到这里时,只有几栋房子。这些年的变化也不大。只是近两年,中央政府加大了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扶持,现在的这里已经很有规模了。非常棒的是网围栏少了。

一路上,偶尔看到一两个帐篷,我总忍不住要问自己,住在这样广阔天地中的人,寂寞吗?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bd6f7c481231494988b7e191624e2eb8.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b5bbfe874fea4d7382739a262e870cad.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现在三江源的路边都有垃圾桶。河网在这一段已经形成了明显的河流。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362d2e274a8f47e1ab143dfd920a7c97.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走向河源,忽然还会出现一个小峡谷。老赵说这地方是一个研究观察野生动物的好地方。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01b58ebd7246474884943ea486ffcbdb.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越走进黄河源天地越宽广,再次突显黄河是如何孕育而成。每一条水系都会从各自的河流流向黄河。

能够通过小视频让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走向黄河源,真高兴。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b3b6499b8cdd476e92c284c4dbe17d22.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275d0d3233564fc5955bb8bcba6d56b2.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2a23229c77a54999b94a5fa7744f98d5.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我们离开黄河第一乡麻多,走向黄河源,因为我们的大车不能进去,每次来都会抱一抱的老朋友欧姆措的女婿开着长城越野车带着我们进入最后的黄河源区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9659e6348f894f3e8ae399029d2a58ff.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5d51054a48904443b3c6e1353d31cfd7.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这就是麻多乡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314f1f91929a4704943dc44cfc3dc293.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我们进河源时的光线,让我们领略到黄河色彩的丰富、多样。

真遗憾,这里也有挖沙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91720120d7c9492c870498bd47996ee5.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5bbaaffc1ed74a24a789312ddcb48f5a.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9e2d691dff06461eaf2a2a98985c0679.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奇怪,黄河源不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里,所以,这里还有网围栏?如今国家公园里己不让再修网围栏了。

离黄河源越来越近了,太阳光打在大地上,暖暖的。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2d43b7bf5ed944f6a45c2313c2b4ab64.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2009 我就到过的黄河源小学因撤点并校已经废弃了。昨晚欧姆措的大学毕业做民间环保的儿子就是说,如果这个小学要恢复,他愿意回来教书。因为有感情。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79c552db825c49d9a6d17e56e8e933d5.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2009 年,我第一年来的时候,夕阳打在藏民为黄河源祈福的塔上,美丽而神圣。今天,我们到这时天阴了。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5ae925b6abf04b768053f76db33fec2e.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藏族人对黄河源的祈祷和祝福有塔也有经幡,是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守卫着黄河源。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14c39da40aef422799f3de046467fd27.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feede680e6c74162b13d43f425248d34.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小视频中,我兴奋地向和我们一起关注黄河源的远方的朋友描述着母亲河的出生。

对我个人来说这是第九次站在了黄河源。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035121ee785346deb1cb67e83ac6f0eb.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6f5dba273d814516a604f5bd2647480b.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我向“母亲”说:我来了,第九次来到了这里探望您,我要把这水声音录回去,让更多的人听到。我要录下的有水的声音,有雨的声音,也有我的心跳。

这些散在河源的彩色的小纸片叫隆达,是藏族人对河流祝福的一种方式,向天空扔时,他们的嘴里也有內心的祝福。曾经有人看了不了解的说,河源也脏了!不是的。

今天的黄河源有国家地标,也有藏民们挂满了的哈达。黄河从这里问世。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81527fc458614656b191f40551d19938.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21dcc07afd9248af9d98ee8754b09fd9.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黄河从这里走来,黄河从这里开始被我们尊为“母亲”。

我们在这里时天下雨了,很快成了小雪弹子。1998 年我第一次到长江源时知道当地牧民这样称呼冰雹。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f568061a7249483f8fec34ef6ebcf982.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我们上来是三辆越野车,可雨中、雹中我们连拍照,带录水声一个多小时了,才又有一辆车上来。此次黄河十年行有四个人因车的问题,而没能见到河源,为他们遗憾。

我们,拉起了“黄河十年行2017”的横幅,站在黄河源头表达了孩子对“母亲”孝敬之心。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18fcd094ffe4488686802e14894d7bdd.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我们,向最初的黄河源鞠躬,以难以诉说的心情祝福她的身体健康。

我们,以各自的心情,各自的方式,把“母亲”记在了心中。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1836a59789c546eeb8f6786677b448e4.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8013a045366249ff8cbb1c06481259b7.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作为曾经的广播记者,我能做的除了拍照片,拍小视频,就是录下黄河最初的声音。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c3757090d11a4395b8d727fee748b3c1.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从黄河入海口到今天已经整整16 天。16 的故事,16 天的心情,怎能一下子都诉说与“母亲”听。

两个多小时了,再不想离开也不能不说:再见母亲河,再见黄河源,黄河源扎西德勒!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1e6dfe32b3174c529da2767c1fb45bbc.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5bef59fce721470a84019033614139a0.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我再次环顾、拍下了黄河源,约古宗列盆地的全貌。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aaf8a8450b72474cb9d4cd5979f235df.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我再问黄河源,你以如此博大的胸怀做好了准备一无返顾地流向大海了?

我们的车开动了,只有和黄河源说我们明年再来。
只有和黄河说:祈福你流向远方。
只有说“母亲”你的声音我录了下来,会让朋友们和我一起听。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7615828afec946f0aeb4542ae51fcb01.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今天,我们到达黄河源第一乡麻多,最先见到的就是这仁增多杰的妈妈欧姆措。

1999年我第一次随地质学家杨勇到黄河园源考察的时候就认识了欧姆措。她那个时候正在太阳能灶上面烧水。这位淳朴的藏族老妈妈,从那以后,每年我们黄河十年行去麻多乡,我俩都要紧紧地拥抱,脸贴着脸,表示这一年来的思念。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e45553c32ac04c4aa1549853e7b1f4e7.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707609c803524381885248adfa35fb77.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我们语言不通,我不懂藏语,她也不会汉话,但是我们相遇的那一刻心是在一起的。每年我去都会带上表示我心意的衣服或者什么礼物,她也会送我上她心仪的礼物给我。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d6081034891f41e69892562aec32d78e.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a3e305ba0b0a4f25bdfcef4ff75a48d9.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今天她到了黄河源,从藏袍的怀里掏出了一个礼物告诉我那是她爸爸送给她的,是一个奖杯,上面有三个小空间放着不同的土壤,还有一个空间欧姆措告诉我那里面装的是黄河水。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4ce78557507a4ab9834d16aef0f39052.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188dc04fae074820a40f999f7585ed59.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5b9d26669051404198479e1fbe66c568.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2014年,欧姆措也是在黄河源,沾着黄河水把自己手腕上的一个祖传的老玉的手镯戴在了我的手腕上。

能在黄河源认识这样一位藏族妇女,是天意,还是缘分?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18fbfcd865ea4495833011708c4826ac.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从她那清澈的眼神里,我常常读出她内心的世界。从我们每次初拥,到脸贴脸的告别,我心里装下的是厚厚的一份情谊。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5e9a0ddfcf4f4dea923ab5679a04e722.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欧姆措教育的儿子仁增多杰大学毕业以后,放弃去找公务员的工作而是和几个年轻人一起艰难地开始了黄河源的保护。

在麻多乡的那晚,我们住在了欧姆措的家。炉火烧的旺旺,她不停停的往我们杯子里倒的奶茶烫烫的,都融在了我们的心里。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6af74ec8c0cc489fa55886aa847673ae.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1b3686c3738b4cbf996e9a2df587274d.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902bc9d7c0754333bf26031a8646f184.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晚上睡觉前,欧姆措要对着她家的佛龛朝拜磕头。那份虔诚,让我感受到的是信仰的力量。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eaeefde108cc46c7a9564f129d06e5c9.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除了语言的交流,就没有更能心心相印的感情交流吗?我觉得有。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39e066beca60416dbfb0be660527ea26.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在从码头乡走向黄河源的时候,黄河源第一家也是我们每年都要去看望的,他家的一个小男孩我们是从看着他才一个10岁长到了1.8米几的大小伙子。点可惜的是,我们第一年来的时候,他还在黄河源小学上学,第三年来的时候,因为黄河源小学被撤点并校,他辍学在家,开始了放牛的生活。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11ed322265844317a53d66f8a1e6401c.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今天,我们的车一到,小伙子就冲到了我们的车窗前,脸上依然有纯真,也还加上了几分憨厚。我们从黄河源回来再经过他家时,家人告诉我们他放牛去了。天都快黑了,去放牛,住哪儿?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82d555308ef841b8884a5f1b397886da.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8a2ceda6a5134ea5babe9020bd7741d0.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这不能不让我再次问天问地,上苍选择与黄河源为邻的人,和我们一样吗?

今天,在黄河源第一家,我们又和他们照了相。并站在那幅黄河源第一家的墙画边,让他们本人对着本人拍了一张。每年黄河十年行来到这些人家,都会把前一年我们拍的照片洗出来,放大送给他们。他们看照片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心里是和他们一样高兴的。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cdf916ab709e46d9a50d4ed92cdab6ad.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f4e34c61d64841b5b4a5d908af84d3b9.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黄河源第一家,是一大家子。每年来孩子都在增加,我们第一年到他家的时候,家里女人正在做经幡。我们从黄河源回来的时候,经幡挂起来了,但不是五颜六色的,是黄色的。问后我们得知,是家里才一岁多的小孩因为感冒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结束了短暂的人生。孩子去世,藏族人的经幡用黄色来表示。

因为语言不通,我们和这家人交往了八年了,但互相并不了解。我们的交流只有用眼神和笑容来表达。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4bc270af739f40c8abb340921d2b07e7.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同行的李秀兰送他们每人一个国旗小徽章。他们都头一次看到。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e4f8e6b1a03d4607bd28ab1b05ad5da6.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藏族人在见面和告别的时候都会贴一下脸。

今天依然,我们和他们一家人告别时,他们一直在向我们挥着手。明年再来看你们,再见,我们也一年又一年的说着老话。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25760d21a5044fc2a6aa273a20c4e967.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69bcf6201259494eac3f88e67d9983e6.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黄河十年行跟踪采访的十户人家,包括黄河源的这几户,我们每年来都像是在走亲戚。

今天,我们离开黄河源第一家后走了一会儿,欧姆措的女婿和我们说能不能停一下去她的亲戚家看一下。我们和她一起下了车。
这是欧姆措丈夫妹妹的家,家门口几个孩子跑来跑去。其中一个孩子端着小碗在吃饭,吃的是什么?大米饭。 黄河源人家的晚饭也有米饭,这倒是我第一次见到。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3c8dfe4283124740be079e393a0e2db1.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647cc970987a4d5ba18328d8ad9535f9.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在黄河源小学采访的时候,老师们告诉过我们,这里孩子的辍学率依然不低,因为孩子们在撤点并校以后,离家太远了,他们想家。


在这样的旷野中生活,家就是他们的全部。

黄河源的孩子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693b452163a246178549bd98ac239876.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向麻多乡走去时,天已经黑了,我们的车在搓板路上走着。我心里满满的恋恋不舍,对黄河源头,对黄河人家。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8f6f1e26e388474980f2b59258e52558.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http://static2.ivwen.com/users/16129213/1789d0586dd24f12bed616c6c8c1b7eb.jpg-mobile2017年8月31日母亲我来了,我第九次来这里探望你!"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