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河十年行之三十】8月31 日进河源时的光线,让我们领略到黄河色彩的丰富、多样

(2017-09-02 08:48:25)
标签:

黄河十年行

绿家园

黄河源

经幡

分类: 黄河十年行
http://img2.ph.126.net/NEyhcJgIMDr1ro_MclV95w==/2603362059615194093.jpg日进河源时的光线,让我们领略到黄河色彩的丰富、多样" />
 
【黄河十年行之三十】8月31 日,我们走在看起来哪怕是一小块地貌,有冻土、有已经风化的山坡、有草甸、有河流这样的大自然中。沿着这样的地貌,我们走到黄河源第一乡-麻多乡,郭阳村
     
 http://img1.ph.126.net/t8HLum8pZDZHKHgLItO00A==/6632269531910613424.jpg日进河源时的光线,让我们领略到黄河色彩的丰富、多样" />
  2010 年黄河十年行走到这里时,只有几栋房子。这些年的变化也不大。只是近两年,中央政府加大了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扶持,现在的这里已经很有规模了。非常棒的是网围栏少了。
        一路上,偶尔看到一两个帐篷,我总忍不住要问自己,住在这样广阔天地中的人,寂寞吗?
        现在三江源的路边都有垃圾桶。河网在这一段已经形成了明显的河流。
走向河源,忽然还会出现一个小峡谷。老赵说这地方是一个研究观察野生动物的好地方。
        越走进黄河源天地越宽广,再次突显黄河是如何孕育而成。每一条水糸都会从各自的河流流向黄河。
        能够通过小视频让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走向黄河源,真高兴。
        我们离开黄河第一乡麻多,走向黄河源,因为我们的大车不能进去,每次来都会抱一抱的老朋友欧姆措的女婿开着长城越野车带着我们进入最后的黄河源区
        我们进河源时的光线,让我们领略到黄河色彩的丰富、多样。
      http://img0.ph.126.net/iz4jK4ap0jWQbtQ4ucSZag==/6632398174771050831.jpg日进河源时的光线,让我们领略到黄河色彩的丰富、多样" />
  真遗憾,这里也有挖沙
        奇怪,黄河源不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里,所以,这里还有网围栏?如今国家公园里己不让再修网围栏了。
       离黄河源越来越近了,太阳光打在大地上,暖暖的。
        http://img1.ph.126.net/fiuk1f7iHKomEvaCmgEocw==/6632632370745175951.jpg日进河源时的光线,让我们领略到黄河色彩的丰富、多样" />
2009 我就到过的黄河源小学因撤点并校已经废弃了。昨晚欧姆措的大学毕业做民间环保的儿子就是说,如果这个小学要恢复,他愿意回来教书。因为有感情。
        2009 年,我第一年来的时候,夕阳打在藏民为黄河源祈福的塔上,美丽而神圣。今天,我们到这里时天阴了。
       http://img1.ph.126.net/cf4uu2yJ2turC2zRgdH89A==/6632466344491984852.jpg日进河源时的光线,让我们领略到黄河色彩的丰富、多样" />
 藏族人对黄河源的祈祷和祝福有塔也有经幡,是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守卫着黄河源。
        小视频中,我兴奋地向和我们一起关注黄河源的远方的朋友描述着母亲河的出生。
         对我个人来说这是第九次站在了黄河源。
         我向“母亲”说:我来了,第九次来到了这里探望您,我要把这水声音录回去,让更多的人听到。我要录下的有水的声音,有雨的声音,也有我的心跳。
       http://img1.ph.126.net/XUPsIrwHeiJwX6i80N5jCg==/6632624674163780374.jpg日进河源时的光线,让我们领略到黄河色彩的丰富、多样" />
 这些散在河源的彩色的小纸片叫隆达,是藏族人对河流祝福的一种方式,向天空扔时,他们的嘴里也有內心的祝福。曾经有人看了不了解的说,河源也脏了!不是的。
      http://img2.ph.126.net/uNxLjLX_U4L_OQB_mCkmNg==/6632344298701293467.jpg日进河源时的光线,让我们领略到黄河色彩的丰富、多样" />
  今天的黄河源有国家地标,也有藏民们挂满了的哈达。黄河从这里问世。 
       黄河从这里走来,黄河从这里开始被我们尊为“母亲”。
        我们在这里时天下雨了,很快成了小雪弹子。
http://img0.ph.126.net/CT2g8VlXJSxmSe3zy2Y7Ug==/6632402572817561976.jpg日进河源时的光线,让我们领略到黄河色彩的丰富、多样" />
1998 年我第一次到长江源时知道当地牧民这样称呼冰雹。     
我们上来三辆越野车,可雨中、雹中我们连拍照,带录水声一个多小时了,才又有一辆车上来。此次黄河十年行有四个人因车的问题,而没能见到黄河源,为他们遗憾。
http://img1.ph.126.net/8yNlOLIHwGmQZpsjCttMKw==/6632702739489356053.jpg日进河源时的光线,让我们领略到黄河色彩的丰富、多样" />
       我们,拉起了“黄河十年行2017”的横幅,站在黄河源头表达了孩子对“母亲”孝敬之心。
       我们,向最初的黄河源鞠躬,用以难以诉说的心情祝福她的身体健康。
        我们,以各自的心情,各自的方式,把“母亲”记在了心中。
        作为曾经的广播记者,我能做的除了拍照片,拍小视频,就是录下黄河最初的声音。
        从黄河入海口到今天已经整整16 天。16 的故事,16 天的心情,怎能一下子都诉说与“母亲”听。
        两个多小时了,再不想离开也不能不说:再见母亲河,再见黄河源,黄河源扎西德勒! 
         我再次环顾、拍下了黄河源,约古宗列盆地的全貌。
http://img2.ph.126.net/GfKypfPgSWxgCyJ0dMgmIg==/6632288223608285525.jpg日进河源时的光线,让我们领略到黄河色彩的丰富、多样" />
 
       我再问黄河源,你以如此博大的胸怀做好了准备一无返顾地流向大海了?
       我们的车开动了,只有和黄河源说我们明年再来。
       只有和黄河说:祈福你流向远方。    
       只有说“母亲”你的声音我录了下来,会让朋友们和我一起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