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绿家园黄河十年行第十一天再到尕海再访贡保吉

本文图文信息主要由黄河十年行大型生态考察队汪永晨等提供。
8月26 日,黄河十年行的团队面临考验,因为昨天是在大雨中夜行到的海拔3600
米的住地,接下来要继续"爬高",有高原反应感觉的人占团队的一半左右。那我们是不是还能像现在这样的节奏前行?今天的天气会不会还是电闪雷鸣,狂风暴雨?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1).jpg
真是天助黄河十年行。今天所有的人都重整旗鼓,老天爷也露出了笑脸。一上路,我们就先被一大群牦牛挡在了路上。我们说这里不是马路,是牛路。我们要跟着牛的步伐走。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2).jpg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3).jpg
今天一出城,绿色的漫坡,弯弯的小河,灿灿的黄花就映在我们的眼前。大自然的美让我们难以形容那刻的心情。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4).jpg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5).jpg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6).jpg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7).jpg
我们大喊停车停车,于是就在这里记录下黄河上游的壮观。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8).jpg
不过,专家赵连石说:我们国家有六大牧场,都是生产畜牧产品的。让人遗憾的是,现在我们的牧场急剧萎缩,因为我们很多是用农耕的方法来管理牧业。因此出现了一些政策上的偏差。导致我们目前牧业连年的衰减。不但牧业人口下降,宰畜量下降,对生态的看法,跟牧民产生了很大的不同。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9).jpg
今天我们走碌曲、玛曲己是我们黄河考察的路上看到牛羊最多的一个地区了。青海东部,都是最优良的牧场。但是和历史比是没法比的。你看牧民开着皮卡放牧,但是牛羊并没有多少。
那现在应该慢慢恢复一下了吧?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11).jpg
贡保吉我们关注她家整整七年了。今天在他们家,我们一行人都在感慨他们一家人的阳光。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12).jpg
看看这个牧民家的爸爸女儿一起在给我们制作酸奶。
"这个是什么呀贡保吉?""这个是我们藏族地区的特产厥麻","这个是谁采来的?""这是妈妈采来的。"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13).jpg
这个是我们绿家园做的酵素,去年给她喝了没想到对胃溃疡这么有效,今年又给她带来了。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14).jpg
这就是贡保吉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15).jpg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16).jpg
当记者问她最喜欢什么时,她说最喜欢笑。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17).jpg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18).jpg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19).jpg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20).jpg
看着贡保吉灿烂的笑容,看着她妈妈恢复了健康真是令人欣慰,几年前她们家是什么样子呢?
2011年我们去时发现当地百姓的生活还是挺穷的。我们随意走进一户人家,看到一位漂亮的姑娘。聊起来知道,这个姑娘家因母亲的病生活越来越困难。过两天母亲还要去做胃的大手术。就要开学了,虽然现在上学不要学费,但是去县城上学,吃,住,行还是不小的一笔钱,全家人正在为此而着急。
我们当时就凑了些钱给她,希望她能继续上学。因为他们那里没有电话,所以有两年我们没能再联系到这个姑娘。
2011年,没有牛羊,没有田地,全家的生活来源是挖草药。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21).jpg
2011年,疾病对这样的家庭来说是太大的挑战。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22).jpg
2010年,小小的年纪眼睛里已经有了忧愁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23).jpg
2016年贡保吉和姐姐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24).jpg
2016年和贡保吉在一起。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25).jpg
今天我们在她家和她聊的时候她除了说最喜欢笑以外最担心的就是爸爸妈妈的身体。6000块钱的学费,本来让她很着急,但她父亲说没问题你一定要上。
临走时我们再一次将绿家园和这团队成员为贡保吉的助学捐款交到她手里。
这位漂亮的姑娘带我们去了尕海。很遗憾,尕海因为气候变化和人为的干扰退缩的非常严重,今年我们看到的鸟儿也没有去年多。这样重要的高原湿地,我们黄河十年行,还会和关注这位高原懂事的姑娘一起继续关注。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26).jpg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27).jpg
2016年的尕海。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28).jpg
2016年九曲黄河的早晨。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29).jpg
2013高原上的黑颈鹤。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30).jpg
2016尕海的斑头雁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31).jpg
2017年8月26日的记录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32).jpg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33).jpg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34).jpg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35).jpg
今天找到这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这家的奶奶坐在外面草地上乘凉。我们拿了这个书上的照片给她看。她带我们走进了家门,头老还在屋子里沙发上坐着。这个小姑娘像个小男孩儿,叫斗格吉,斗争的斗,格子的格,吉祥的吉,现在11岁了。我问她:爸爸妈妈呢?她说:在乡下。我说你呢?她说在城里,我说:你喜欢乡下还是城里?她说:城里。我说你不喜欢乡下吗?那爸爸妈妈为什么在乡下?她说爸爸妈妈要放牛。他们家有58头牛。这个村子里从我们走进去就是孩子们的喧闹声,大部分都是年轻的父母在山上放牧,就是我们昨天看到的那些牧场,爷爷奶奶带着几个孩子的孙男孙女住在城里。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36).jpg
爷爷83岁了,奶奶69,他们一定要让我们在他们家吃饭。可是语言不通,我们聊的很少,老人把我们带到屋子里去。看到满墙的奖状,原来都是斗格吉的奖状,有三好生,有数学第一名,小姑娘说是班里的小组长。一脸的灵气。奶奶给我们做了酥油茶,做了糌粑:"吃,吃",藏族人家,无论你走到谁家的门口,他们都会请你走进屋子喝一碗酥油茶。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37).jpg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38).jpg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39).jpg
很有意思的是斗老并不识字,可是他一直拿着我们的这本书看啊看啊,好像看也看不够。11岁的小斗格吉给我们做翻译。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40).jpg
这个是我们2013年来的时候拍照的,那个时候小姑娘还那么小,你看这个爷爷好像倒更年轻了些。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41).jpg
2013年的时候斗格吉还这么小。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42).jpg
天太黑了,我们只有离开他们家的那个大屋子。我们第一次来的时候,因为正好是花儿节,满满的一屋子人,今天来空空的。斗格吉的姐夫从外面回来,说是在篮球队,可是也不太会说汉话。我们出门时斗格吉的奶奶和两个小姑娘站在门口望着我们,久久不愿离去,而他们隔壁家的人特意打开门让我们"进来,进来,喝茶,喝茶",带着浓浓的乡情。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43).jpg
带着这浓浓的乡情告别了这户人家。
http://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7/40/hh11%20(44).jpg